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出生主義

反出生主義(英語:),或稱無生殖主義[1]反生育主義。是對生殖持有否定意見的哲學立場。叔本華蕭沆大衛·班奈特被認識為反出生主義的支持者。其反面,對生殖持有肯定意見的立場,被稱爲出生主義、生殖主義。

叔本华 (1788–1860), 有名的反出生主義者

人口過剩

不少支持者認為反出生主義能解決人口過剩飢餓的問題,也可以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印度和中国大陸等國家採取政策限制家庭中的儿童数量。这些政策并没有否定所有的生育行为,但它们有助于缓解过量人口对国家土地及资源带来的沉重负担。

道德責任

叔本華认为人生的痛苦多於快樂,因此最合理的立場是不將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婴儿无法選擇父母、出生地和誕生的時代,有鑒於此,挪威哲學家Peter Wessel Zapffe也很關注小孩未經同意而降生的情況。

幸福

成为父母養育孩子并不一定會带来快乐。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就无法在出生前挑选父母這一點而言,如果出生在不了解儿童心理、将孩子视为奴隶等不合格父母所在的家庭,那麼孩子必然不幸。

歐美不少學者的研究均顯示,与没有孩子的家庭相比,有孩子的父母幸福感更低,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該結果具有統計顯著性[2]

佛教上的解释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出家之前曾經擁有子嗣(羅睺羅),但諸如『經集』等原始佛典則認為釋迦牟尼未曾擁有子嗣[3]

懷有惡意的惡魔說「養育兒童的人,會因兒童而感到快樂。正如飼養牛羊的人,也會因牛羊而感到快樂。本質上,人類的快樂由依存(的對象)而生。而被依存(的對象)並不會感到快樂」。
佛陀答曰「養育兒童的人,會因兒童而感到擔憂。正如飼養牛羊的人,也會因牛羊而感到憂愁。本質上,人類的憂愁由依存(的對象)而生。而被依存(的對象)並不會感到憂愁」。

——スッタニパータ(譯自正田大観所翻譯的日文版)

Hari Singh Gour在他的The Spirit of Buddhism一书中,特别研究了四谛犍度的来历,并且提到了佛陀的说法。

佛陀以當時的學究風格陳述了他的主張。他把這些主張變成了Sorites的形式;正因如此,這在邏輯上是有缺陷的,他想表達:“除了人生的苦難, 生育是老和死的原因,如果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增加痛苦,就會停止生育,從而停止策劃老與死。

消极功利主義

消极功利主義是一种,相比于最大限度地追求幸福快乐,将如何最小化痛苦置于伦理的更重要位置的主张。
赫尔曼·维特(1933-)赞同的Jan Narveson(1936-)的非对称假説主張:[5]

  1. 即使能确保一个小孩子终生十分幸福,但并没有道德上的义务让他必须被生下来
  2. 然而当可以预测一个小孩子会变得不幸时,那么这里就产生了道德上的义务,让他不被卷入这个世界

但Wetter不同意Nabeson的第三个结论:

  1. 一般地,如果预计不到小孩子会遭遇不幸或其他不利状况,那么就没有义务让孩子出生或不出生。

相对的,他提出了自己的决策理论:

预测幸福预测不幸
使其出生无道德义务不履行道德义务
不使其出生无道德义务履行道德义务

以此得出,孩子不该被生下的结论:[6][7]

“不使其出生”被认为优于“使其出生”,因为它带来了同样程度或更好的结果。因此,除非有可能排除孩子变得不幸福的可能性——尽管这是不可能的——前者(指不使其出生)更为可取(因为只有无义务和履行义务两种结果)。因此而得出的结论是,道德上更加偏好不生孩子。

卡里姆·阿克玛(Karim Akerma)认为,人生最幸福的体验也无法抵消最惨重的痛苦(如剧烈的疼痛,伤害,疾病,死亡),因而主张不要生育。[8][9]

Bruno Contestabile 牵引美国科幻作家娥蘇拉·勒瑰恩的短篇小說《離開奧美拉城的人[10]》(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作为例证。在这个短篇小说中,借用一个被隔离和虐待的孩子的经历,描述了一个表面上带给住民财富并维持生机的乌托邦都市──奧美拉城(Omelas)。其中大部分住民对日常无感,但仍有些人对现实中某种不和谐感到不满,因此「離開奧美拉城」。Contestabile 对比了小说内容与现实世界:为了Omelas的存在与繁荣,那个孩子的苦痛无法避免。同様,为了现实社会的存在或者稳定,被持续压迫虐待的个体亦然唯有忍耐。Contestabile 认为,那些拒绝参与充满压迫的社会並「離開奧美拉城」的人和反出生主義者处于同一个立场。最後,他抛出一个问题「是否千万人各自幸福的总和能抵消一个人莫大的痛苦?」[11]

班奈特的主張

大衛·班奈特认为,出生对婴儿本人来说总是一场灾难,因此生育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應當生育兒童。生育行為本質上是與其他大多數動物相同,是未經思考的以滿足性慾為目的的性行為所導致的後果;亦或是父母一側的私慾而帶來的結果(例如想要體驗為人父母的感受,或以自己養老為目的生育等);亦或者是對生活質量的過高估計(波麗安娜效應)所帶來的結果。 班奈特將自己的主張與childfree的主張嚴格區分開來。childfree 是為了不讓自己的生活型態改變而選擇不生育。而班奈特則並非以將成為父母之人的視角。而是以被出生的兒童的立場來反對生育。也就是說,不生育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需要忍耐的事情。即便如此,只要考慮到被出生的兒童,這種忍耐是應當被接受的。 班奈特也提到了人口爆發的問題。班奈特認為理想的世界人口0。換言之,班奈特主張人類應當滅絕。不過如果想要短時間內實現人類滅絕的話勢必會帶來巨大的痛苦。因此應當逐步減少人口,最終走向滅絕。此外,班奈特不僅主張人類應當滅絕,還認為任何擁有感覺的生物都不應當被出生在世上,也就是說,擁有感覺的生物都應當走向滅絕。 關於生存與痛苦的問題,班奈特認為閱讀其文章的讀者「已經太晚了」。這被解讀為能夠閱讀文章的人已經被出生在這個世界,因此「已經太晚了」。

靈魂囚禁說

摩尼教[12]波格米勒派[13]卡特里派[14]等認為,出產是將靈魂囚禁於牢獄之中的惡行,是只有造物主撒旦才可以進行的事情。

參見

参考文献

  1. "無子女族&無生殖主義 Childfree&Antinatalism".
  2. CNN "子どものいない方が夫婦は幸せ? 米英で調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4.01.15
  3. 中村元譯『ブッダのことば―スッタニパータ』 p.17
  4. H.S. Gour, The Spirit of Buddhism, Kessinger Publishing, Whitefish, Montana 2005, pp. 286-288.
  5. J. Narveson, Utilitarianism and New Generations, Mind 1967, LXXVI (301), pp. 62-67.
  6. H. Vetter, The production of children as a problem for utilitarian ethics, Inquiry 12, 1969, pp. 445–447.
  7. H. Vetter, Utilitarianism and New Generations, Mind, 1971, LXXX (318), pp. 301–302.
  8. K. Akerma, Soll eine Menschheit sein? Eine fundamentalethische Frage, Cuxhaven-Dartford: Traude Junghans, 1995.
  9. K. Akerma, Verebben der Menschheit?: Neganthropie und Anthropodizee, Freiburg im Breisgau: Verlag Karl Alber, 2000.
  10. [風的十二方位:娥蘇拉.勒瑰恩短篇小說選]. 台北: 木馬文化. 2019-08-14. ISBN 9789863597032 (中文).
  11. B. Contestabile, The Denial of the World from an Impartial View, Contemporary Buddhism: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volume 17, issue 1, Taylor and Francis, 2016.
  12. H. Jonas, The gnostic..., op. cit., pp. 228 and 231.
  13. D. Obolensky, The Bogomils: A Study in Balkan Neo-Manichae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4, p. 114.
  14. M.J. Fromer, Ethical issues in sexuality and reproduction, The C. V. Mosby Company, St. Louis 1983, p. 11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