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道地經

修行道地經(梵語:Yoga-cārya-bhūmi),印度說一切有部著名譬喻師、大禪師僧伽羅剎(Saṃgharakṣa)所作的禪觀論著,收於《大正藏》經集部。內容論禪觀修道,前二十七品為止觀方法,後人增附後三品,談大乘菩薩禪。本經綜合了瑜伽觀行之要義而纂成[1]

題解

本經一開始即:「榆迦遮復彌經,晉修行道地」。「榆迦遮復彌」,梵語Yogācārabhūmi。義譯為「瑜伽行地」、「瑜伽師地」。這一名稱,為禪觀集的通名[2]

傳譯

本經由竺法護所譯出,原本僅二十七品,後三品為後人把同為竺法護所譯的《三品修行經》增附於原本而成三十品[2][3]。異譯本有後漢安世高譯《道地經》一卷、後漢支曜譯《小道地經》一卷,僅為竺法護譯本的一部分[1]

內容

本經說明禪觀的次第進展,可歸納為入門階段的五停心(主要為奢摩他範疇):不淨慈心數息十二因緣無常[4]。在〈神足品〉說明寂(奢摩他)與觀(毗婆舍那)二者的特性。後續說明觀四諦十六行相(為毗婆舍那範疇),斷除煩惱,得解脫的次第[1]

計分三十品︰集散、五陰本、五陰相、分別五陰、五陰成敗、慈、除恐怖、分別相、勸意、離顛倒、曉了食、伏勝諸根、忍辱、棄加惡、天眼見終始、天耳、念往世、知人心念、地獄、勸悅、行空、神足、數息、觀、經學地、無學地、無學、弟子三品修行、緣覺、菩薩。

考證

印順法師認為僧伽羅剎的原作,僅有偈頌,頌義古樸,近於譬喻師舊說,長行為後人解說,增入阿毘達磨新義。每品先讚頌後結偈的形式,也應是改編者所增入[2]

後三品說明聲聞弟子、緣覺菩薩的修行,會三乘而歸一乘,無論在形式內容上,都與前二十七品不合。印順法師主張此為融攝「法華經」、「般若經」的意旨而為後人附於本經之中,非僧伽羅剎所作,應當即是同為竺法護所譯出的《三品修行經》[2]

賴鵬舉主張《三品修行經》來自於四世紀後葉以前的「中亞禪法」。他認為在整體禪法結構上,三品修行經以「般若實相觀」為究竟,又有二品提及「現在定意見十方佛」三昧,正是中亞大乘禪法的二大特色 [5]

參考文獻

  1. 佛書解題(香光版). . [2017-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2. 印順. . [2017-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3. 出三藏記集》:「三品修行經,(小字注)安公近人合大修行經。……修行經七卷二十七品。(小字注)舊修行道地經 ,太康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出。」
  4. 《修行道地經》卷2:「行者情欲熾盛,為說人身不淨。……瞋怒而熾多者,為說慈心。……設多愚癡,當觀十二因緣。……設多想念,則為解說出入數息。……修行道者,設多憍慢,為說此義:……當作此計:城外塜間,棄捐骨鎖,頭身異處,無有血脈,皮肉消爛,當往觀此貧富貴賤、男女大小、端正醜陋,枯骨正等,有何殊別?本末終時,肉衣、皮裹、血潤、筋束,衣服、香花、瓔珞其身,譬如幻化巧風所合,因心意識周旋而行,至於城郭、國邑、聚落,出入進止。作是觀已,無有憍慢。……見於塜間及一切人,等而無異。」
    中阿含57經:「彼有此五習法已,復修四法,云何為四?修惡露令斷欲、修慈令斷恚、修息出息入令斷亂念、無常想令斷我慢。 」
    雜阿含815經:「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
    增支部9集1經:「比丘在這五法上住立後,應該更進一步修習四法:應該為捨斷貪而修習不淨、應該為捨斷惡意而修習慈、應該為斷絕尋而修習入出息念、應該為根除我是之慢而修習無常想。」
  5. 賴鵬舉. (PDF). 圓光佛學學報. 1997: 63-78 [2018-01-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