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哥拉关系

中國-安哥拉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安哥拉、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安哥拉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国驻安哥拉大使高克祥曾形容中国是安哥拉「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好兄弟」[2];截至2014年5月上旬,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哥拉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而安哥拉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中國-安哥拉關係

中國

安哥拉
外交代表機構
中國駐安哥拉大使館安哥拉駐華大使館
外交代表
大使 龚韬大使 若昂·内图[1]

歷史

內戰爆發前

安哥拉獨立戰爭在1960年代揭開序幕,當時争取安哥拉独立的组织有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安人運)、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安解阵)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安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支持安哥拉人民反對殖民统治、争取独立,又表示对上述三个争取独立的组织一视同仁[3]:702,但亦有研究認為中國在獨立戰爭初期已開始援助安盟[4]

1975年,葡萄牙與争取安哥拉独立的组织达成《阿沃尔协议》;协议標誌着安哥拉將成為独立國家,又規定安哥拉成立过渡政府[4]。过渡政府在8月解体後,各個在獨立戰爭時争取独立的组织之間爆發衝突;美国在衝突中支持安解阵,而苏联和古巴則支持安人運[4]。同年11月,安人運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安哥拉內戰正式爆發[4]

內戰爆發後

由於當時勃列日涅夫統治下的苏联在全球展开攻势,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帝(帝國主義)防修(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思想漸漸演变为「联美抗苏」的主張;1976年,文化大革命劃上句號,中美合作的障碍消除,而美国支持的安解阵也率先在內戰中落敗,故此中美兩國改為與南非聯手支持安盟[4]

到了80年代,由於中苏关系好轉,中国於1983年與由安人運主導的安哥拉政府建交;其後,安人運隨着苏联解体而放弃马克思主义、支持安盟的南非國民黨政府垮台、美國亦停止支持安盟,先前的两极对抗就此消失,安哥拉内战步入尾聲[4]。1991年5月,安哥拉政府与安盟签訂《比塞斯和平协议》;1992年下半年,安哥拉举行多党选举,安盟在选戰中失利,拒绝接受选举结果,安哥拉再次陷入内战[5]。1994年,政府与安盟再次签訂和平协议,但安盟在1998年起拒絕履行协议,安哥拉局势變得紧张;結果,安哥拉內戰在同年11月重新爆发[5]

由于安盟拖延履行和平协议和联合国决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分别在1993年1997年和1998年三度通過决议,對安盟實施制裁,制裁措施包括武器禁運、限制领导人出国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這三個决议均投赞成票[5]

內戰結束後

安哥拉内战在2002年结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向安哥拉提供经济援助[6];據報導,中國在2004至2008年合共撥出450億美元,援助安哥拉政府建設學校診所道路基礎设施[7]。2010年下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安哥拉发表联合声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又同意加强兩國政府部门立法机關政党之間的交流和合作[8]

針對安哥拉華僑的暴力犯罪在當地一度非常猖獗,而绑架中国人的犯罪集團亦主要是由中国人组成;2011年,安哥拉共有14宗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绑架案,合共造成5死8重伤[9],亦有中國少女被骗到安哥拉賣淫[10]。2012年4月,時任安哥拉内政部部长塞巴斯蒂昂·马丁斯访华,請求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部長孟建柱派員到安哥拉,协助當地警方侦破針對中国公民的罪案[9];截至同年8月,中國公安部成功瓦解12个安哥拉犯罪集團,並把14名中國籍受害者送回國[10]

2014年末,安哥拉執法部門以打擊非法移民黑市劳工為由,在當地首都羅安達大量拘捕外國人,其中約300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方就此事與安哥拉有關方面進行交涉,多數能出示合法證件的中國公民已獲釋[11]

經貿關係

截至2014年5月上旬,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哥拉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安哥拉亦是中国的第二大海外原油來源國[14]。2012年,中国與安哥拉的雙邊贸易總额為375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40亿美元,安哥拉出口335亿美元[15];根據安哥拉通讯社的報導,中国和安哥拉的双边贸易總額在2002至2013年间增长近2000%[14]。中国出口到安哥拉的产品包括钢材电器电子产品、运输工具等,安哥拉則主要向中国出口原油[15]

文化關係

中国和安哥拉曾分別签訂有關文化合作和航空运输的協議,北京罗安达之間亦設有直航航线[15]阿戈斯蒂紐·內圖大學孔子学院在2015年2月正式揭牌、奠基,是第一家有中国企业参与建設的孔子学院[2];設於安哥拉的中信百年职业学校由中國和安哥拉共同出资興建,免费向當地的贫困青年提供職業教育[16]

參考資料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8-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4).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安哥拉共和国大使馆. 2015-02-15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4).
  3. 钱其琛; 王泰平; 张光佑; 马可铮. 2. 北京出版社. 1999.
  4. 刘竞. . 南风窗. 2006, (22).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1-27).
  6. 靳松 (編). . 国际在线. 2014-05-07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4).
  7. 孔永樂. (PDF). 二十一世紀 (香港中文大學). [2015-02-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2-24).
  8. . 新华网. 2010-11-20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30).
  9. 衣向东. (11). 2012.
  10. 杨艳 (編); 孝金波 (編). . 人民网. 2012-08-25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吳海容 (編). . 文匯報. 2014-12-23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4).
  12. Alexander Simoes. . 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4).
  13. Alexander Simoes. . 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4).
  14. . 环球时报. 2014-05-10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4).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16. . 中国新闻网. 2014-05-09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