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胡

十胡
漢字
白話字
臺羅拼音
方音符號

十胡,或稱為十侯[1],是流傳於台灣四色牌遊戲。

牌具

台灣四色牌
  • 類於一般的四色牌,上下兩端則會有像水滸牌的類似標記。

牌規

流程

  • 二人到六人遊戲。莊家摸二十一張,閒家摸二十張。
  • 決定莊家及座位:每位玩家抽一張比大,牌的大小為帥>將>仕>士>相>象>俥>車>傌>馬>炮>包>兵>卒,顏色大小為黃>紅>綠>白,若拿到同色同張牌,則以先拿者為大(或年長者為大),依大小依序坐定位置。
  • 行牌類似麻將,由莊家先打出牌,同樣有吃、碰、槓。摸牌需公布,如不能吃、明碰、明槓就需打出、能組成以下五種才能吃牌,自摸、胡牌者優先。
    • 三張三色的兵、卒,稱為「三色兵卒」、「三色卒」。
    • 四張四色的兵、卒,稱為「四色兵卒」、「四色卒」。
    • 三張同色的帥、仕、相或將、士、象,稱為「將士象」或「軍落」。
    • 三張同色的俥、傌、炮或車、馬、包,稱為「車馬包」。
    • 二張同色牌稱「對子」。
    • 四張同色同字的槓牌稱「開招」。


  • 組成十胡或八胡(十台或八台)以上為胡牌。[2]

牌值

  • 各牌組的胡數(台數)如下表。[2]
牌型胡數 (台數)
車馬包1
將士象2
三色兵卒3
四色兵卒5 (或4)
明刻1
暗刻3
明槓6
暗槓8

其他規定

  • 手牌有暗刻(同牌同色三張)不能拆開吃、碰。
  • 當手牌暗刻的第四張牌出現時必須強制開槓,漏槓包牌。
  • 同樣牌不能吃入又打出。
  • 碰牌優先於洗清吃對子。
  • 不能單吃對子又拆手中對子。
  • 放銃或自摸都是閒家全賠莊家。
  • 已打出的牌沒有吃或碰,下次再打出只能叫胡,不能再吃碰。
  • 起手牌單一支兵卒(孤兵卒)第一次吃牌後就必須先打,沒有需罰胡台數或包牌不能胡。
  • 兵、卒不同色三支或四支,不論吃出或在手牌單支為一台,同色碰出僅一台,槓出為六台,暗槓為八台。
  • 將、帥單支為一台,除了同色三隻出現第四隻需要強制開槓(開蕉)以外,一對出現第三隻不能碰。

參考

  1. 武內貞義. . 日本: 臺灣刋行會. 1929 (日语).
  2. . 遊戲基地.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