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日語

中古日語日語的一個階段,繼承自上古日語,先行於中世日語。盛行於9世紀後半葉至12世紀的平安時代中晩期(斷代有争議)。

中古日語
中古日本語
区域日本
語言滅亡12世纪末演变为中世日語
語系
日本語系
文字平假名片假名漢字
語言代碼
ISO 639-3ojp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背景

上古日語借用並改寫中國文字來書寫日語(万叶假名)。但是在838年以後,由于遣唐使的實質废止和日本国風文化的独自发展,在日语表記上也出现了兩種新的表音符号:平假名片假名。平假名有“女手”的異稱,因其多為内廷女性所用(男性官僚於外朝仍舊使用真名即漢字)。這種發展簡化了書寫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假名文學(即宮廷女性文學)的新時代。

一般認為《土佐日記》(935年前後出現)是男性官僚對於使用女手創作的嘗試,《竹取物語》的出現(10世紀上半葉)標幟著假名小説的成熟(《源氏物語》絵合)。中古日語的經典作品於和歌文學有《古今集》以下八代敕撰集和《伊勢物語》之類歌物語,於長篇世情小説有《源氏物語》《宇津保物語》等,於随筆有《枕草子》,於假名日記有《蜻蛉日記》《和泉式部日記》《更級日記》等。此外更由于漢字假名混写,日語産生了新的書写文体,完臻於中世軍記物語及中世説話集。[1]

音韻

語音發展

中古日語的一大特徵,是它在這時期因為各種原因的影響而引起的重大語音變化。

在這些變化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上代特殊假名遣的消失。上代特殊假名遣是上古日語的特徵,對於-i/-e/-o三類字母以兩套不同的漢字來標記。雖然在上古日語的末期已開始出現這種消失,但具體來講,要到中古日語的早期,這種分辨才完全消失。學者指出,最後合併的音素是/ko1/跟/ko2/[2]

10世纪中期以前,日语有e和ye的区别。忠实地传抄了纪贯之的《土佐日记》的写本中,有e和ye的区别。到了公元10世紀,/e/跟/ye/亦慢慢融合成為/e/,而學者從1075年成書的《悉曇要集記》的內容推斷/o/跟/wo/也於11世紀融合成為/wo/[3][4][5]。(由于中世纪吉利支丹(基督教资料)中o、wo都被葡萄牙人记成vo可知wo变成o是江户时代的事了[6])但是i和wi、e和we的区别保留的更久。

由於來自唐朝的漢語借詞的大量借入,中古漢語對中古日語的語音發展產生了下列的變化[7]

  • 腭輔音群/kj/(亦作拗化)及唇輔音群/kw/的出現;
  • 小舌鼻音 [ɴ] 的出現;
  • 長元音長輔音的出現,使音素的長度變成了語音特徵。

小舌鼻音及長輔音大約在平安時期出現,並把閉音節(CVC結構)帶進來。

音素

/a/ /i/ /u/ /e/ /o/
/ka/ /ki/ /ku/ /ke/ /ko/
/ga/ /gi/ /gu/ /ge/ /go/
/sa/ /si/ /su/ /se/ /so/
/za/ /zi/ /zu/ /ze/ /zo/
/ta/ /ti/ /tu/ /te/ /to/
/da/ /di/ /du/ /de/ /do/
/na/ /ni/ /nu/ /ne/ /no/
/fa/ /fi/ /fu/ /fe/ /fo/
/ba/ /bi/ /bu/ /be/ /bo/
/ma/ /mi/ /mu/ /me/ /mo/
/ya/  /yu/  /yo/
/ra/ /ri/ /ru/ /re/ /ro/
/wa/ /wi/  /we/ /wo/

元音

  • /a/: [a]
  • /i/: [i]
  • /u/: [u]
  • /e/: [je][3][4][5]
  • /o/: [wo]

輔音

輔音音位
  齿龈 硬腭 软腭
 m  n      
(p)b td    kɡ
ɸ  sz      
    ɾ      
       j  w
/s, z/

这个时候サ行・ザ行的辅音s, z可能是 ʃ, ʒ (「しゃししゅしぇしょ」那样的音,类似汉语拼音的x)或者是 tʃ, dʒ 此外也可能是 ts, dz 这样的破擦音。

/ɸ/

这个时代的ハ行发音的辅音f可能是两唇摩擦音。(ɸ。类似于今日罗马字的fafifufefo。)但是在词首以外的位置的ハ行发音,在十一世纪时期以前已变为ワ行。日语称作「ハ行轉呼[8]

/r/

/r/: [r] [9]

文法

動詞活用

中古日本语在继承了上代日本语所有8中活用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下一段活用」[10]。 畫線部分為词干。无对应部分则留空。一个格子中有两个则表明其有复数个或可互相替换。平假名使用传统活用表。无特别需要则以カ行为例。

動詞分類 未然形連用形終止形連体形已然形命令形
四段活用 –か (-a)–き (-i)–く (-u)-く (-u)–け (-e)–け (-e)
上一段活用 –き (-)–き (-)–きる (-ru)–きる (-ru)–きれ (-re)–きよ (-[yo])
上二段活用 –き (-i)–き (-i)–く (-u)–くる (-uru)–くれ (-ure)–きよ (-i[yo])
下一段活用 –け (-)–け (-)–ける (-ru)–ける (-ru)–けれ (-re)–けよ (-[yo])
下二段活用 –け (-e)–け (-e)–く (-u)–くる (-uru)–くれ (-ure)–けよ (-e[yo])
カ行變格活用 –こ (-o)–き (-i)–く (-u)–くる (-uru)–くれ (-ure)–こ (-o)
サ行變格活用 –せ (-e)–し (-i)–す (-u)–する (-uru)–すれ (-ure)–せよ (-e[yo])
ナ行變格活用 –な (-a)–に (-i)–ぬ (-u)–ぬる (-uru)–ぬれ (-ure)–ね (-e)
ラ行變格活用 –ら (-a)–り (-i)–り (-i)–る (-u)–れ (-e)–れ (-e)

形容詞活用

形容詞分類未然形連用形終止形連体形已然形命令形
ク活用  –く (-ku)–し (-si)–き (-ki)–けれ (-kere) 
–から (-kara)–かり (-kari) –かる (-karu) –かれ (-kare)
シク活用  –しく (-siku)–し (-si)–しき (-siki)–しけれ (-sikere) 
–しから (-sikara)–しかり (-sikari) –しかる (-sikaru) –しかれ (-sikare)

语法

系结开始确立。出现了广泛使用的敬语结构。

文字·书写形式

中古日语的文字体系有三种。先是有了汉字,然后又有了从汉字衍生出来的表音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将汉字用于表音,则称之为万叶假名。平假名来自于万叶假名的草书体——草假名,而片假名来自省略了一部分的汉字。

书写形式最初有将汉文加以日本化的变体汉文。在古代记录中经常使用,因而别称之为記録体。变体汉文中往往有夹杂着或多或少的万叶假名。此外,有在平假名中摻杂了或多或少的汉字的「平仮名漢字交じり文」(平假名汉字混写文),和歌和物语大多是用这种书写形式写就的。片假名用作汉文训读的记号,或者在私人文书或涂鸦中用来书写,这就是「片仮名文」(片假名文)。9世纪的《東大寺諷誦文稿》是「漢字片仮名交じり文」(汉字片假名混写文)比较早的例子,但是这种书写形式广泛为文学作品所用是在12世纪的院政期以后的事情了。

词汇·文体

日语的词汇自来源不同有和語漢語的区别,但是和语本身随着文章的不同也有不同的使用偏好。可以发现和文、汉文训读乃至于記録体(変体漢文)都有其特有的词汇。例如和文使用「とく(疾く)」的地方汉文训读使用「スミヤカニ」,記録体使用「早」(ハヤク)。像这样,「和文体」「漢文訓読文体」「記録体」三种文体所使用的词汇有着些许不同,根据用途不同分别用在不同的文章中。

註釋

  1. 犬養廉、杉谷寿郎、長崎健、野口元大、糸賀きみ江『年表資料 中古文学史』1973年(当時無ISBN)
  2. Yoshida, 2001: 64
  3. Kondō (2005:67-71)
  4. Yamaguchi (1997:43-45)
  5. Frellesvig (1995:73)
  6. 此资料中出现了Vǒmura(おおむら)Vonizuca(おにづか)等表记
  7. Nakata (1972:26-29)
  8. Vovin (2002:14-15)
  9. Miyake (2003:176-177)
  10. 高等教育出版社《日语语言学》 (2006:188-189)

參考文獻

  • 山口明穂; 坂梨隆三、鈴木英夫、月本雅幸. . 東京大学出版会. 1997年: 242頁. ISBN 978-4-13-082004-2 (日语).
  • 近藤泰弘; 月本雅幸、杉浦克己. . 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 2005年: 219頁. ISBN 978-4-595-30547-4 (日语).
  • 大野晋. . 岩波書店. 2000年: 767頁. ISBN 978-4-00-001758-9 (日语).
  • Martin, Samuel E. . Yale University. 1987年. ISBN 978-0-300-03729-6 (英语).
  • Shibatani, Mzhasayoshi.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年: 427頁. ISBN 978-0-521-36918-3 (英语).
  • Frellesvig, Bjarke. .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1995年: 160頁. ISBN 978-87-7288-489-9 (英语).
  • 翟东娜; 林洪 潘钧.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604页. ISBN 978-7-04-019317-6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