三號風球 (澳門)

三號風球葡萄牙語:),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熱帶氣旋警告信號。高一級的信號為八號風球,低一級為一號風球[2]

三號風球的信號形狀
日間
晚間
澳門發出三號風球時,東望洋炮台懸掛代表三號風球的熱帶氣旋信號標誌

因受颱風沙德爾之影響,最近一次三號風球於2020年10月23日早上6時半發出。

意義

受到熱帶氣旋的影響,澳門的持續風速現正或預測將達41公里/小時至62公里/小時,陣風約達至110公里/小時。

1950至1955年期間的●稱為「本地強風信號」,表示弱熱帶氣旋或季候風引致澳門出現強風。為了區分由季候風與熱帶氣旋所引起的強風,1956年4月1日重新引入三號風球,● 改為只適用於季候風影響之下[3]

1969年4月19日至1973年3月23日期間[4],新增三號A風球,表示風力平均時速加強,但仍未須使用較高之風訊符號。其定義當風力平均時速在中央炮台達22海里時,始懸掛此風訊符號。[5]此風球懸出後,機關學校可以放假。[6]

在2016年8月起,氣象局在懸掛/發出三號風球後,會加插「由於橋上風力間中達到強風程度及有陣風,呼籲駕駛人士注意行車安全,電單車駕駛者請使用西灣大橋電單車專道進行往返。」字句。

安全措施

  1. 盡早完成一切的預防措施;
  2. 檢查門窗、露台的物件是否穩固,並疏通渠道;
  3. 海事業界須確保船隻安全和海上設施穩固,船隻應按自身條件到合適的位置避風;
  4. 沿岸碼頭業界應確保貨櫃和其他設施的穩固,以免被可能的強風吹倒;
  5. 密切注意熱帶氣旋的最新消息,以調整戶外活動的安排;
  6. 當受到強烈的雨帶影響時,澳門可能會出現短時間的狂風大驟雨,在空曠地方逗留的人士應提高警覺,駕駛人士應注意行車安全,小心強風;
  7. 跨海大橋的風力間中達強風程度,電單車駕駛者請使用西灣大橋電單車專道進行往返;
  8. 注意風暴潮警告的發佈狀態和最新消息。
  • 所有小學、幼稚園及特殊教育全日停課。

三號風球之最

註:生效時間最長及最短的紀錄由1952年開始計算。

全年最早發出的三號風球

2008年的颱風浣熊,於4月18日晚上8時45分至4月19日下午1時半發出,維持16小時45分鐘。

全年最晚發出的三號風球

1965年熱帶風暴依娜,在11月11日晚上至11月12日11:30分發出

生效時間最長的三號風球

2018年強烈熱帶風暴貝碧嘉,由8月11日上午6時正至8月14日下午7時半,長達3日13小時30分鐘(85小時30分鐘)。

2013年颱風尤特則是取代八號風球的三號風球最長,由8月14日下午3時半至8月15日下午7時半,長達1日4小時(28小時)。

生效時間最短的三號風球

2007年強烈熱帶風暴帕布的回馬槍,由8月10日晚上8時15分至晚上11時半,長達3小時15分鐘

2012年熱帶風暴杜蘇芮則是取代八號風球的三號風球最短,由6月30日上午6時半至上午9時正,長達2小時30分鐘

發出最多三號風球的年份

1964年,共11次 (有8個熱帶氣旋懸掛) 。

發出最少三號風球的年份

1987年,沒有懸掛。

其次為 2004年,只發出1次。

最遠的三號風球

2009年颱風凱薩娜在澳門以西南偏南約710公里掠過,隨後懸掛有紀錄以來最遠的三號風球,當時為凱薩娜最接近澳門的時候,隨後當凱薩娜移至西南約800公里時,才除下三號風球。

2020年熱帶風暴森拉克,當時在澳門以南約570公里形成為一熱帶低氣壓,隨即直接懸掛三號風球,為有紀錄以來最遠為熱帶低氣壓發出三號風球。

風力最強的三號風球

2011年熱帶風暴海馬,在三號風球生效期間,澳氹三條大橋均吹持續烈風,其中,友誼大橋 (南) 一小時平均風力一度錄得72.3km/h,,達到八號風球標準,是有紀錄以來最強的三號風球。

風力最弱的三號風球

2009年熱帶風暴浪卡,在三號風球生效期間,全澳沒有一個站點錄得5級風或以上,其中,最高一站的西灣大橋一小時平均風力只錄得27.5km/h,是有紀錄以來最弱的三號風球。

直接懸掛三號風球的個案

1950年代間中有直接懸掛三號風球的例子,並不是因熱帶氣旋接近陸地的海面形成有關,只是當時資訊不發達,趕不及懸掛風球,而當年澳門氣象局懸掛三號風球主要以香港天文台作標準,因此當年較多直接懸掛三號風球不足為奇。亦有說多年前的風球數據非常混亂,難以理解。以下是過往氣象局直接發出三號信號的熱帶氣旋:

  • 1956年6月無名熱帶低氣壓。
  • 1957年8月無名熱帶風暴
  • 1958年5月無名熱帶風暴,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
  • 1958年8月無名颱風。
  • 1961年9月無名熱帶風暴。 (當時香港天文台沒有發出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1967年颱風(超強颱風)嘉娜,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
  • 1969年颱風(超強颱風)維奧娜,因香港天文台處理失當,同時亦令澳門氣象局錯判,兩地風勢在除下三號風球後才普遍達到強風程度。兩者亦只好再度懸掛三號風球。
  • 1970年颱風(超強颱風)鐘茵,由於鐘茵再度轉向接近澳門,氣象台直接復懸 三號風球。
  • 1993年颱風黛蒂,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
  • 2020年熱帶風暴森拉克,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此亦為最近一次由三號風球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

風力達到八號風球標準的個案

下述只記載2000年後,澳門其中一個測風站在一小時平均風力達到63km/h或以上之烈風水平,但氣象局最高只發三號風球的個案:

熱帶氣旋名稱 熱帶氣旋警告生效期間

(最高一站一小時平均風力)

達到烈風標準的站點

(一小時平均風力)

2003年颱風科羅旺 68km/h

友誼大橋南峰

(08-24 12:00,23:00)

嘉樂庇總督大橋

(08-24 12:00,23:00/

08-25 01:00 )

2個

(友誼大橋南峰、

嘉樂庇總督大橋)

2005年颱風達維 65.9km/h

友誼大橋南峰

(09-25 11:00)

2個

(友誼大橋南峰、

西灣大橋)

2009年颱風莫拉菲 71.4km/h

西灣大橋

(07-19 4:00)

3個

(友誼大橋南峰、

嘉樂庇總督大橋、

西灣大橋)

2011年熱帶風暴海馬 72.3km/h

友誼大穚南峰

(06-23 1:00)

4個

(友誼大橋北峰、

友誼大橋南峰、

嘉樂庇總督大橋、

西灣大橋)

2015年颱風彩虹 66.8km/h

友誼大穚南峰

(10-04 10:00)

2個

(友誼大橋北峰、

友誼大橋南峰)

2016年颱風妮妲 67.5km/h

西灣大橋

(08-02 7:00)

2個

(友誼大橋北峰、

西灣大橋)

下述記載2018年後,澳門其中一個測風站在十分鐘平均風力達到63km/h或以上之烈風水平,但氣象局最高只發三號風球的個案:

熱帶氣旋名稱 熱帶氣旋警告生效期間

(最高一站十分鐘平均風力)

熱帶氣旋警告生效期間

(最高一站一小時平均風力)

達到烈風標準的站點

(十分鐘平均風力)

2018年熱帶風暴山神 64.4km/h*

西灣大橋

(07-18 01:52)

51.6km/h

友誼大橋南峰

(07-17 23:00)

2個

(友誼大橋南峰、

西灣大橋)

*數據錄得時間多於一個。

風力未達三號風球標準的個案

下述只記載1993年後,澳門沒有一個測風站在一小時平均風力達到41km/h或以上之強風水平,但氣象局仍發出三號風球的個案:

(註︰1996年-2002年期間氣象局沒有公開所有氣象站資料,以大潭山氣象站為準;2018年後,若一小時平均風力未達到強風程度,但十分鐘平均風力達到強風程度,可稱為達到懸掛三號風球標準)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18/2000. 澳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2000-05-02: 576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04) (葡萄牙语).
  2. . 18/2000. 澳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2000-05-02: 576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8) (中文(澳門)‎).
  3. . 澳門氣象·天文. 2020 年 7 月 20 日.
  4. . 澳 門 巴 士 / 交 通 / 天 氣 資 訊 站 Macau Buses / Transport / Weather Information Station. 2020-10-01 [2020-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5. . www.facebook.com. [2020-10-26] (中文(简体)‎).
  6. . www.macaudata.com. 澳門百業. [2020-09-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