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互聯網英語:)是指20世紀末期興起電腦網路與電腦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系統。這些網路以一些標準的網路協議相連。它是由從地方到全球範圍內幾百萬個私人、學術界、企業和政府的網路所構成,透過電子無線光纖網絡技術等等一系列廣泛的技術聯繫在一起。互聯網承載範圍廣泛的信息資源和服務,例如相互關聯的超文本文件,还有萬維網()的應用,電子郵件通話,以及文件共享服務。

「」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国大陸
臺灣
港澳
馬新

網際網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目的是建立容錯與電腦網路的通信[1]。網際網路的前身ARPANET最初在1980年代作為區域學術和軍事網路連接的骨幹。1980年代,NSFNET成為新的骨幹而得到資助,以及其他商業化擴展得到了私人資助,導致了全世界網路技術的發展,以及許多網路的合併[2]。到1990年代初,商業網路和企業之間的連接標誌著向現代網際網路的過渡[3]。儘管網際網路在1980年代被學術界廣泛使用,但商業化的服務和技術融入了現代每個人的生活。

词汇区别

互联网並不等同万维网,互联网是指凡是能彼此通信的设备组成的网络就叫互联网,指利用TCP/IP通讯协定所建立的各种网络,是国际上最大的互联网,也称“国际互联网”。万维网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在此定义下,万维网是互联网的一项服务。不过多数民众并不区分两者,常常混用。

历史

在20世紀50年代,通信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允许在不同计算机用户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常规的通信。这促使分散网络排队论封包交換的研究。1960年,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出于冷战考虑建立的ARPANET引发技术进步并使其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中心。ARPANET的發展始於兩個網路節點,由倫納德·克萊因羅克帶領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網路測量中心與加利福尼亞州門羅帕克斯坦福國際研究院(SRI)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的NLS系統兩個節點之間連接。第三個節點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第四個節點是犹他大学。到1971年底,已經有15個節點連接到ARPANET[4][5]。1973年6月,挪威地震陣列所(NORSAR)連接到ARPANET成為美國本土之外的第一個網路節點[6][7][8]

1974年,罗伯特·卡恩文頓·瑟夫提出TCP/IP,定义在电脑网络之间传送报文的方法(他們在2004年也因此獲得图灵奖[9][10])。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美國超級電腦中心與學術機構之间互联基於TCP/IP技術的骨干网络NSFNET,速度由最初的56kbit/s,接著為T1(1.5Mbit/s),最後發展至T3(45Mbit/s)[11]。NSFNET於1988至1989年擴展到歐洲、澳洲、紐西蘭和日本的學術和研究組織[12][13][14][15]。商業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於1989年在美國和澳洲成立[16]。ARPANET於1990年退役[17]

NSFNET T3骨幹網,1992年

1989年中期,MCI Mail和CompuServe與網際網路建立連接,並且向50萬大眾提供電子郵件服務[18]。1990年3月,康奈爾大學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之間架設NSFNET和歐洲之間的第一條高速T1(1.5Mbit/s)連接[19]。六個月後,蒂姆·伯纳斯-李編寫第一個網頁瀏覽器[20]。到1990年聖誕節,蒂姆·伯纳斯-李建立運行万维网所需的所有工具:超文本傳輸協定(HTTP)[21]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第一個網頁瀏覽器、第一個網頁伺服器[22]和第一個網站[23]。到1995年,NSFNET退役時,互聯網在美國已完全商業化,從而解除最後的商業流量限制[24]

網際網路的成功,可從“Internet”这个术语的大、小寫分化窺知一二。最初,互联网一詞代表那些使用IP協定架設而成的網路,而今天,它已引申泛指各種類型的網路,不再侷限於IP網路。於是以小寫的互联网(internet,開頭的「i」是小寫字母)為任何分離的實體網路之集合,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網路。而大寫的互联网(Internet,開頭的「I」是大寫字母)專指前身為ARPANET,後使用IP協定將各種實體網路連結成此單一邏輯網路。大寫的互聯網是小寫互聯網的其中一種形式,反過來卻不然。[25]2002年起,有学者开始提议将“internet”一词用小写表示,理由是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失去专有的意义[26];2016年,美联社认为“互联网”已和“电话”一样成为一件一般的事物,不具有专属商标的意义,于是开始在其格式手册中规定“internet”和“web”一词全部小写,纽约时报也随后跟进,[27][28]但同时亦有媒体提出不同意见[29]

連接技術

21世紀家用光纖數據機

任何需要使用網際網路的计算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与網際網路进行连接。網際網路接入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带宽由最初的14.4Kbps发展到目前的100Mbps甚至1Gbps带宽,接入方式也由过去单一的电话拨号方式,发展成现在多样的有线和无线接入方式,接入终端也開始朝向移动设备发展。并且更新更快的接入方式仍在继续地被研究和开发。

架構

最顶层的是一些应用层协议,这些协议定义了一些用于通用应用的数据报结构,包括FTPHTTP等。中间层是UDP协议TCP协议,它们用于控制数据流的传输。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数据流传输协议,仅为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提供简单的接口。而TCP协议则具有高的可靠性,通过为数据报加入额外信息,并提供重发机制,它能够保证数据不丢包、没有冗余包以及保证数据包的顺序。对于一些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可以选择TCP协议;而相反,对于性能优先考虑的应用如流媒体等,则可以选择UDP协议。

最底层的是網際網路協定,是用于报文交换网络的一种面向数据的协议,这一协议定义了数据包在网际传送时的格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IPv4版本,这一版本中用32位定义IP地址,尽管地址总数达到43亿,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现今全球网络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IPv6版本应运而生。在IPv6版本中,IP地址共有128位,“几乎可以为地球上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IPv6地址”。IPv6目前并没有普及,许多網際網路服务提供商并不支持IPv6协议的连接。但是,可以预见,将来在IPv6的帮助下,任何家用电器都有可能连入網際網路。

服務

網際網路承載著眾多應用程序和服務,包括全球資訊網社群媒體電子郵件行動應用程式多人電子遊戲網際網路通話檔案分享串流媒體服務等。提供這些服務的大多數伺服器託管於資料中心,並且透過高效能的內容傳遞網路存取。

全球資訊網

CERN提姆·柏內茲-李使用的NeXT工作站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網頁伺服器,並運行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頁瀏覽器

全球資訊網文件圖片多媒體和其他資源的全球集合,在邏輯上透過超連結互相連接,並使用統一資源標誌符標識,統一資源標誌符提供了一個全球命名標識系統,象徵性地標識服務、網頁伺服器、資料庫以及提供的文件和資源。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是全球資訊網的主要存取協議,全球資訊網的服務使用HTTP在軟體系統之間進行通訊和資料傳輸[30]

全球資訊網瀏覽器軟體,例如︰微軟Internet ExplorerEdgeMozilla FirefoxOpera蘋果公司SafariGoogle Chrome,能讓使用者透過嵌入文件的超連結在網頁與另一網頁之間導覽,這些文件包括圖形、音效、文字、影片、多媒體和互動式內容,相較於印刷媒體、書籍、百科全書和傳統圖書館,使用者更容易和即時存取大量多樣的資訊,全球資訊網對於網際網路的普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31]

通訊

電子郵件是網際網路上重要的通訊服務。這項類似於郵寄信件或備忘錄的方式發送電子文字訊息的概念已早於網際網路的誕生之前[32][33]。圖片、文件和其他資料以電子郵件附件的形式發送。電子郵件可以發送多個電子郵件地址

檔案傳輸

檔案分享是網際網路傳輸大量數據的一個例子,透過上傳至網站或檔案傳輸協定(FTP)伺服器上以供他人下載。除此之外,也可以置於共享位置或檔案伺服器供其他人使用。

互联网安全

经过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为全人类提供了便利。但是随之而来的不全是正面的影响,並影響著人们的正常生活。

惡意軟體

惡意軟體是透過互聯網使用和散發的軟件,包括在人為協助下複製的電腦病毒,自我複製的電腦蠕蟲阻斷服務攻擊軟體,勒索軟件殭屍網絡以及蒐集使用者活動和鍵入資訊的間諜軟件,通常這些行為足以構成網路犯罪

監控

在美國,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為首自2007年起開始實施的最高機密等級電子監聽計劃,該計劃可監聽美國本土以外的使用者、或任何與國外通訊的美國公民。參與此計划的前中情局(CIA)雇员斯诺登在2013年5月將檔案複製後前往香港並將此計划公諸於世,然后於2013年6月6日,在英国《衛報》和美国《華盛頓郵報》公開[34]

网络内容审查

互联网审查和监视世界地图
  普遍存在网络审查
  有基本的网络审查
  有部分网络审查
  多变的情况
  少或没有网络审查
  极少数据或无数据

网络内容审查是一种对网络承载的内容进行审查,并对部分内容进行过滤、删除、关闭等行为,内容审查通常伴随对相关人员与组织的行政处理。网络审查主要针对危害国家安全、侵犯版权与个人隐私、通过网络进行违法活动以及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宣传和教唆等行为。许多国家都有相关立法,并且在政府设有相关部门进行监控和管理。然而对网络内容的审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言论的自由,在何种程度上、采取何种手段进行网络审查一直是争议的话题。

在某些国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政府认为部分敏感信息(政治宗教等)不能散布到国内民众中,所以这些国家政府利用信息技术过滤、封锁了一些包含敏感信息的国内、国外网站,以防止民众访问到这些网站[35]。个别国家,如朝鲜,则完全禁止普通民众访问境外网站,民众只能访问由政府开设的國家區域網路[36]

普及率

東亞及東南亞(中國大陸各地區細化)歷年來的網路擴散 1995-2012

截至2020年6月,全球約有48億網民,互聯網普及率是62%。 [37] [38]

截至2011年,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或城市為冰島(97.8%);第二至第五位分別是挪威(97.2%)、瑞典(92.9%),福克兰群岛(92.4%)及盧森堡(91.4%)。[39]

2006年時,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底,宽带上網(Broadband)普及率的前五名分別為冰島(26.7%)、韩国(25.4%)、荷蘭(25.3%)、丹麥(25.0%),以及瑞士(23.1%)。而美國在所有工業化國家中排名第12。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9年2月发表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的网民数量达8.29亿人,为世界首位,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仍远落后于互联网发达国家。[40]

註釋

  1. "IPTO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Living Internet, Bill Stewart (ed), January 2000.
  2. "Internet History – One Page Summ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Living Internet, Bill Stewart (ed), January 2000.
  3. "So, who really did invent the Intern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an Peter, The Internet History Project, 2004. Retrieved 27 June 2014.
  4. Hafner, Katie. . Simon & Schuster. 1998. ISBN 978-0-684-83267-8.
  5. Hauben, Ronda. . 2001 [2009-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1).
  6. . NORSAR.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1).
  7. "#3 1982: the ARPANET community grows" in 40 maps that explain the intern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imothy B. Lee, Vox Conversations, 2 June 2014. Retrieved 27 June 2014.
  8. Kirstein, Peter T. .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Systems and Networks Research Group,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2016-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9); Cade Metz. . Wired Magazine. 2012-12-25 [2014-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9).
  9. . ACM. 2005-02-16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10. . ACM. 2005-02-16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6).
  11. NSFNET: A Partnership for High-Speed Networking, Final Report 1987–1995, Karen D. Frazer, Merit Network, Inc., 1995
  12. Ben Segal. . 1995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3).
  13. Réseaux IP Européens (RIPE)
  14. . 16th APAN Meetings/Advanced Network Conference in Busan. [25 December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1).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15. (PDF). [2021-01-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16. Clarke, Roger. . [21 Jan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17. Zakon, Robert. Template:Cite IETF/refanchor. IETF. November 1997: p. 8 [2 December 2020].
  18. Inc, InfoWorld Media Group. . InfoWorld Media Group, Inc. 1989-09-25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9) Google Books.
  19. Ftp.cuhk.edu.hk
  20. Berners-Lee, Tim. .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2010-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4).
  21. Berners-Lee, Tim. . W3C.org.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7-06-05).
  22. . info.cern.ch.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5).
  23. .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0).
  24. Harris, Susan R.; Gerich, Elise. . ConneXions. April 1996, 10 (4)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7).
  25. L Parziale. TCP/IP tutorial and technical overview (IBM Redbooks). 2006: pg3, 13.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26. . New York Times. 2002-12-29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1).
  27. . The Verge. 2016-04-02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5).
  28. . New York Times. 2016-05-24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3).
  29. . Slate. 2016-04-03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2).
  30. . Webopedia.com. QuinStreet Inc. 2010-06-24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2).
  31. . West's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Law, edition 2. Free Online Law Dictionary. 2009-07-15 [200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8).
  32. Ron Brown, Fax invades the mail market, New Scienti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Vol. 56, No. 817 (Oct., 26, 1972), pp. 218–21.
  33. Herbert P. Luckett, What's News: Electronic-mail delivery gets started, Popular Sci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Vol. 202, No. 3 (March 1973); page 85
  34. Greenwald, Glenn; Ewen MacAskill. . The Guardian (Hong Kong: Guardian Media Group). 2013-06-09 [2013-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2).
  35. . [2015-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4).
  36. 2013年07月1日16:11 来源:搜狐网 作者:孙兴杰. . Star.news.sohu.com. 2013-01-02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1).
  37. . Internetworldstats.com. [2019-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38. . Internetworldstats.com. [2019-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4).
  39. . Internetworldstats.com.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5).
  40. (PDF). 2019-02 [2019-04-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25).

参考文献

  • 网络化生存,乔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ISBN 978-7-5074-0930-7
  • Richard J. Smith, Mark Gibbs, Paul McFedries 著,毛伟、张文涛 译,Internet漫游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年. ISBN 978-7-115-06663-3
  • 世界是平的湯馬斯·佛里曼 著,2005年出版. ISBN 978-986-80180-9-9

参见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互联网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