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倉站

千倉站日语: Chikura eki */?)是位於千葉縣南房總市千倉町瀨戶2079號,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內房線車站。此站為千葉縣和關東地方最南車站。

千倉
車站大樓(2020年9月)
日语名称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千葉縣南房總市千倉町瀨戶2079號
地理坐标34°58′36.16″N 139°57′17.20″E
2面3線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車站
其他
电报码チラ
历史
启用日期1921年(大正10年)6月1日[1]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338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19
邻近车站
上一站 JR東日本 下一站
九重
4.9km
內房線
距離蘇我96.6km
距離千葉100.4km
千歲
2.0km
位置
备注

歷史

  • 1921年(大正10年)6月1日:國有鐵道開設此站[1]
  • 1974年(昭和49年)4月:綠色窗口開始營業[2]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營運[1]
  • 2007年(平成9年)
    • 1月:開始建設新車站大樓[3]
    • 8月9日:新車站大樓落成,大樓內同時設有觀光詢問處[3]
    • 12月27日:開始進行市道站前線道路改善工程與排水維修工程。
  • 2008年(平成20年)5月30日:市道站前線道路改善工程與排水維修工程完成。
  • 2009年(平成21年)3月14日:此站可以使用IC卡Suica[4]。成為東京近郊區間區域內[4]
  • 2015年(平成27年)10月20日:成為業務委託車站[5]
  • 2016年(平成28年)3月1日:當日起綠色窗口結業[5]

車站構造

此站是地面車站,設有1面1線的單式月台和1面2線的島式月台,共有2面3線的月台。3號月台靠山一方設有1條留置線。各月台之間設有跨線橋連接。

此站是由館山站管理的業務委託車站,委托了JR東日本車站服務負責車站業務。車站內設有自動售票機和簡易Suica閘機。

從前此站設有木造車站大樓。在2007年(平成19年)8月9日,新車站大樓開始使用,大樓內設有觀光詢問處[3]。站前廣場的工程同時完成。

在2010年(平成22年)2月10日起,此站引入了外房線PRC型自動廣播(在路線上為內房線,但是由外房線CTC管轄)。

月台

月台路線上下行方向備註
1 內房線 上行 館山千葉方向
2 下行 安房鴨川方向
3 上り 館山、千葉方向 只有部分列車使用

參考[6]

運輸編號月台可容納車廂安房鴨川方向到發千葉方向到發備註
1111卡可到達或出發可到達或出發上行主本線
2211卡可到達或出發可到達或出發下行主本線
3310卡可到達或出發可到達或出發
4沒有月台可到達或出發可到達或出發
  • 主本線可通過此站。
  • 在3號月台出發列車中,只有在早上5時時段,從此站出發前往千葉的首班列車。該列車在前一日已經到達月台並停泊至翌日。
  • 從前,留置線和2號月台設有列車停泊(截至2015年4月,再沒有停泊列車)。

* 參考資料:「JR東日本全線【決定版】鉄道地図帳」 第4卷 「水戶、千葉分社管內編」 《學研》 2010年3月

使用狀況

在2019年(令和元年)度1日平均乘車人次為338人,以下為乘車人次變化列表:

乘車人次變化[統計 1][統計 2]
年度 1日平均
乘車人次
參考資料
1990年(平成02年) 1,423 [* 1]
1991年(平成03年) 1,422 [* 2]
1992年(平成04年) 1,374 [* 3]
1993年(平成05年) 1,327 [* 4]
1994年(平成06年) 1,319 [* 5]
1995年(平成07年) 1,239 [* 6]
1996年(平成08年) 1,136 [* 7]
1997年(平成09年) 1,070 [* 8]
1998年(平成10年) 994 [* 9]
1999年(平成11年) 920 [* 10]
2000年(平成12年) [JR 1]832 [* 11]
2001年(平成13年) [JR 2]790 [* 12]
2002年(平成14年) [JR 3]739 [* 13]
2003年(平成15年) [JR 4]711 [* 14]
2004年(平成16年) [JR 5]689 [* 15]
2005年(平成17年) [JR 6]696 [* 16]
2006年(平成18年) [JR 7]669 [* 17]
2007年(平成19年) [JR 8]649 [* 18]
2008年(平成20年) [JR 9]584 [* 19]
2009年(平成21年) [JR 10]558 [* 20]
2010年(平成22年) [JR 11]524 [* 21]
2011年(平成23年) [JR 12]457 [* 22]
2012年(平成24年) [JR 13]442 [* 23]
2013年(平成25年) [JR 14]438 [* 24]
2014年(平成26年) [JR 15]417 [* 25]
2015年(平成27年) [JR 16]406 [* 26]
2016年(平成28年) [JR 17]378 [* 27]
2017年(平成29年) [JR 18]349 [* 28]
2018年(平成30年) [JR 19]352 [* 29]
2019年(令和元年) [JR 20]338

車站周邊

高家神社

此站是舊千倉町中心車站。在南房總市內最多人口居住的地區,但是沒有市政廳,只有許多行政設施。

車站南邊設有國道410號千葉縣道241號千倉停車場線。車站西邊設有千葉縣道187號館山千倉線。車站附近設有千倉溫泉,沿國道410號上設有住宿設施。

  • 千倉漁港(步行約28分鐘)
  • 南房總市政廳千倉分所(舊・千倉町公所)
  • 南房總市朝夷行政中心
  • 南房總市千倉衛生中心
  • 南房總市立千倉中學
  • 南房總市立千倉小學
  • 夕陽丘保育園
  • 千倉圖書館
  • 千倉汽車訓練學校
  • 千倉牧田郵局
  • 南房總市千倉B&G海洋中心
  • KDDI千倉海底線中繼站
  • 下立松原神社
  • 高家神社 - 料理之神[7]
  • 千倉綜合運動公園
  • 我們山遠足路線
  • 瀨戶濱海岸

巴士路線

乘車處系統主要途經目的地巴士公司備註
千倉站前房總菜之花號東京站日本橋出口JR巴士關東
日東交通
南總里見號木更津羽鳥野BS蘇我站千葉站千葉港站日東交通
千葉城市巴士
千倉站白濱千倉館山線本千倉、安房平磯、白間津安房白濱日東交通
宇田、九重站前通、安房地域醫療中心、南總文化會堂館山站

相鄰車站

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
內房線
九重千倉千歲

注腳

參考資料

  1. 曾根悟(監修). 朝日新聞出版分冊百科編集部(編集) , 编. . 週刊朝日百科. 31号 内房線・外房線・久留里線. 朝日新聞出版. 2010-02-21: 14–15 (日语).
  2. 國鐵監修《交通公社之時間表》1974年5月號
  3. . 房日新聞. 2007-08-09 [2020-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日语).
  4. (PDF) (新闻稿).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08-12-22 [2019-07-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5-03) (日语).
  5. . 國鐵千葉動力車勞動組合. [2019-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0) (日语).
  6. JR東日本:駅構内図(日語)
  7. . 千葉日報 (千葉日報社). 1989-06-19: 6 (日语).

使用狀況

  1. 千葉縣統計年鑑(日語) - 千葉縣
  2. 南房総市統計書「データで見る南房総」(日語) - 南房總市
JR東日本2000年度以後的乘車人次
  1.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0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2.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1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3.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2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4.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3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5.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4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6.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5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7.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6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8.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7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9.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8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10. 各駅の乗車人員(2009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11.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0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12.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1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13.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2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14.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3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15.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4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16.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5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17.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6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18.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7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19.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8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20. 各駅の乗車人員(2019年度)(日語) - JR東日本
千葉縣統計年鑑

相關條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千倉站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