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浪卡 (2009年)
熱帶風暴浪卡(英語:,國際編號:090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4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Feria)為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4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浪卡」一名由馬來西亞提供,是一種又名波羅蜜的水果,黃色橢圓形狀,在當地非常流行[2]。
![]() 2009年6月25日的浪卡 | |||||||||||||||||
| |||||||||||||||||
| |||||||||||||||||
| |||||||||||||||||
| |||||||||||||||||
概況 | |||||||||||||||||
形成日期 | 2009年6月22日 | ||||||||||||||||
消散日期 | 2009年6月27日 | ||||||||||||||||
最低氣壓 | 994 hPa | ||||||||||||||||
瞬間最大陣風 | 110 km/h | ||||||||||||||||
影響 | |||||||||||||||||
財產損失 | 約54,000美元[1] | ||||||||||||||||
死傷人數 | 6死11失蹤[1] | ||||||||||||||||
影響地區 | 菲律賓、香港、澳門、中國大陸(廣東) | ||||||||||||||||
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發展過程
2009年6月16日,一熱帶擾動於帛琉東北約170公里形成。该熱帶擾動一直增強,但一直受到較強烈的垂直風切變影響[3]。直到6月23日,在馬尼拉東南偏東約86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它向西北偏西移動,下午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名為浪卡。浪卡於翌日橫過菲律賓中部,黃昏進入南海。它於7月25日大致轉向西北移動,橫過南海,早上時達到其強度的頂峰,中心附近最高風速估計達每小時85公里,但於下午及晚間稍為減弱。浪卡於6月26日大致向西北偏北移動,移近廣東東部沿岸,黃昏時減弱為熱帶低氣壓。它於6月27日凌晨在大亞灣沿岸附近登陸,同日早上進一步移入內陸並減弱為一低壓區。
影響
菲律賓
根據報章報導,浪卡在菲律賓引起山泥傾瀉及導致漁船翻側,造成最少8死11失蹤。此外,菲律賓中部馬克丹島海域亦有一艘客輪翻側,船上13名船員全部獲救。[1]
香港
- 當地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三號強風信號


40 km/h

38 km/h

22 km/h

36 km/h

39 km/h

21 km/h

22 km/h

27 km/h



31 km/h

31 km/h

14 km/h

25 km/h

30 km/h

19 km/h

19 km/h

19 km/h

浪卡是香港在2009年第二個需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熱帶氣旋。熱帶風暴浪卡在6月25日下午3時左右進入距離香港800公里範圍,但即使浪卡移動快速,路徑幾乎直指香港附近,天文台仍然不予理會,沒有在當晚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翌日(6月26日)浪卡快將進入距離香港400公里範圍時,天文台才在6月26日早上7時15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浪卡集結在香港之東南偏南約410公里。此後浪卡以高速直指香港而行,一號信號只維持8小時25分鐘,天文台在當日下午3時40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當時浪卡集結在香港之東南約190公里。香港當日吹和緩至清勁東北風,下午風勢增強,離岸及高地間中吹強風,晚間逐漸轉吹西北風。浪卡雖在當晚減弱為熱帶低氣壓,但亦同時開始正面吹襲香港。浪卡於晚上11時至翌日(6月27日)凌晨1時左右最接近香港,並在天文台總部之東北約60公里掠過。期間,天文台總部於6月26日晚上11時03分錄得最低瞬時海平面氣壓1000.1百帕斯卡。浪卡登陸後在廣東減弱,香港凌晨轉吹西南風,風勢緩和,天文台在6月27日凌晨5時25分直接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浪卡集結在天文台總部之東北偏北約95公里,減弱為低壓區。6月26日香港初時多雲,日間開始有狂風驟雨。6月27日間中有大雨及幾陣狂風雷暴。
浪卡吹襲期間,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指定自動氣象站並無錄得強風,三號信號完全不達標,是在2007年更改三號及八號信號發出準則以來,首個沒有任何參考自動氣象站錄得強風的三號信號,亦因此為自2001年颱風百合以來風力最弱的三號信號,但紀錄被發出八號信號的2017年熱帶風暴洛克打破;長洲、西貢及機場以些微之差,未能錄得強風[4]。雖然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並無一站錄得強風,但橫瀾島在6月26日下午錄得每小時52公里的平均風速,達到該站的強風指標,加上浪卡正面吹襲香港在即,以及預期本港普遍風力會繼續增強,因此必須發出三號信號作警示。在三號信號發出後,橫瀾島、大美督及塔門分別錄得每小時57、46及42公里的持續風速。6月27日上午浪卡被降格為低壓區後,長洲測得每小時47公里的持續風速,天文台隨即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機場其後亦錄得每小時42公里的持續風速。浪卡亦是天文台2007年採用測風網絡後至今所有正面吹襲香港的熱帶氣旋中惟一沒有令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
澳門


10.5

14.1

11.6

-

12.8

北峰
26.2

南峰
27.3

總督大橋
27.0

27.5

21.5

16.6

11.8

-
- 當地懸掛之最高熱帶氣旋信號:
三號風球
隨著熱帶風暴浪卡逐漸迫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於2009年6月26日早上懸掛一號風球。同日晚上7時,浪卡位處於澳門東南偏東約163公里,當局改掛三號風球,亦成為澳門於2009年首個三號風球[5]。翌日早上7時除下所有風球。
雨量
氣象站 | 風球懸掛期間總雨量(毫米) |
---|---|
大潭山 | 3.6 |
嘉樂庇總督大橋 | |
友誼大穚(北) | |
友誼大穚(南) | |
西灣大橋 | |
大砲台山 | 6.2 |
孫逸仙紀念公園 | 3.2 |
路環分站 | 1.6 |
九澳 | 3.6 |
污水處理廠 | 5.0 |
海事博物館 | 5.8 |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參考文獻
- http://www.gmanews.tv/story/165713/Feria-roars-across-central-RP-6-dead-11-missing
- http://www.hko.gov.hk/informtc/sound/tc_pronunciation2008c.htm
- https://www.webcitation.org/5hX6S30Ze?url=https://listserv.illinois.edu/wa.cgi?A2=ind0906b
- http://www.weather.org.hk/data/aws/20090626/cchspd.png%5B%5D
- .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9).
- . [2009-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5).
外部連結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熱帶風暴浪卡 (2009年) |
- (英文)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826230250/http://metocph.nmci.navy.mil/jtwc.php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首頁
- (日語)http://www.jma.go.jp/jma/index.html 日本氣象廳首頁
- (繁體中文)http://www.cwb.gov.tw 中央氣象局首頁
- (英文)http://www.pagasa.dost.gov.ph/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首頁
- (中文)http://www.hko.gov.hk 香港天文台首頁
- (中文)http://www.smg.gov.mo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