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西商圈
南京西路商圈,一般簡稱南西商圈,是台灣台北市的大型商圈之一,以南京西路為中心,涵蓋範圍約在台北市建成一帶,承德路、民生西路、新生北路、長安東西路之間。南西商圈擁有強烈的人文特色的氣息,歷經了20世紀現代化風潮,淡水線改建、高檔飯店與百貨的崛起,以精緻、藝文與個性的商業模式,造就今日商圈多元的繁華景象。

南京西路與中山北路口(2019年)
商業區
南京西路

新光三越(左)和誠品南西店(右)

中山北路二段20巷一帶的商店
- 今日百貨股份有限公司以創建市區百貨公司連鎖經營模式,陸續在台北市區開立了三家分店,其中一家位在南京西路上,開創南京西路上的風華,之後營運不佳而歇業,歇業後由力霸集團承接,改為「力霸百貨南京西路店」。
- 1989年新光集團和日本三越百貨於在台灣合資,成立新光三越,第一家商場為新光三越南京西路店,於1991年時開業,當時搶走了力霸百貨南西店不少客源,為了力挽客源,力霸百貨南西店在1992年進行改裝,卻不見起色,於是到國外考察,1995年轉型為以女性市場為目標的衣蝶百貨,於1999年在該館的對面另設衣蝶S館(二館),與新光三越相互競爭。2006年底,衣蝶因受同集團的中國力霸和嘉新食品化纖虧損而拖累,最終於2008年轉手新光三越經營。
- 新光三越將原先衣蝶百貨的商場改成南西店二館、三館,原本的新光三越南西店也稱為本館(一館)[1],獨霸南西商圈。經營模式以本館主打精品、高單價商品,三館鎖定年輕潮流,聚集目標族群。而二館屬於中間性質,這也使得二館營運定位模糊不清,加上電商崛起,雙重衝擊效應下[2],2018年5月15日新光三越南西二館租約到期後不再續約,由誠品書店接手,延續富含「人情、故事、選物」的商圈意象,於9月20日試營運,在9月30日正式開幕。
- 1997年,捷運淡水線開通後帶動周邊的發展,附近多條巷弄裡增設了許多個人風格的商店,以精品、沙龍、咖啡館最多,使得商圈有別於市內其他商圈的獨特風貌。
中山地下街
- 中山地下街於1999年設置,串連了台北車站到雙連站,原先名稱為「台北捷運大街」,由啟運通商公司得標,地下街以「新知翦影區」、「摩登風尚區」、「流行眉批區」三大主軸發展地下街,增添各式商店[3]。之後大眾針織於2004年取得經營權,並改名為「中山地下街」,亦以一般商店為主。
中山北路

中山北路二段的商業大廈
- 在日治時期,中山北路一帶為當時特派官員與官吏居住的高級住宅區,是條繁華地段,到了國民政府時期,中山北路因連接士林官邸成為當時國外大使拜訪的必經之地[6],使得許多國家的領事館設立於此。高玉樹先生於1964年當選台北市市長,高玉樹市長邀請顏水龍先生擔任台北市顧問,顏水龍先生規畫了三條林蔭大道,其中一條即是中山北路,為道路景觀增添了綠意;同年,為響應政府推廣的國際觀光事業,本土的台北國賓大飯店開幕,揭開周邊國際級連鎖飯店的序幕。
- 198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台日之間的貿易往返相當頻繁,更加深了國際觀光飯店的開設,像是1984年開幕的老爺大酒店,為旅客再增添一個休憩空間。1990年代初,國際飯店持續發展,造就潘孝銳於1990年晶華酒店的設立,初名「台北麗晶酒店」,1993年由晶華國際酒店集團基於永續經營、建立自有品牌的理念,正式更名爲「台北晶華酒店」,拓展連鎖旅館的經營。
商圈設施和景點

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所設計的住宅「富富話合」,近年成為中山區巷弄的打卡熱點
註釋
相關項目
- 台北市旅遊景點列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