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衛尉、衛尉卿列表

衛尉為漢魏九卿之一,掌管宮門屯兵,西晉時改掌冶鑄,東晉不置。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復置衛尉,掌管宮門屯兵,第三品,秩中二千石,置丞、五官、功曹、主簿等僚佐。[1][2]

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年)改置十二卿,改衛尉為衛尉卿,位居秋卿之首,位視侍中,官班十二。衛尉卿掌管宮門屯兵,置丞、五官、功曹、主簿等僚佐。南朝陳基本沿襲梁制,衛尉卿為第三品,秩中二千石。[3]

下表列出南朝可考的衛尉、衛尉卿。

衛尉

序次爵位姓名在任時間除拜皇帝
1兼南郡王世子劉恢[4]453年宋孝武帝
2兼東昌縣開國侯文穆公劉延孫[5]453年—454年
3兼湘東郡王劉彧[6]456年—463年
4兼永嘉郡王劉子仁[7]463年—464年
5兼平都縣開國子顏師伯[8]464年—465年宋前廢帝
鄧粹[9]466年劉子勛
未拜巴陵郡王哀王劉休若[10]465年除宋明帝
6兼樂安縣開國伯蔡興宗[11]466年—467年
7兼南康郡開國公文簡公褚淵[12]?—472年
8兼西陽縣開國侯蕭道成[13]472年宋後廢帝
未拜劉秉[14]473年除
未拜段佛榮[9]475年除
9樂鄉縣開國男定男垣閎[15]
10兼豐城縣開國侯陳顯達[16]479年宋順帝
11兼康樂縣開國侯肅侯李安民[17]479年
1蕭惠基[18]479年齊高帝
2臨湘縣開國侯懿侯蕭順之[19]?—482年
3守關內侯肅侯胡諧之[20]483年—485年齊武帝
4王晏[21]485年—486年
未拜貞陽縣開國公忠武公柳世隆[22]488年除
5關內侯肅侯胡諧之[20]488年—490年
6兼西昌縣開國侯蕭鸞[23]490年—492年
7兼關內侯肅侯胡諧之[20]492年—493年
8兼安復縣開國男蕭諶[21]493年—494年齊鬱林王
9兼孫謙[24]494年齊海陵王
10南豐縣開國伯蕭穎冑[25]494年
11兼臨汝縣開國伯蕭坦之[21]494年
12守安陸縣開國侯江祏[21]494年—495年齊明帝
13南豐縣開國伯蕭穎冑[25]495年
14江祀[21]?—498年
15劉暄[21]498年—499年齊東昏侯
16臨湘縣開國侯蕭懿[26]499年—500年
17守江陵縣開國侯蕭暢[27]500年
18兼醴陵縣開國伯憲伯江淹[28]500年—501年
19兼張稷[29]501年
20湘西縣開國伯威伯席闡文[30]501年齊和帝
21兼樂藹[31]501年
22洮陽縣開國侯愍侯張弘策[32]501年—502年
1洮陽縣開國侯愍侯張弘策[33]502年梁武帝
2東興縣開國侯忠侯鄭紹叔[33]502年
3作唐縣開國侯康侯蕭穎達[34]502年
韋愛[35]502年贈
4東興縣開國侯忠侯鄭紹叔[33]502年—504年
5平子蕭琛[36]504年
6東興縣開國侯忠侯鄭紹叔[33]504年—505年
7寧都縣開國侯烈侯楊公則[34]505年
8石陽縣開國侯忠侯張惠紹[37]506年
9吳平縣開國侯忠公蕭昺[38]506年—508年
10丘仲孚[24]508年

衛尉卿

序次爵位姓名在任時間除拜皇帝
1兼始興郡王忠武王蕭憺[39]509年梁武帝
2安陸縣開國侯李慶緒[40]
未拜南安縣開國男壯男康絢[37]520年除
未拜保城縣開國侯桓侯夏侯夔[41]526年除
3湘陰縣開國侯恭侯蕭昂[38]528年
4石陽縣開國侯愍侯張澄[37]
5鄱陽嗣王蕭範[39]
6王銓[42]
7荀伯道[43]
8宜豐縣開國侯蕭脩[44]
9新渝縣開國侯寬侯蕭暎[44]
10兼夷陵縣開國侯壯侯裴之禮[41]
11武林縣開國侯蕭諮[44]?—550年
12彭雋[45]551年前後梁簡文帝
13守永脩縣開國侯定侯陳擬[46]556年梁敬帝
14兼始平縣開國伯忠伯趙知禮[47]556年—557年
1壽昌縣開國公成公周寶安[48]562年—563年陳文帝
2建城縣開國侯成侯沈欽[49]?—565年
3壽昌縣開國公成公周寶安[48]565年—566年
4東興縣開國侯裴忌[50]566年—569年
5許亨[51]569年—570年陳宣帝
6樊俊[52]571年前後
7祁子沈君高[53]?—576年
8東興縣開國侯元侯沈恪[54]579年
9宜都郡王陳叔明[55]579年—581年
10東興縣開國侯元侯沈恪[54]581年
11柳莊[56]?—587年陳後主

參見

參考文獻

  1. 《宋書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2. 《南齊書 卷十六 志第八》
  3. 《隋書 卷二十六 志第二十一》
  4. 《宋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5.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6. 《宋書 卷八 本紀第八》
  7. 《宋書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8.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9.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10. 《宋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11. 《宋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12. 《南齊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四》
  13. 《南齊書 卷一 本紀第一》
  14.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15. 《南史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16. 《南齊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七》
  17. 《南齊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18. 《南齊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七》
  19. 《南齊書 卷三 本紀第三》
  20. 《南齊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21. 《南齊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22. 《南齊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五》
  23. 《南齊書 卷六 本紀第六》
  24. 《梁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七》
  25. 《南齊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十九》
  26. 《南齊書 卷七 本紀第七》
  27. 《南齊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二》
  28. 《梁書 卷十四 列傳第八》
  29. 《梁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30. 《梁書 卷一 本紀第一》
  31. 《梁書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三》
  32. 《梁書 卷十一 列傳第五》
  33. 《梁書 卷十一 列傳第五》
  34. 《梁書 卷十 列傳第四》
  35. 《梁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36. 《梁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二十》
  37. 《梁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
  38. 《梁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八》
  39. 《梁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40. 《南史 卷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四》
  41. 《梁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42. 《南史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43. 《陳書 卷十三 列傳第七》
  44. 《南史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45. 《梁書 卷四 本紀第四》
  46. 《陳書 卷十五 列傳第九》
  47. 《陳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48. 《陳書 卷八 列傳第二》
  49. 《陳書 卷三 本紀第三》
  50. 《陳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九》
  51. 《陳書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52. 《陳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八》
  53. 《陳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54. 《陳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55. 《陳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56. 《陳書 卷七 列傳第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