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龍屬

劍龍屬屬名)是一類已滅絕的草食性四足動物,是劍龍亞目的一個。屬名為Stegosaurus,源自希臘文中的στέγος-stegos-;指屋頂)與σαῦρος-sauros;指蜥蜴)[1]。牠拥有桃心状的骨板不对称的排列在背上,尾巴上四个用来攻击的尖刺,以及非常小的脑袋;剑龙的脑袋是恐龙中、按照比例计算最小的一种,剑龙除了大脑,还需要靠着背部和尾部的神经结块来操控四肢和尾巴的运动,分担过小的脑的压力。

劍龍屬
化石时期:155–150 Ma
PreЄ
侏儸紀晚期
狹臉劍龍「蘇菲」(NHMUK PV R36730)的化石
狹臉劍龍「蘇菲」(NHMUK PV R36730)的復原圖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剑龙科 Stegosauridae
亚科: 剑龙亚科 Stegosaurinae
属: 劍龍屬 Stegosaurus
Marsh, 1877
模式种
狹臉劍龍
Stegosaurus stenops

Marsh, 1887
  • 狹臉劍龍 S. stenops
    Marsh, 1877
  • 蹄足劍龍 S. ungulatus
    Marsh, 1879
  • 溝紋劍龍 S. sulcatus
    Marsh, 1887
異名
  • Hypsirophus Cope, 1879
  • Diracodon Marsh, 1881

劍龍生活在侏儸紀晚期,大約是1億5500萬年前到1億5000萬年前左右,也就是啟莫里階提通階早期。劍龍的身體龐大且沉重,是所有劍龍亞目之中最大,大概相當於一輛巴士。牠們的背部曲線呈弓狀彎曲,後肢比前肢更長。頭部靠近地面,而硬挺的尾部則平舉於空中。關於劍龍身上的尖刺與板狀物的用途,有許多不同的推論。尖刺很可能是用來防禦,而板狀物除了防禦之外,或許還能用來視覺展示與調節體溫。劍龍與一些巨型蜥腳類恐龍,如梁龍圓頂龍迷惑龍(原名雷龍)等優勢草食性恐龍,生存於相同時代的相同地區,化石也多有重合。

在美國與加拿大西部的莫里遜組地層中,大約已經挖掘出約80具劍龍屬的身體骨骼,且其中至少可辨識出3個物種[2]。劍龍以及其他屬於劍龍亞目的恐龍(例如釘狀龍屬華陽龍屬),具有許多共同的特徵,包含背部骨板與尖刺。劍龍的頭部/身體比例相當低。劍龍具有小型頭部、短頸部,過去人們認為劍龍只分佈於現今的北美洲地區,尤其以美国最多;不過到了2006年,葡萄牙境內也發現了新的劍龍屬標本,顯示現今的歐洲也有劍龍化石的存在[3]

劍龍是最常出现在經常出現在書籍、漫、電視或者電影當中的恐龙之一,是非常著名的植食恐龙代表;不过剑龙和暴龙三角龙并不生活在同一时代(剑龙在侏罗纪,三角龙和暴龙在白垩纪),剑龙的主要敌人是异特龙蛮龙食蜥王龙

注:在本條目中單獨出現的「劍龍」二字,若是沒有特別注明,是專指「劍龍屬」。

描述

狹臉劍龍(綠)與蹄足劍龍(橘)的體型比較

劍龍的頭尾長大約是9公尺,高度則大約4公尺[4]。對人類來說,劍龍是相當龐大的動物。但是在牠們所生存的年代中,還有許多更為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另外沿著弓起的背部脊線,有兩道形狀類似風箏的板狀物平行排列;在尾部的靠近末端區域,則有兩對尖刺向水方向延伸。這些裝甲可以用來防禦一些屬於獸腳類掠食動物,例如異特龍角鼻龍

劍龍有4支腳,牠們的前腳有5個腳趾,而後腳則有3個;前腳只有內側兩趾具有蹄狀趾[5]。劍龍的後腳比前腳更長,也更強壯,使身體姿態變得前低後高。牠們的尾部明顯高於地面許多;而頭部則相對地較為貼近地面,離地不超過1公尺[6]

狹長的頭顱骨在整個劍龍身體中只佔一小部分。在劍龍的眼睛鼻子之間,有一個稱為眶前孔(Antorbital fenestra)的洞口。這種特徵出現在大多主龍類(Archosauria;包含鳥類、恐龍、翼龍目鱷魚等動物的演化支)動物中,其中現存的鱷魚已經失去了這個特徵。位置較低的頭部,可能用來尋找低矮的植物,並且以這些植物為食。劍龍的前上頜骨牙齒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角質的狀結構,這也顯示了牠們的食性。劍龍的牙齒較小,並且呈三角形,因為平坦的研磨面,顯示這些牙齒可能用來進行研磨食物。此外,牙齒在頜部的排列方式,顯示出劍龍擁有頰部,可以在進食時將食物置於兩側的頰部咀嚼[7]

劍龍的頭骨

劍龍的腦容量不比的腦容量更大。與整個身體相比之下,劍龍的頭部便顯得相當地渺小。劍龍的命名者奧斯尼爾·查爾斯·馬許,曾經在1880年代獲得一具保存完善的頭顱骨,顯示出劍龍的腦容量非常小,可能是所有恐龍中最小的一個。事實上,當動物的體重大於4.5公噸時,其腦部重量將不會超過80公克。這個現象使過去的人們認為恐龍是相當愚笨的動物,不過這種想法現在已經被廣泛地否定[8]

大多數關於劍龍的資訊是來自成年個體的標本,直到較晚近的年代,才發現了一些幼年時期的劍龍化石。在1994年,美國的懷俄明州發現了一具亞成年個體的標本,頭尾長4.6公尺,高度為2公尺;活著時的體重則估計大約是2.3公噸。這具標本目前收藏在懷俄明大學地質學博物館(University of Wyoming Geological Museum)[9]。在丹佛自然歷史博物館(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展出的一個較小標本,身長2.1公尺,背部高度為0.8公尺。

分類

狹臉劍龍的重建圖

劍龍屬是劍龍科模式屬,也是其中首先獲得命名的屬。而劍龍科則是劍龍亞目底下兩個科的其中一科,劍龍亞目中的另一科稱為華陽龍科(Huayangosauridae)。劍龍亞目屬於裝甲类,在此演化支當中還包含了甲龍亞目。劍龍亞目中的動物在外表、步態與外形比較相似;主要的差異在於身上的板狀物與尖刺。與劍龍屬較為親近的物種還有中國烏爾禾龍Wuerhosaurus)與東非釘狀龍Kentrosaurus)。

起源

劍龍的骨架 - 法蘭克福森肯貝格博物館,但是擺放過時、尾巴明顯偏低

由於已發現的原始劍龍類,以及劍龍祖先的化石仍然很少,因此目前尚未明瞭劍龍的起源。在莫里遜組下層發現的一些劍龍科化石,地質年代比劍龍屬的生存時間早了數百萬年。這些化石與近親西龍屬Hesperosaurus)的化石都出現在啟莫里階早期[10]。最早的劍龍科化石是勒蘇維斯龍Lexovisaurus),牠們出土於英國法國牛津黏土組(Oxford Clay Formation),時代是卡洛維階(Callovian)的早期至中期。

較早且較為原始的華陽龍屬Huayangosaurus),是華陽龍科中的唯一屬,出現在侏儸紀中期的中國,時間大約是1億6千5百萬年前,比劍龍屬早了大約2千萬年。更早則還有稜背龍Scelidosaurus),生活在侏儸紀早期的英格蘭,約1億9千萬年前,這種恐龍同時具有甲龍類與劍龍類的特徵。德國出土的莫阿大學龍Emausaurus)是一種小型四足類恐龍;而美國亞歷桑那所發現的小盾龍Scutellosaurus),年代更早,而且在機能上擁有雙足行動能力。這些體型較小、裝甲較輕的恐龍,同時與劍龍類及甲龍類有密切的親源關係。此外在法國,有一個可能是早期裝甲恐龍所留下的足跡,年代大約是1億9千5百萬年前[11]

物種與發現

馬許(Marsh)在1896年繪製的劍龍屬插圖,圖中的劍龍擁有12塊背部板狀物與8根尖刺。劍龍屬實際上擁有17塊板狀物與4根尖刺。
狹臉劍龍的剛發現化石

劍龍最早為奧斯尼爾·查爾斯·馬許在1877年所命名[12];在19世紀後期,馬許與另一位考古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之間有俗稱為「骨頭大戰」(Bone Wars)的競爭,而劍龍是首先被發現與描述、命名的眾多恐龍之一。化石的發現地點是科羅拉多州莫里森的北部,屬於莫里遜組地層,這些最早出土的化石,成為裝甲劍龍(Stegosaurus armatus)的正模式標本(holotype)。劍龍屬名Stegosaurus」的意義,源自「有屋頂的蜥蜴」,這是因為馬許一開始以為劍龍身上的板狀構造,是有如屋瓦一般地覆蓋在整個背上。幾年之後,又有許多較完整的化石出土,而馬許也發表了幾篇關於劍龍屬的論文。他描述、命名了許多物種,但是其中有許多尚未獲得公認,有些可能是無效名稱,或是現有種的同物異名[13]。目前公認的數個物種當中,有兩種的研究較多,其他種的研究較少。莫里遜組發現的劍龍化石,多集中於第2到第6地層帶,第1地層帶曾發現一些化石,可能也屬於劍龍[14]

公認存在的物種

  • 裝甲劍龍Stegosaurus armatus):意思是「附裝甲的有屋頂蜥蜴」,是最早發現的物種。已發現的化石包含兩具不完全的身體骨骼、兩個部分頭骨、以及至少30個化石零碎的個體[12]。化石發現於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猶他州莫里遜組[15]。裝甲劍龍擁有4支的尾部尖刺,以及相對較小的板狀物。另外,其身長為9公尺,是劍龍屬中最長的一種。
  • 狹臉劍龍Stegosaurus stenops):意思是「臉部狹窄的有屋頂蜥蜴」,是馬許在1887年所命名[16]。其正模式標本是在1886年被發現,由馬修·費克(Marshal Felch)收集於科羅拉多州甘農城(Cañon City)北方的的花園公園(Garden Park)。在劍龍屬中,此物種是被研究最多的一種,因為牠們的化石包括了至少一具狀態完好的完整骨架。目前已發現至少50具不完整的幼體與成體骨架、一具完整顱骨,以及4具不完整的顱骨。化石同樣發現於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猶他州的莫里遜組[15]。狹臉劍龍的身長短於裝甲劍龍,約7公尺。牠們擁有長且寬的板狀物與4支尖刺。
  • 溝紋劍龍Stegosaurus sulcatus):意思是「有皺紋的有屋頂蜥蜴」("furrowed roof lizard"),是馬許在1887年根據一具不完整的身體骨骼所作的命名[16]。傳統上,這個名稱被認為是裝甲劍龍的異名[17]。近年多個研究提出牠們是個獨立種。發現模式標本時,還發現一個尖刺,最初被認為是個尾刺,可能來自於肩膀處的肩刺[18]
  • 長刺劍龍Stegosaurus longispinus):意思是「擁有長尖刺的有屋頂蜥蜴」,是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Charles W. Gilmore)在1914年所敘述、命名[19]。化石發現於懷俄明州的莫里遜組,已知有一具不完整身體骨骼。此外,猶他州的莫里遜組也發現可能的化石[15]。這個物種的特色在於4支較長的尖刺。2016年長刺劍龍獨自建立成新屬阿爾科瓦龍[20]

在2008年,Susannah Maidment等人提出西龍烏爾禾龍是劍龍的次異名,將牠們改列為劍龍屬的兩個種:繆氏劍龍(S. mjosi)、S. homheni。他們更提出狹臉劍龍、S. ungulatus其實都是裝甲劍龍;而長刺劍龍則是個疑名。如果這個分類法屬實,劍龍屬的有效種只剩下:模式種裝甲劍龍、繆氏劍龍、S. homheni,而生存範圍將從侏羅紀晚期的北美洲,擴張到白堊紀早期的東亞[21]。這個分類法仍有待其他學者接受、評估中。以彼得·加爾東(Peter Galton)為例,他認為劍龍、烏爾禾龍有足夠的差異,兩者應為不同屬[18]

可疑的物種

S. ungulatus的骨架模型,卡內基自然史博物館
Diracodon laticeps的尾刺
  • 蹄足劍龍 (Stegosaurus ungulatus ):意思是「有蹄的有屋頂蜥蜴」("hoofed roof lizard"),是馬許在1879年所作的命名。化石出土於懷俄明州的科摩崖(Como Bluff)[22],包括了少許的脊椎骨與骨板。這些化石可能是屬於裝甲劍龍的幼年個體[17],雖然裝甲劍龍的原始化石已經被完整的描述、研究過。在葡萄牙發現的一些標本,其地質時代為上啟莫里階至下提通階,也已經歸類到這個物種當中[3]
  • Stegosaurus duplex:意思是「雙神經叢的有屋頂蜥蜴」("two plexus roof lizard"),擁有較大的薦骨神經通道,馬許稱其為「後腦盒」。這種恐龍可能也可能是裝甲劍龍的異名[17]。雖然是馬許所命名,不過這些分散的骨頭實際上是愛德華·愛胥黎(Edward Ashley)在1979年於科摩崖所發現、收集。
  • 絲萊氏劍龍(Stegosaurus seeleyanus):原來的名稱是Hypsirophus seeleyanus,可能也是屬於裝甲劍龍。
  • 寬頭劍龍(Stegosaurus laticeps):是馬許在1881年根據一些頜部骨頭碎片而描述,最初為Diracodon laticeps[23]。有些人認為狹臉劍龍是Diracodon屬的一個種;其他人則認為Diracodon事實上是劍龍屬的一種。在1986年,羅伯特·巴克再度使用D. laticeps這個名稱[24];但是其他人認為尚不能下定論,而且這個物種更可能是狹臉劍龍的異名[13]
  • 阿飛尼斯劍龍 (Stegosaurus affinis ):為馬許在1881年根據一塊恥骨而描述,是一個疑名[17]。有可能是裝甲劍龍的異名[19]

重新分類的物種

  • 馬達加斯加劍龍(Stegosaurus madagascariensis):在1926年,皮韋托(J. Piveteau)根據一些發現於馬達加斯加的牙齒而命名。這些牙齒目前分別被歸類為許多不同的物種,包括了劍龍、瑪宗格龍Majungatholus;屬於獸腳亞目)[25]鴨嘴龍類、甚至是鱷魚
  • 馬氏劍龍(Stegosaurus marshi):這個物種原來是盧卡斯(Frbdekic A. Lucas)在1901年所描述。後來在1902年被重命名為裝甲龍屬Hoplitosaurus)。
  • 原劍龍 (Stegosaurus priscus ):由法蘭茲·諾普喬(Franz Nopcsa)於1911年描述,後來成為勒蘇維斯龍屬Lexovisaurus)的異名[17],目前被建立為鎧甲龍Loricatosaurus[26]

古生物學

劍龍屬是劍龍亞目之中體型最大的一類,身長最長可達12公尺,其重量最高可能約5,000公斤;較為普遍的尺寸則大約是7到9公尺。馬許在劍龍發現之後不久,就根據其較短的前肢,提出了牠們可能以兩腳站立的想法[27]。不過到了1891年,馬許又因為考慮到劍龍的沉重身體,而改變了他的理論[28]。目前關於劍龍的四腳步態已經沒有疑義;不過對於牠們是否能夠以後腳支撐,並且與尾部形成一個三角架狀態,進而將身體抬高,以較高的植被為食,則仍然在討論當中[17]羅伯特·巴克爾曾經提出上述的想法[24][29],並遭到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的反對[6]

與後肢相較之下劍龍的前肢非常地短,由腓骨(fibula)與脛骨(tibia)所組成的小腿,比股骨(femur;大腿的部分)更短。這顯示牠們並不能非常快速地行走,因為後肢的腳步會受到前肢的限制,最快大約每小時是6到7公里[7]

「第二大腦」

狹臉劍龍的腦腔(紅)

馬許在描述、命名劍龍不久之後,曾經指出其臀部區域的脊髓,擁有較大的通道,能夠提供空間容納一個比腦部大20倍的構造。這是一種相當著名的理論,認為如劍龍一般的恐龍,在尾部擁有一個「第二大腦」,而且可能用來控制身體的後半部動作。同時這顆「腦」也可能在劍龍遭受掠食動物攻擊時,暫時性地反應、幫助牠們抬高身體[7]。近年則出現另一種想法,認為這個也出現在蜥腳類的空間,事實上是肝醣體(glycogen body;或糖原體)的容納處。這種構造也出現在現存鳥類身上,其詳細功能還不明瞭,可能是用來幫助神經系統肝醣供給[30]

板狀結構

紐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所陳列的劍龍標本與模型。

劍龍身上最容易辨認的特徵之一,是由17塊分離的平坦骨板所排列而成的背部板狀構造。這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皮內成骨皮內成骨),與現今鱷魚蜥蜴身上的一些鱗甲構造相似。這類骨板不與劍龍的身體骨骼直接相連,而是連接至皮膚上。最大的板狀物位在劍龍的臀部上方,高度與寬度皆為約60公分。

過去的一些古生物學家,例如羅伯特·巴克爾(Robert Bakker),推測這些板狀物能夠改變角度,不過其他人反對這樣的想法[31]。巴克爾認為這些骨板的內部為骨質,外部由角質覆蓋,這些尖銳骨板與尾刺能左右揮動,能夠有效地嚇阻掠食動物接近。在一般狀態下,這些骨板下垂至身體的兩側,橫躺的骨板,使劍龍的身體看起來較寬。巴克爾認為骨板包覆者角質的原因是,骨板化石的表面應該類似某些現今的動物,而這些動物也是由角質包覆者骨質核心。而巴克爾認為這些骨板若是具視覺上的性炫耀功能,將沒有足夠的肌肉將這些骨板直立,所以應是防衛用途[32]。板狀物的排列方式仍有爭議,但是坊間多數的復原圖都採用互相交錯、平行排列於劍龍背部的中線上的樣式。

異特龍獵食劍龍 - 丹佛自然歷史博物館

這些板狀物的作用,長期以來經歷更多的爭論。一開始人們認為這是某種裝甲[27],但是卻又太過易脆,且所在位置也脫離了身體的兩側,真正需要防衛的地方[33]。後來的研究者指出,這些板狀物能夠幫助劍龍的身體調節體溫[31]。就如同棘龍Spinosaurus)、盤龍目異齒龍Dimetrodon)的類似構造,或是類似大象兔子耳朵,這些構造上含有一些血管會經過的凹槽,當空氣從周圍留過時,便能使血液的溫度降低[34]。另有研究人員比較劍龍的骨板、短吻鱷的鱗甲結構,認為劍龍的骨板具有協助調節體溫的功能[35]

此理論遭到一些質疑[36],因為以近親肯氏龍為例,有一些板狀物是以表面積較小的尖刺所取代,顯示了散熱對於這類構造來說,並不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板狀物的巨大尺寸,則顯示這些構造可能使劍龍看起來更加地高大,以威脅牠的敵人[19]、或是具有某種誇耀(或稱展示、炫燿;類似雄孔雀的尾羽)的視覺功能,以吸引牠們的同類[33],雖然不論是雄性或雌性標本都擁有這種構造。另有理論認為,骨板除了讓劍龍看起來更大,還可以在遭到威脅時,將血液流通骨板上的血管,藉由骨板上的圖案,在視覺上顯得更有威脅[37];這項功能也可能用來吸引異性[37]。200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這些構造可以用來作為辨識種類的依據,研究者認為其他許多類恐龍的特殊生理構造,可能也具有相同作用[38]。而且在狹臉劍龍的臀部上方,也有平板狀的板狀物。

針對劍龍作探討的各種書籍與論文,最主要的主題是在其板狀結構的排列方式上[39]。共有四種可能的排列方式:

劍龍的早期重建圖,甲板覆蓋在背部,尖刺散佈於身體
  1. 板狀物如護甲一般地平躺在背上。這是馬許一開始的推測,也是劍龍名稱「有屋頂的蜥蜴」之由來。後來發現了更多且更完整的板狀物,顯示其排列方法是以板狀物的邊原來站立,而不是平躺。
  2. 1891年,馬許對於發表了更接近現今觀點的想法[28],他認為板狀物是以單排的方式排列,這種想法很快地又被排除。到了1980年代,一位捷克藝術家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40],又根據鬣蜥的背棘,描繪出了稍微修正過的型態,使得這種想法又再度出現。
  3. 板狀物以成對的方式排列在背上,這可能是最為常見的排列方法,例如在1933年的電影《金剛》中,劍龍就是以這樣的型態現身。不過目前並沒有發現任何大小與形狀相同的板狀物被發現。
  4. 板狀物以交互方式排列成雙排,這種想法最早出現在1960年代,並且成為最普遍的理論。主要原因是一具劍龍化石表明了這種排列方法。

尾部的尖刺

劍龍的尾刺

過去關於劍龍尾部尖刺的作用曾有一些爭議,吉爾摩爾在1914年指出這些構造只有展示的功能[19];不過也有人認為此構造能用來作為武器。例如羅伯特·巴克爾(Robert Bakker)認為,劍龍的尾部較缺乏骨化的肌腱,比其他種類恐龍的尾部更為靈活許多。而這樣的現象,也使尾部用作武器的推想變得相當合理。但是,卡本特提出尾部的骨板互相交錯,將限制尾巴的運動[6]。巴克爾也觀察到劍龍能夠輕易的運用尾部。牠們能以較長的後肢固定位置,並以較為強壯、但也較短的前肢移動身體,使身體旋轉以進行攻擊行動[24]。後來麥溫尼(L. A. McWhinney)等人的研究發現,尖刺化石上有一些與外傷有關的傷痕,確認了這些尖刺在戰鬥中的功用[41]。另一個證據是一節異特龍的尾椎,上面的刺穿口,與劍龍的尾刺相符合。[42]

在劍龍屬中,狹臉劍龍擁有4支尖刺,每支長約60到90公分。一些關於劍龍屬的骨板研究顯示,至少在部分物種當中,其尖刺伸出的方向與尾部成狀,而不是如一般所描繪的垂直狀。馬許剛開始將裝甲劍龍的尾部描述成擁有8支尖刺,然而最近的研究顯示,裝甲劍龍的尖刺數量與狹臉劍龍同樣只有4支[13]

進食

劍龍屬的牙齒

劍龍與相近的恐龍皆屬於植食性(實際上要到中生代末期才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稱為草食性),不過牠們的進食策略與其他的植食性鳥臀目恐龍有所不同。其他的鳥臀目恐龍擁有能夠輾磨植物的牙齒,以及能運動的下頜。而劍龍(包括劍龍亞目)則的牙齒缺乏平面,使牙齒與牙齒之間無法閉合[43],牠們的下頜也無法地運動[17]

在侏儸紀晚期的劍龍亞目物種豐富,且在地理上分佈廣泛[17],古生物學家認為牠們所吃的食物包括了苔蘚蕨類木賊蘇鐵松柏與一些果實[44]。同時由於缺乏咀嚼能力,因此牠們也會吞下胃石,以幫助腸胃處理食物,這種行為也出現在現代鳥類鱷魚當中[45]。劍龍並不像現代草食性哺乳類一樣,這些物種以地面上低矮的禾本科植物()為食,因為這類植物是在白堊紀晚期才演化出來,那時劍龍早已滅絕許久。

關於劍龍低矮的覓食行為習性有一種假說,認為他們吃較低矮的非開花植物的果實或樹葉,並且認為劍龍最多只能吃到離地1公尺的食物[46]。另一方面,如果劍龍如巴克爾(Bakker)所推論,能夠以兩支後腳站立的話,那麼牠們就能夠找到並吃到更高的植物。對於成年個體來說,能夠達到離地6公尺的高度[7]

在2010年的一項詳細研究,利用電腦進行、計算兩種不同的立體模型,分析劍龍進食時的頭顱骨生物力學作用、咬合力,計算時並考慮頭顱骨比例、大小、硬度等參數變化。研究的計算結果,發現劍龍的不同位置咬合力,分別為:頜部前段140.1牛頓、頜部中段183.7牛頓、頜部後段572牛頓。這顯示劍龍可輕易地咬斷質地柔軟的植物,但當咬下直徑超過12公厘的植物時,將會發生困難。根據這個計算結果,劍龍可能主要以低矮的小型樹枝、樹葉為食,而無法以較大型、較硬植物為食[47]

行為

根據多個發現於莫里遜組的足跡化石,顯示劍龍是小群體行動的動物,由多個不同年齡的個體構成小群體。一個足跡化石被發現有四、五個幼年劍龍,朝者相同方向行動;另一個足跡化石,則是一個幼年劍龍的足跡上方,另一個成年劍龍的足跡重疊在上方[48]。在莫里遜組的恐龍裡,劍龍可能比較偏好乾燥環境,不同於異特龍迷惑龍圓頂龍梁龍[49]

大眾文化

劍龍的早期想像圖,由查爾斯·耐特繪製

劍龍是最廣為人知的恐龍之一,在電影卡通漫畫或是玩具當中,都可以見到牠們的形象。除此之外,美國的科羅拉多州在1982年宣布劍龍成為「州恐龍」(美國恐龍列表[50]

劍龍曾經出現在多部電影當中,並多與大型肉食性恐龍發生打鬥。在1954年的電影《《時間之旅》》中與角鼻龍Ceratosaurus)戰鬥、1978年的電影《Planet of Dinosaurs》中與暴龍作戰、在1940年的迪士尼動畫電影幻想曲》中,首度出現以尾部尖刺作防衛的動作。在1933年的經典電影《金剛》(金剛)也有出現。

阿瑟·柯南·道爾的小說《失落的世界》,第一章曾出現一個劍龍的骨架模型。在麥克·克萊頓的小說《侏羅紀公園》,一隻劍龍因為不適應現代植物與氣候,而躺臥在地面上;不過在1993年的電影版,劍龍的角色被三角龍取代[51]。但在《侏儸紀公園》續集《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中,劍龍是首先現身的恐龍之一。

另外劍龍還出現在1956年的紀錄片《《動物世界》》、2001年的紀錄片《恐龍紀元》(恐龍兇面目)、1999年的電視節目《與恐龍共舞》(与恐龙同行)第二部、以及2000年的特別篇《異特龍之謎》(The Ballad of Big Al)、還有2008年的《侏羅紀格鬥俱樂部》(《侏羅紀搏擊俱樂部》)。劍龍還出現在許多兒童節目或動畫中,例如:《歷險小恐龍》、《金剛戰士》…。

劍龍是東宝株式会社創作日本怪物哥吉拉時,組成的三種恐龍形象之一,另外兩種分別是禽龍暴龍[52]

參考文獻

  1. (英文)Liddell & Scott.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UK. 1980. ISBN 978-0-19-910207-5.
  2. (英文)Turner, C.E. and Peterson, F., (1999). "Biostratigraphy of dinosaurs in the Upper Jurassic Morrison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Interior, U.S.A." Pp. 77–114 in Gillette, D.D. (ed.),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in Utah. Utah Geological Survey Miscellaneous Publication 99-1.
  3. (英文)Escaso F, Ortega F, Dantas P, Malafaia E, Pimentel NL, Pereda-Suberbiola X, Sanz JL, Kullberg JC, Kullberg MC, Barriga F. . Naturwissenschaften. 2007, 94 (5): 367–74. PMID 17187254. doi:10.1007/s00114-006-0209-8.
  4. (英文)Holtz, Thomas R. Jr. (2012)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Winter 2011 Appendi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英文)Lambert D. . Dorling Kindersley, New York. 1993: 110–129. ISBN 978-1-56458-304-8.
  6. (英文)Carpenter K. . 22. 1998: 127–144.
  7. (英文)Fastovsky DE, Weishampel DB. . Fastovsky DE, Weishampel DB (编).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7–130. ISBN 978-0-521-81172-9.
  8. (英文)Bakker RT. . William Morrow, New York. 1986: 365–374.
  9. (英文)Stegosaurus. University of Wyoming Geological Museum. 2006. Retrieved October 6 2006. University of Wyoming Geological Museu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060827043650|bot=DASHBot
  10. (英文)Carpenter K, Miles CA, Cloward K. . Carpenter, Kenneth(ed) (编).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55–75. ISBN 978-0-253-33964-5.
  11. (英文)Le Loeuff J, Lockley M, Meyer C, Petit J-P. . C. R. Acad. Sci. Paris. 1999, 2 (328): 215–219. doi:10.1016/S1251-8050(99)80099-8.
  12. (英文)Marsh OC. .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77, 3 (14): 513–514.
  13. (英文)Carpenter K, Galton PM. . Carpenter, Kenneth(ed) (编).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76–102. ISBN 0-253-33964-2.
  14. (英文)Foster, J.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7: 327–29. ISBN 0253348706.
  15. (英文)Galton, Peter M.; Upchurch, Paul (2004). "Stegosauria (Table 16.1)." In: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344-345. ISBN 978-0-520-24209-8.
  16. Marsh OC. .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87, 3 (34): 413–417.
  17. (英文)Galton PM, Upchurch P. . Weishampel DB, Osmólska H, Dodson P (编).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61. ISBN 978-0-520-24209-8.
  18. (英文)Galton, P.M. . Swiss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0, 103 (2): 187–198. doi:10.1007/s00015-010-0022-4.
  19. (英文)Gilmore CW. . Series: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 Bulletin 89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1914, (89).
  20. Galton, Peter M.; Carpenter, Kenneth. .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 Abhandlungen. 5 February 2016, 279 (2): 185–208. doi:10.1127/njgpa/2016/0551.
  21. (英文)Maidment, Susannah C.R.; Norman, David B.; Barrett, Paul M.; and Upchurch, Paul. .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8, 6 (4): 367–407. doi:10.1017/S1477201908002459.
  22. (英文)Marsh OC. (PDF).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79, 3 (18): 501–505 [2012-12-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3-24).
  23. (英文)Marsh OC. .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81, 3 (21): 417–423.
  24. (英文)Bakker RT. . William Morrow, New York. 1986. ISBN 0-8217-2859-8.
  25. (英文)Galton PM (1981) "Craterosaurus pottonensis Seeley, a stegosaurian dinosaur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England, and a review of Cretaceous stegosaurs".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Abhandlungen 161(1):28-46
  26. (英文)Maidment, Susannah C.R.; Norman, David B.; Barrett, Paul M.; and Upchurch, Paul. .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in press: 1. doi:10.1017/S1477201908002459.
  27. (英文)Marsh OC. .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80, 3 (19): 253–259.
  28. (英文)Marsh OC. .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1891, 3 (42): 179–181.
  29. (英文)Bakker RT. . Nature. 1978, (274): 661–663.
  30. (英文)Buchholz (née Giffin) EB. . Paleobiology. 1990, 16: 448–458.
  31. (英文)Buffrénil. . Paleobiology. 1986, 12: 459–473.
  32. (英文)Bakker, R. . Penguin Books. 1986: 229–234.
  33. (英文)Davitashvili L. . Izdatel'stvo Akademia nauk SSSR. 1961: 538.
  34. (英文)Farlow JO, Thompson CV, Rosner DE. . Science. 1976, 192 (4244): 1123–25. PMID 17748675. doi:10.1126/science.192.4244.1123.
  35. (英文)Farlow, James O.; Hayashi, Shoji; Tattersall, Glenn J. (PDF). Swiss J Geoscia. 2010, 103 (2): 173–85 [2012-12-20]. doi:10.1007/s00015-010-002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0-05).
  36. (英文)Main RP, Padian K, Horner J.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56A. 2000, (20).
  37. (英文)Kenneth Carpenter, Dan Chure, James Ian Kirkland, Denver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Taylor & Francis. 1998: 137. ISBN 90-5699-183-3.
  38. (英文).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25 May 2005 [2006-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4).
  39. (英文)Colbert EH. . Hutchinson Press, London. 1962: 82–99. ISBN 978-1-111-21503-3.
  40. (英文)Czerkas SA. . Czerkas SJ, Olson EC (编).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eattle. 1987: 82–99. ISBN.
  41. (英文)McWhinney LA, Rothschild BM & Carpenter K. . Carpenter, Kenneth(ed) (编).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141–156. ISBN 978-0-253-33964-5.
  42. (英文)Carpenter K, Sanders F., McWhinney L.& Wood L. . Carpenter, Kenneth(ed) (编).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325–350. ISBN 978-0-253-34539-4.
  43. (英文)Barrett PM. . Carpenter, Kenneth(ed) (编).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25–52. ISBN 978-0-253-33964-5.
  44. (英文)Stegosaurus ungulatus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Retrieved 26 October 20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45. (英文)Stegosaurs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07-11-04 Jacobson, RJ. Dinosaur and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Information. Retrieved 26 October 2006.
  46. (英文)Weishampel DB. . N. Jb. Geol. Paläontol. Abhandl. 1984: 224–250.
  47. (英文)Reichel, Miriam. . Swiss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0, 103 (2): 235. doi:10.1007/s00015-010-0025-1.
  48. (英文)Rajewski, Genevieve. . Smithsonian. May 2008: 20–24 [2008-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15).
  49. (英文)Dodson, Peter; Behrensmeyer, A.K.; Bakker, Robert T.; and McIntosh, John S. . Paleobiology. 1980, 6 (2): 208–232.
  50. (英文)Colorado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website - State emblem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1. Crichton M. . Alfred A. Knopf. 1990. ISBN 0-394-58816-9.
  52. (英文)Snider, Mike. . USA Today (Gannett Corporation). 2006-08-29 [2007-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7).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劍龍屬分類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劍龍屬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