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原有的组成部门,是负责统筹规划电子工业行业的部级单位。1982年设立,1988年与原机械工业部合并;1993年恢复;1998年最终撤销。
机构概况 | |
上级机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
机构类型 | 国务院组成部门 |
行政级别 | 正部级 |
联络方式 | |
原办公楼 | |
实际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 |
邮政编码 | 100086 |
机构沿革 | |
被接替者 | 第四机械工业部 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 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 |
1982-1988 | 电子工业部 |
1988-1993 | 机械电子工业部 |
1993-1998 | 电子工业部 |
接替者 | 信息产业部 |
历史沿革
第一次建立
1982年5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将第四机械工业部、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合并,组建“电子工业部”;原四机部副部长张挺出任首任部长[1]。
1982年9月,国务院批准电子工业部机关设:办公厅、计划司、财务会 计司、劳动工资司、科学技术司、干部司、外事司、基本建设司、生产司、质量司、工业企业管理司、行政管理司、教育局、老干部局、雷达工业管理局、通讯广播电视工业管理局、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元器件工业管理局。1983年—1986年,先后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行政管理司,设立军工办公室和将外事司改称国际合作司[2][3]。
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将电子工业部与机械工业部合并,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国务委员邹家华兼任机电部部长[4]。
第二次建立
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分拆机械电子工业部,恢复电子工业部设置;原机电部副部长胡启立出任部长。1993年6月8日,新成立的电子工业部在京宣告成立。副总理邹家华、国务委员李铁映出席成立大会。其职能包括研发战略、制定政策法规、行业统筹规划、加强军工管理、培养建立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加速科技进步、推广信息服务、扶植企业集团[5]。新的电子工业部只设立10个职能司局(办公厅、综合规划司、经济运行于体制改革司、科技与质量监督司、军工司、通信与系统装备司、计算机与信息化推进司、基础产品重大工程司、经济调整与国有资产监督司、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6]),比原电子工业部职能减少一半。胡启立担任部长,刘剑锋、吕新奎、张今强、张文义、曲维枝担任副部长[7][8]。
1998年3月,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电子工业部再次被撤銷;其原有职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执行[9]。
历任部长
参考文献
- 国家行政学院编著. .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0年6月: 119. ISBN 7-80098-406-0.
- 苏尚尧主编.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3年3月: 310. ISBN 7-5058-0504-5.
- 邵华泽主编. .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3月: 295. ISBN 7-5440-0038-9.
- 张恒编. .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年4月: 314. ISBN 7-5043-3953-9.
- 来西玲主编中国政府机构名录编辑部编. .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6年6月: 135. ISBN 7-5011-3157-0.
-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央编委办公室综合司编. .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5年2月: 195. ISBN 7-80087-197-5.
- 何虎生,李耀东,向常福主编. .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6年7月: 607. ISBN 7-80088-393-0.
-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编. . 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年1月: 1398. ISBN 7-5073-1612-2.
-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5年5月: 1050. ISBN 7-5162-0820-5.
- 张晋藩. .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11月: 952. ISBN 7-207-0228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编辑部编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 ,. 2003年11月: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