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公顺

卢公顺-?),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自范阳卢氏北祖大房,北齐官员。

生平

卢公顺早年就以文学而知名,北齐武平三年(572年),祖珽上奏后主高纬文林馆,卢公顺当时官至司空士曹参军,与李师上一起被任命为符玺郎,选入文林馆等待诏命。卢公顺与博陵崔君洽、陇西李师上志趣相同、亲密友好,一起随高纬前往晋阳,寄居在佛教寺院中,朝廷官员称他们为“唐寺三少”[1],为舆论推重赞许就像这样[2][3][4][5][6][7]

家族

高祖父母

曾祖父母

祖父母

父亲

夫人

通婚关系

崔赜
卢度世清河崔氏清河崔氏李孝伯
卢渊赵郡李氏赵郡李氏郑羲
郑道昭
卢道约荥阳郑氏郑敬祖
卢正山崔昂郑仲华
卢公顺崔德仪


参考资料

  1. 《北齐书校勘记·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四·六》:从驾晋阳寓居僧寺朝士谓康寺三少 册府卷七七七“康”作“唐”。按晋阳古唐国,疑作“唐”是。
  2. 《北齐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四》:正山子公顺,早以文学见知。武平中符玺郎,待诏文林馆。与博陵崔君洽、陇西李师上同志友善,从驾晋阳,寓居僧寺,朝士谓“康寺三少”,为物论推许。
  3. 《北史·卷三十·列传第十八》:正思弟正山子公顺,早以文学见知,为符玺郎,待诏文林馆。
  4. 《北史·卷一百·序传第八十八》:伯卿子师上,聦敏好学,雅有词致。外祖魏收无子,惟有一女,生师上,甚爱重之,童龀便自教属文,有名于世。后与范阳卢公顺俱为符玺郎,待诏文林馆。与博陵崔君洽同志友善,从驾晋阳,寓居僧寺,朝士谓之康寺三少,为物论推许若此。
  5. 《北齐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七》: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馆,于是更召引文学士,谓之待诏文林馆焉。珽又奏撰御览,诏珽及特进魏收、太子太师徐之才、中书令崔劼、散骑常侍张雕、中书监阳休之监撰。珽等奏追通直散骑侍郎韦道逊、陆乂、太子舍人王劭、卫尉丞李孝基、殿中侍御史魏澹、中散大夫刘仲威、袁奭、国子博士朱才、奉车都尉眭道闲、考功郎中崔子枢、左外兵郎薛道衡、并省主客郎中卢思道、司空东閤祭酒崔德、太学博士诸葛汉、奉朝请郑公超、殿中侍御史郑子信等入馆撰书,并敕放、悫、之推等同入撰例。复令散骑常侍封孝琰、前乐陵太守郑元礼、卫尉少卿杜台卿、通直散骑常侍王训、前南兖州长史羊肃、通直散骑常侍马元熙、并省三公郎中刘珉、开府行参军李师上、温君悠入馆,亦令撰书。复命特进崔季舒、前仁州刺史刘逖、散骑常侍李孝贞、中书侍郎李德林续入待诏。寻又诏诸人各举所知,又有前济州长史李翥、前广武太守魏骞、前西兖州司马萧溉、前幽州长史陆仁惠、郑州司马江旰、前通直散骑侍郎辛德源、陆开明、通直郎封孝謇、太尉掾张德冲、并省右民郎高行恭、司徒户曹参军古道子、前司空功曹参军刘顗、获嘉令崔德儒、给事中李元楷、晋州治中阳师孝、太尉中兵参军刘儒行、司空祭酒阳辟疆、司空士曹参军卢公顺、司徒中兵参军周子深、开府参军王友伯、崔君洽、魏师謇并入馆待诏,又敕右僕射段孝言亦入焉。
  6. 《北史·卷八十三·列传第七十一》: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馆,于是更召引文学士,谓之待诏文林馆焉。珽又奏撰御览,诏珽及特进魏收、太子太师徐之才、中书令崔劼、散骑常侍张彫、中书监阳休之监撰。珽等奏追通直散骑侍郎韦道逊、陆乂、太子舍人王劭、卫尉丞李孝基、殿中侍御史魏澹、中散大夫刘仲威、袁奭、国子博士朱才、奉车都尉眭道闲、考功郎中崔子枢、左外兵郎薛道衡、并省主客郎中卢思道、司空东閤祭酒崔德立、太傅行参军崔儦、太学博士诸葛汉、奉朝请郑公超、殿中侍御史郑子信等入馆撰书,并敕放、悫、之推等同入撰例。复命散骑常侍封孝琰、前乐陵太守郑元礼、卫尉少卿杜台卿、通直散骑常侍杨训、前南兖州长史羊肃、通直散骑侍郎马元熙、并省三公郎中刘珉、开府行参军李师上、温君悠入馆,亦令撰书。后复命特进崔季舒、前仁州刺史刘逖、散骑常侍李孝贞、中书侍郎李德林续入待诏。寻又诏诸人各举所知,又有前济州长史李翥、前广武太守魏骞、前西兖州司马萧溉、前幽州长史陆仁惠、郑州司马江旰、前通直散骑侍郎辛德源、陆开明、通直郎封孝骞、太尉掾张德冲、并省右户郎元行恭、司徒户曹参军古道子、前司空功曹参军刘顗、获嘉令崔德儒、给事中李元楷、晋州中从事阳师孝、太尉中兵参军刘儒行、司空祭酒阳辟疆、司空士曹参军卢公顺、司空中兵参军周子深、开府行参军王友伯、崔君洽、魏师謇并入馆待诏。又敕僕射段孝言亦入焉。
  7. 《册府元龟·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 名望第二》:卢公顺早以文学见知,为符玺郎,待诏文林馆。与博陵崔君洽、陇西李师上同志友善,从驾晋阳,寓居僧寺,朝士谓唐寺三少,为物论推许。
  8.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充华嫔卢氏墓志铭。谥曰昭。」嫔讳令媛,范阳涿人,魏司空容城成侯之十一世孙,录事府」君之元女。衣冕盛于累朝,风猷懋于弈叶。固以昭晰简牍,纷」纶秘图,冠盖缙绅,羽仪邦国者矣。嫔膺积善之余庆,禀妙气」于山川。爰始设帨,灼然秀异,姿见详密,举动温华,故以擅彩」平林,标声灌木。年甫九龄,召充椒掖。天不慭遗,构疾弥留。正」光三年龙集壬寅,夏四月壬戍朔,十六日丁丑,卒于京室,时」年十二。以其月卅日辛卯窆于芒山成周西北廿里。铭曰:」姜水激波,大风扬烈,且清且素,载抟载𩗭。迈种无巳,龟符相」迭,显焉必大,宜哉仍世。仍世克昌,遂衍英芳,萋萋莫莫,日就」月将。修姱窈窕,玉莹金相,似星环极,如日照梁。苹藻毕闲,蒲」椒洞启,九十其仪,三千其礼。玉钩曜室,金纽映陛,朝露溘尽,」山原共体。共体无际,山原有归,灵修眷命,改物迁衣。乐池一」尽,就馆长违,空嗟佪顾,帷中是非。」曾祖度世,字子迁,散骑常侍太常卿使持节镇远将军济州」刺史固安惠侯。夫人清河崔氏。父赜,散骑常侍大鸿」胪卿使持节平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清河侯。」祖讳渊,字伯源,散骑常侍尚书始平王师秘书监使持节安」北将军幽州刺史固安懿侯。夫人赵郡李氏。父孝伯,」散骑常侍尚书使持节平西将军泰州刺史宣城公。」父道约,字季恭,今司空录事参军。妻荧阳郑氏。父道」昭,国子祭酒秘书监使持节镇北将军光青相三州刺史文」恭侯。
  9. 唐, 云明, , 《文物》, 1973年, (11期): 47–5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