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
佛甲草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目: | 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
科: | 景天科 Crassulaceae |
属: | 景天属 Sedum |
种: | 佛甲草 S. lineare |
二名法 | |
Sedum lineare Thunb.[1] | |
異名 | |
名稱
佛甲草(在日本被稱為万年草)有諸多異稱,如(按筆畫排列):土三七、小佛指甲、小馬齒菜、小葉刀焮草、山馬齒菜、午時花、半支連、半支蓮、打不死、瓜只玉、禾雀舌、禾雀利、禾雀脷、尖葉六兒令、尖葉石指甲、伸甲草、佛甲菜、佛指甲、垂盆草、狗牙半枝、狗牙半枝蓮、狗牙菜、狗牙齒、狗牙辦、狗牙瓣、肩癰草、金刺插、金莿插、金槍藥、指甲草、窄葉小六兒令、細葉打不死、野馬齒菜、麻雀舌、麻雀花、萬年草、鼠牙半支、鼠牙半支蓮、鼠牙半枝蓮、圖經草、還魂草、龍牙草、鐵指甲等[3][4]。
分佈
本種現分佈於中國、台灣及日本等地,中國國內分佈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四川、甘肅、安徽、河南、湖南、湖北、陝西、江西、江蘇、浙江等省區[1],本種耐旱及同時喜水[6],喜生於低山的山坡、草坡、山谷岩石縫及山野等陰濕處[4][5],亦人工栽培作綠化屋頂之用[6][7]。
形態特徵
佛甲草是一種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4],全株無毛[8],光滑[9],植株高約10-20厘米。莖直立或傾臥[4],肉質[10],纖細柔弱,基部節上長有纖維狀不定根[10][11],上部分枝[12];不育枝直立[9]或斜生[10],高約7-10厘米[9]。[5]
葉
葉為線形至倒披針形[8],3葉輪生,少為4葉對生或輪生[4],肉質肥厚[4][12],頂端鈍[11]或急尖[13],基部鈍圓或具截形的短距[10][13],無柄;長於花莖上部的葉片互生[8],易脫落,常呈楔形[9];長約10[8]-25[4]毫米,寬約0.6[8]-2[11]毫米。[5]
花
花為聚傘花序,頂生,疏生花,寬約4-8厘米[5];常為2-3枚分枝[11],分枝常再2分枝[4],常僅中央一枚花朵具短梗[4][11],花梗長約1-1.5毫米,分枝上的花無梗[10]或近無梗[11];苞片線形,較小[11],具距[10];花萼片5裂,綠色[12],裂片線狀披針形[4],肉質[12],頂端鈍,基部不具距[8]或有時具短距[4],常為不等長[13],長約1.5-7毫米[12],寬約0.5-0.7毫米[10];花瓣5枚,黃色,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並具突尖頭[8],基部稍狹,長約4-6毫米[10],寬約0.8[10]-2[11]毫米;雄蕊10枚,較花瓣短,2輪排列,內輪的雄蕊著生於花瓣基部約1毫米處[10];花藥長圓形,頂端鈍[8];鱗片5枚,寬楔形、近四方形匙狀[8]或楔狀倒三角形[10],頂端微缺或截形[10],長約0.4[8]-0.5[11]毫米,寬約0.5-0.6毫米[4];心皮5枚,開展,頂端漸狹成短花柱,基部合生[13],內有數枚胚珠,長約4-5毫米[12]。[5]
醫藥用途
本種以乾燥根莖及葉入藥,中藥名為佛甲草,味甘、淡,性寒,歸心、肺、肝、脾經[14]具清熱解毒、利濕及止血等功效,主治咽喉腫痛、熱毒癰腫、目赤腫痛、濕熱瀉痢、黃疸、崩漏、疔瘡、丹毒、纏腰火丹、毒蛇咬傷、外傷出血、燙傷、扁平疣等症狀[4],脾胃虛寒、瀉泄者忌用[15]。
參考
- . . 美國農業部. [2011-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6-08).
- . The Plant List. [2011-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 . .
- . . [2011-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 (PDF). 34(1): 144.
- . 中國綠野,寧波農村經濟綜合信息網.
- . 人民網.
- (PDF). 1(2): 424.
- (PDF). 2: 508.
- (PDF). 2: 74–75.
- (PDF). 3: 78.
- (PDF). 7: 191.
- (PDF). 上冊: 331.
- . 意古中醫. [2011-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5).
- . 王玉生、蔡岳文. 南方日報出版社. 2011年4月: 第93頁. ISBN 978-7-5491-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