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景福宮

牛埔景福宮正式名稱為財團法人台北市景福宮,俗稱牛埔福德祠,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1號,為主祀福德正神道教廟宇。該廟宇興建於1875年,為位於台北牛埔的傳統建築廟宇。另外,該廟宇的組織型態為財團法人制,祭典日期則是每年農曆二月十六日

景福宮,攝影於2006年6月24日。

景福宮原是一座兩坪大之鄉村土地公廟,開基於西元一八七五年(即清末光緒元年,農曆甲戍年),位處於稻田盎然,青竹翠綠之純樸農莊上,物產豐富,農耕牛隻處處可見,美景天然,成就以「牛埔仔」為名,地方士紳葉松麟、邱烏羊等提議擴建,信徒獻金捐地,現門牌為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十一號,迄今已歷一百二十有餘年,為台灣早期之土地公廟,廣供信眾參拜,香火鼎盛。

隨著時代進步,市區發展,信眾日增,家家安居樂業,深咸得助於土地公神威顯赫庇祐,遂於一九五一年間,地方熱心善信顏滄海發起重修擴建,紛紛響應,工畢廟觀煥然一新,成為臨近十三里民眾之信仰中心,香火更盛。越兩年,即於一九五三年向台灣土地銀行日產代管部承購廟地,即日治時代之宮前町四九九及四七二之十三、十四番地之土地三筆,概數百坪。

及至一九六一年,本地方更為繁榮,東興實業公司因而相中本官相鄰之地,擬建十一層大樓(即統一大飯店),情商本宮交換土地位置。為應公議,即於一九六二(民國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向台北地方法院核備依法成立財團法人台北市景福宮,並由廖鐘永當選第一屆董事長。經董事會議決推舉廖鐘永等五人為代表,與東興公司達成協議,原廟址向東移進二十公尺以接近林森北路,即為現址,重建新廟為二層樓古式,廟前廣庭,由東興公司資助修築庭園、漁池、假山、種植花木。興建期間,將土地公及眾神座,暫供奉於本境永靜廟內。翌年春,新廟落成,迅即入廟開座,時譽為全台最宏偉壯大之福德正神道廟也。

祀神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台北市景福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