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永恆

世界的永恆問題受到古典哲學家,中世紀神學家和13世紀哲學家的關注。探究世界是否有起源的時間,或者世界是否起源於永恆。這問題在13世紀引起了不少的爭論。當時在拉丁美洲西部,重新發現了古典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一些學術作品,亞里士多德相信世界是永恆的,與當時天主教會認爲世界是起源於時間有衝突。故此,1210-1277年譴責中禁止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物理學》中提出,世界必須是自永恆已存在的 。在卷一中,他認爲一切存在的都是由一個底層開始。所以,如果宇宙的底層物質先存在,那麽世界就會因底層物質存在而存在。可是,物質的本質恰恰就是產生其他東西的底層物質。因此,宇宙的底層物質只能夠從與它本身類似的已存在物質產生而存在;要假設宇宙的底層物質存在,就必須先假設底層物質已經存在。亞里士多德認爲,由於這種假設是自相矛盾的,因此物質必是永恆的。 [1]

在卷八中,他提出了關於運動的論點,如果要假設運動有一個絕對的開始,進行第一運動的物體必須是以下其中一項:

(A)已經存在并且已開始移動
(B)在開始移動前已存在,並處於永恆的靜止狀態。 [2]

由於物體在存在前不能夠移動,所以A項是自相矛盾的,而變爲存在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運動,因此進行第一運動前,需要先進行一個運動,才能變爲存在。B項也有兩個原因導致他變得不合理。

  • 首先,如果世界是由靜止狀態開始,那麽從靜止狀態變爲存在的行爲本身就是運動。
  • 第二,如果世界從靜止静止變爲運動狀態,引起它變爲運動狀態本身就是一種運動。

由此,亞里士多德得出結論——運動必定是永恆的。

亞里士多德認爲,真空(也就是說沒有物質的地方)是不可能的。物質物件只能夠在空間中存在,也就是說會占據空間。從無到有,由於沒有肉體存在,將會被存在的物體占據的空間之前曾被真空占據。然而,真空是不可能的,所以物質必是永恆。

希臘哲學家克里圖勞斯(前200年至前118年)和法塞利斯 [3] 捍衛亞里士多德的世界永恆和人類整體的學説,反對斯多葛主義。物件的自然秩序沒有可見的改變;人類能夠透過自然給予的能力以相同的方式進行自我創造,卻對同時繼承的不同種類可能致命的疾病無能爲力。就像假設人類只在地球出生一樣是荒謬的,所以也無法想象人類最終會殲滅的可能性。世界作爲永恆秩序的表現,它本身必是永恆的。

參見

參考來源

  1. Physics I, 7
  2. Aristotle in Physics VIII, 1, 251a, 8-20
  3. Dorandi, Tiziano. Algra, Keimpe , 编.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50. ISBN 9780521250283.

參考書目

  • Richard C. Dales. . Leiden: Brill. 1990. ISBN 90-04-09215-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