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徐州 (北魏)
沿革
北魏孝文帝時,分徐州置南徐州,領宿豫郡,治宿豫(今江蘇省宿遷市东南废黄河东北岸古城)。辖境相当今江苏淮河以北,睢宁、宿迁、沭阳等市、县南部以南,涟水县以西地区和安徽省五河县、泗县东部。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改東徐州(治團城)為南青州,南徐州為東徐州[1]。後改東徐州為宿豫鎮。
南朝梁天監八年(509年),佔領北魏宿豫鎮,復置東徐州。至梁後期,東徐州領二十二郡:宿預郡、東平郡、陽平郡、清河郡、歸義郡、朱沛郡、脩儀郡、安豐郡、濟陰郡、淮陽郡、綏化郡、呂梁郡、恩撫郡、西淮郡、晉寧郡、扶風郡、蘭陵郡、鉅鹿郡、太山郡、高平郡、朝陽郡、臨沭郡。[2]
參考文獻
-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東楚州”中華書局校勘記:考沈陵傳,陵在太和二十二年前已官南徐州刺史。疑此州初置本名南徐,太和二十二年改治團城之東徐州為南青州,而改治宿豫之南徐為東徐。不及數月,沈陵降齊,州亦旋廢,故魏書猶稱其故官。此志云「高祖初,立東徐州」誤,「東」當作「南」。但此州曾名「東徐」,見於南齊書、元和志,未必誤。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 《魏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