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

临湘市
县级市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湖南省岳阳市
区划类别县级市
区划代码430682
总面积1,718.61 平方千米
总人口537,500
时区UTC+8北京时间
邮政编码414300
电话区号+86 

临湘市中国湖南省下辖的县级市,由岳阳市代管,位于湖南省的东北角,东、北两面毗邻湖北省

历史

古代属巴陵县地。五代十國南楚934~936年马殷设王朝场,北宋994年置王朝县,至道二年(996年)旋改名为临湘县(名字源于县城北部核心区域临近洞庭湖-湘水入口),县治设于长江之滨的陆城镇,因地处县城边边缘,汛期四周环水,交通不便。1927年酝酿将县治迁长安,是年冬,以王翦波、方经国等人为首具文报省,经省批准,次年成立临湘县新治建设委员会。经过一年多筹备建设,1930年6月15日(农历5月19日)县治正式由陆城迁来长安。1992年9月1日撤县设市,升为临湘市,以原临湘县辖域为临湘市区域。根据60年代以后的行政区域调整,原属临湘县的陆城、云溪等镇被划分为岳阳市云溪区,古今临湘,实际已一分为二。

地理

临湘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東部是瑤族聚居地龍窖山,西部则属于洞庭湖平原。年平均气温16℃,降水量1469毫米。

文化

由于明清以来,江西移民的大量迁入,临湘方言被划分为赣语大通片,县域北部靠近长江,老县治陆城(民国以前)就在长江岸边,水路发达,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南部多山,受地形影响从北向南,临湘话演变为了目前的路北、路中、路南三种语调[1],另:清代以来,由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地区移民大量汇入,路北方言受到西南官话冲击。特别是江南镇、黄盖湖镇基本为江北移民,流行西南官话,与长江对岸的湖北洪湖话一致;1949年以后,沿江地区有大量来自益阳等湖南省内地区的农垦移民[2]。 由于移民构成,临湘兼有湖湘文化、赣文化、荆楚文化的特色交融。从史迹来看,临湘乃至岳阳县地区的大多数居民都为江西北部移民,至今方言仍有相通之处,移民时间则集中在明清二代。

以地势条件的不同,临湘人的性格与方言一样形成了渐变局面,路北路中处于行政中心,地处茶马古道,经济较为发达,自古尚文,聂市人张尚阳为了读书,赴京拜鲁中道为师,后与宋仁宗升平公主结为伉俪,为岳州第一驸马,云溪(今岳阳云溪区)人刘璈是著名湘军文官,辅佐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选为台湾兵备道;路南因地处山区,民风稍悍,自古尚武,桃林人方兴是南宋著名抗元将领,而清末临湘的几次农民起义,如桃林李家村太平军起义(1852年)、横铺老屋卢廉坡起义(1862年)也均发生在路南[3]

因地处中部山区,自古资源丰富且自给自足,移民心理上又渴求安定,因而形成了临湘人多善少恶,重于礼而轻于浮的保守、淳朴性格。典型的事例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清廷曾拟建埠于陆城新港。当时县境风气闭塞,士民集会反对,并请乡绅吴獬(清末湖湘学派著名人士,桃林人)赴鄂遏见张之洞,请求建埠他处,遂改在城陵矶建埠,这使得近代临湘失去了一次经济进步的机会。

行政区划

临湘市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0个[4]

长安街道桃矿街道五里牌街道云湖街道忠防镇聂市镇江南镇桃林镇长塘镇白羊田镇詹桥镇黄盖镇羊楼司镇坦渡镇

交通

物产

经济以农业为核心,主产稻谷棉花油料等,特产茶叶。矿藏主要有煤炭石材白云石等。还有数个林场,多为人工林。

参考文献

  1. 《临湘市志》1995年版本
  2. 《临湘市志》1995年版本
  3. 《临湘市志》1995年版本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