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戰鬥頭盔

先進戰鬥頭盔先進作戰頭盔英語:),簡稱ACH頭盔,是美國陸軍的現役戰鬥頭盔,由美國陸軍士兵系統中心研發為美陸軍新一代的防護盔[1],其設計為MICH頭盔的衍生。

先進戰鬥頭盔
帶有通用戰鬥迷彩(UCP)盔布的ACH頭盔
原产地 美國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2002年—
参与战争/衝突反恐戰爭
2001年阿富汗戰爭
伊拉克戰爭
生产历史
研发者美國陸軍士兵系統中心
生产商Gentex、ArmorSource
衍生型第二代先進戰鬥頭盔
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士兵佩帶ACH頭盔在布拉格堡陸軍基地參加演習
美國陸軍第4步兵師的士兵戴著多地形迷彩圖案的ACH頭盔

歷史

ACH頭盔在2003年首次由美國士兵計劃執行室推出,用以取代1985年後持續使用的PASGT頭盔[2]

2007年時,美國陸軍引入一種後頸護墊裝置,附加在頭盔的後部位置,以防止士兵死於砲彈碎片的情形,在快速裝備計畫中預計發放43份後頸護墊裝置[註 1][3][4][5]

2008年早期,士兵計劃執行室將內嵌有感應器的頭盔供應給將前往伊拉克第101空降師美國陸軍第4步兵師各部隊,以對土製炸彈所致的頭部受傷事件蒐集相關數據,並利用這些數據改善MICH頭盔的設計[6]

2006年,自美國廠商ArmorSource訂購了102,000頂頭盔,其中99,000頂在合約完成後交貨。2009年5月時,該款頭盔的存貨有55,000頂,44,000頂供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人員使用。但在2010年5月時,美國陸軍緊急回收全部44,000多頂鋼盔[7],因為這些鋼盔可能使用了不符軍方品管標準的缺陷材質。但事後沒有證據證明缺陷材質存在,或是製造商有不法行為[2]

先前在2009年5月時,由美商建泰公司出產的34,218頂ACH頭盔即因未能在極端溫度下通過彈道測試而被回收,建泰公司宣稱其分包商杜撰了螺絲零件的證明書[2]。同年晚期,開始替ACH頭盔加上MultiCam迷彩盔套,給美軍在阿富汗的派遣部隊使用[8]

ACH頭盔和輕量化頭盔在未來可能被研發中的增強型戰鬥頭盔取代

設計

ACH頭盔使用凱夫勒特威龍等彈道纖維作為材質[9]

2007年美國陸軍引進一種後頸護墊,附加在ACH頭盔的後部位置,以防止士兵死於砲彈碎片的情形[5][10],同時也引入了改良型外部戰術背心(IOTV)。

使用國

相關條目

注釋

  1. 快速裝備計畫,英語:

參考資料

  1. . [2007-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6).
  2. Matthew Cox. . Gannett Government Media Corporation. 17 May 2010 [31 January 2011].
  3. .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4. Rapid Fielding Initiative - A decade of providing urgently needed gear
  5. Matthew Cox. . Gannett Government Media Corporation. 28 February 2007 [31 January 2011].
  6. . [201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1).
  7. 大紀元 - 有瑕疵 美軍回收近5萬頂鋼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大紀元台灣網
  8. C. Todd Lopez. . 12 August 2010 [31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2月4日). Gear being fielded to Soldiers with the new pattern includes a cover for the Advanced Combat Helmet, the Extended Cold Weather Clothing System, the Fire Resistant Army Combat Uniform, the Improved Outer Tactical Vest, both the sun hat and patrol cap, name and service tapes for the FR ACU, and multiple pieces of Modular Lightweight Load-carrying Equipment.
  9. Matthew Cox; Dan Lamothe. . Gannett Government Media Corporation. 31 August 2009 [31 January 2011].
  10. . [201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3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