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臺南水道

原臺南水道,為日治時期大正元年(1912年)興建的自來水供應設施,提供臺南市街、安平與永康地區之用水需求,並持續使用至1982年。水源地內昔日的舊辦公室、檢驗室及輸水、淨水設備和發電室,以及濱野彌四郎碑座、日本皇太子手種黑松及老樹數十株等。

原臺南水道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淨水池
舊稱台南水道、山上淨水廠
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類別產業
登錄公告日期2005年9月29日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台南市山上區山上里16號
建成年代 日本大正元年(1912年)
官方網站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詳細登錄資料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在台南市的位置
成立日期2019年10月10日開幕
地址臺南市山上區山上里16號
經緯度23.1014350°N 120.3594043°E / 23.1014350; 120.3594043
類型公立,生態博物館
淨水池

2002年11月宣告為臺南縣定古蹟,2005年9月29日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2014年9月4日,台灣自來水公司將該建築物的產權捐贈給台南市政府,在編列預算完成規劃及後續修復工程後,規劃為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於2019年10月10日盛大開幕[1][2],國慶連假開幕期間共吸引近12萬民眾參觀。館內的生態豐富,建築與空間形式頗具特色,也保存當時自來水設施及記錄著現代化工程的發展,具休閒及教育性質,為相當珍貴的史證。

興建背景

台南市水道圖

自1895年,隨著台灣日治時期的開始,「水道設施」是日治時期台灣衛生工程的一部分。原「台南水道」即是日人基於當時台南市街之飲水需求所設置,於大正元年(1912),經台灣總督府在第28回帝國會議提案經裁定核准後,進行可供應台南市區10萬人需求的現代化自來水基礎建設。

沿革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為了改善台南地區衛生工事以預防傳染病,1897年(明治30年),由臺灣總督府衛生顧問技師巴爾登(W. K. Burton)與其學生兼助手濱野彌四郎進行台南地區的水源、水質的調查,並就實地調查結果提出快濾式過濾法之水道建設意見。1912年,臺灣總督府第28次帝國會議通過,以263萬圓之預算開始進行建設,原工期預定四年,並任命濱野彌四郎為興建「台南水道」主任技師,開始動工興建。1913年因台南市市街改正實施,導致工期延後,又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因而相關材料高漲,預算額也重新修改,工期共延長了七年之久,一直延至1922年10月31日始竣工供水。整個工期共歷時11年之久,總工程費共達433萬圓,比原預算高出170萬圓,計畫給水人口為10萬人,並另有至。1925年,至安平地區的配水管道完工。1936年,配水至永康地區。1938年,配水至臺南機場

戰後

戰後該地劃歸臺南市管轄,其中「臺南水道」更名為「山上淨水廠」,並多次改善及增設管路給水設備和加壓站,接著在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陸續完成後卸下給水重責,並將多數舊有廠房設施除役,1965年7月興建「潭頂淨水廠」,自「潭頂淨水廠」完工後,「山上淨水廠(臺南水道)」部份功能即移轉至「潭頂淨水廠」。所有器械及建物於1982年(民國71年)功成身退迄今;水源地乃劃歸自來水公司管理,而苗圃仍屬臺南市政府。水源地目前由臺灣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管理,礙於安全考量,一般並不對外開放。

特色

淨水池上方覆土與植披,設有陣列整齊的鑄鐵通氣管柱。
鑄鐵通氣管柱

原台南水道位分為「水源地區」與「淨水池區」兩區域,其於台南市山上區,其地勢屬於新化丘陵,而水源取自曾文溪上游,在經過沉澱、過濾與淨水後,由管線輸送至台南市區,兩地地勢相差約60公尺[3]。台南水道的主幹線設有新化水道支線,以供應新化市區的計畫6,500人。

臺南水道鐵管線路圖

快濾桶室

快濾桶室內採用少見的西式屋架形式,在結構上有良好抗震效果;而砌造的壁體紅磚構造採英式砌法,壁體內部運用鋼條繫螺絲補強,因此雖歷經多次災難依然倖存。而室內14座英國製快濾桶及相關設備是臺灣首座引入的自來水快濾設施。

淨水池

淨水池外觀由天然石塊與仿石塊兩種組合而成,形制固若碉堡,建物本身雖不大,但淨水池範圍則可左右延伸十多公尺至水質檢驗室,又淨水池頂若仔細觀察可看見排列整齊有序的通氣管。

其餘特色如擁有豐富植栽的水源地,一直是動物、昆蟲絕佳的棲息地,再加上此地是水源保護重地,而未受污染或破壞,故留下豐富完整的生態環境;以及水源地大門旁紀念「臺南水道」設計者濱野彌四郎的碑座,碑座上嵌有銅牌,敘說立像原由,為濱野對臺灣之貢獻留下佐證。

高爾夫球場

台南高爾夫球俱樂部在1932年成立,並在台南水道水源地內設置一座9洞的高爾夫球場。伏見宮博義王於1933年7月曾造訪此處,於是此高爾夫球場後來被稱作「宮之森高爾夫球場」(宮の森ゴルフリンクス)[4]。台南高爾夫球俱樂部為會員制,由於高爾夫球為當時上流社會的休閒運動,故會員多為日本人。此高爾夫球場在戰後被廢除,部分綠地改設臺南市山上苗圃。

現今價值

自來水系統建築乃都市近代化之表徵,1922年竣工之「臺南水道」,從日治時期到戰後持續使用未曾間斷,見證了日治時期衛生工程現代化的發展歷史,也見證著臺灣自來水的演進過程,在文化史上深具歷史意義。「臺南水道」相關設施,對大臺南地區之經濟發展亦有相當的貢獻,其建築與空間形式頗具特色,其實質價值逐漸獲得重視,不但成為市內鄉土教學參觀的重要景點之一,也成為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

交通資訊

  • 開車:(園區周邊道路將會指引停車場方向)
    • 國道一號→台南系統交流道→國道八號→新化端左轉台20線→行駛約4.5公里左轉市道178甲線→續行約2.2公里即可到達
    • 國道三號→新化系統交流道→國道八號→新化端左轉台20線→行駛約4.5公里左轉市道178甲線→續行約2.2公里即可到達
編號 經營業者 路線 停靠站
山博行
假日公車
興南客運左鎮化石園區-南瀛天文園區臺南水道博物館
綠2新化-南科實中-善化轉運站-山上市場/玉峰里
綠10新化-那拔林-山上-明和里
綠11新化-山上-善化轉運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 自由時報. 2019-08-01 [2019-09-16].
  2. . 自由時報. 2019-09-12 [2019-09-16].
  3. .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1924.
  4. . 新化郡役所. 1935-01-04.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原臺南水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