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知禮

趙知禮的父親趙孝穆是南梁的候官令。他涉獵文學與史書,擅長隸書,陳霸先征討元景仲,他被推薦任用為記室參軍。趙知禮思考敏捷,每次編寫軍書,下筆就完成,一概符合上意;於是他經常侍奉陳霸先左右,委以重任,當時的計畫都有份參與。他也會提出興革的建議,陳霸先征伐侯景,軍隊到白茅灣,上表梁元帝王僧辯關於軍事的意見都由趙知禮制定[1][2]。討平侯景後,朝廷授趙知禮為中書侍郎,封始平縣子,食邑三百戶。陳霸先擔任司空,委任為從事中郎;之後陳霸先輔政,他遷官給事黃門侍郎,兼衛尉卿。南陳建立,趙知禮為通直散騎常侍,管理殿省,不久改任散騎常侍,守太府卿,代理领军的事务[3][4]

趙知禮519年-565年),齊旦天水郡隴西縣[1][2]南梁南陳官员。

天嘉元年(560年),趙知禮進爵為始平縣伯,增食邑到七百戶。王琳被討平,授持節、督吳州諸軍事、明威將軍、吳州刺史。他沉靜有謀略,每逢軍國大事,陳文帝總會用璽封文書詢問之;任滿後,趙知禮為明威將軍、太子右衛率,遷為右衛將軍,領前軍將軍。天嘉六年(565年)他去世,虛歲四十七。贈官侍中,兒子趙允恭嗣爵[5][6]

引用

  1.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趙知禮字齊旦,天水隴西人也。父孝穆,梁候官令。知禮涉獵文史,善隸書。高祖之討元景仲也,或薦之,引為記室參軍。知禮為文贍速,每占授軍書,下筆便就,率皆稱旨。由是恆侍左右,深被委任,當時計畫,莫不預焉。知禮亦多所獻替。高祖平侯景,軍至白茅灣,上表於梁元帝及與王僧辯論述軍事,其文並知禮所制。
  2.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趙知禮字齊旦,天水隴西人也。父孝穆,梁候官令。知禮涉獵文史,善書翰。陳武帝之討元景仲也,或薦之,引為書記。知禮為文贍速,每占授軍書,下筆便就,率皆稱旨。由是恒侍左右,深被委任,當時計畫,莫不預焉。武帝征侯景,至白茅灣,上表于梁元帝及與王僧辯論軍事,其文並知禮所制。
  3.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侯景平,授中書侍郎,封始平縣子,邑三百戶。高祖為司空,以為從事中郎。高祖入輔,遷給事黃門侍郎,兼衛尉卿。高祖受命,遷通直散騎常侍,直殿省。尋遷散騎常侍,守太府卿,權知領軍事。
  4.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及景平,授中書侍郎,封始平縣子。陳受命,位散騎常侍、太府卿,權知領軍事。
  5.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天嘉元年,進爵為伯,增邑通前七百戶。王琳平,授持節、督吳州諸軍事、明威將軍、吳州刺史。知禮沈靜有謀謨,每軍國大事,世祖輒令璽書問之。秩滿,為明威將軍、太子右衛率。遷右衛將軍,領前軍將軍。六年卒,時年四十七。詔贈侍中,諡曰忠。子允恭嗣。
  6.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天嘉元年,進爵為伯。王琳平,授吳州刺史。知禮沈靜有謀謨,每軍國大事,文帝輒令璽書問之。再遷右將軍,領前軍將軍。卒,贈侍中,諡曰忠。子元恭嗣。

参考文献

  •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
  •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