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翠青

台灣翠青》(臺灣話英語:)是一首以臺語所譜寫的詩歌、歌詞,共翻譯有六種語言版本(臺語、客家話、現代漢語、阿美族語英語日語)。該歌詞是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鄭兒玉作詞,歷經十幾年醞釀,於1992年初稿,並在1993年十月定稿。1993年由旅居洛杉磯蕭泰然為鄭兒玉的詩譜為合唱曲,並在1994年將此曲編在交響詩《一九四七序曲》中。

《台湾翠青:基督信仰与台湾民主运动诗歌》,郑儿玉
台灣翠青
漢字
白話字
臺羅拼音
閩南拼音

1998年,《台灣翠青》被拿到國際詩作比賽(International Poetry Contest) 參與比賽,在全球數千首詩中,被選為「評審出版人賞」(Editor’s Choice Award),其評語為「此詩有世界觀。」並受典藏於1998年美國國家詩作(The National Library of Poetry)。

2002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鄭兒玉從台南神學院社會研究所退休,將此詩歌編輯於其紀念詩歌集《基督信仰與台灣民主運動詩歌》中,因應望春風出版社建議以此曲為詩冊名《台灣翠青:基督信仰與台灣民主運動詩歌》。[1][2]

許多人心目中的「台灣國歌」之一

陳水扁總統執政後期,2007年,陳金萬在《新台灣新聞週刊》撰文稱“九○八國慶日 新國歌國旗將亮相”[3]。之後,《台灣翠青》便被多數支持臺灣獨立運動的團體族群視為臺灣共和國國歌,臺獨社團經常在場示威中均大聲齊唱此歌。2009年,臺灣部落格協會一眾成員在聯合國總部大樓前高唱此歌,表達了他們對臺灣能夠成為聯合國成員國的希望。

2019年7月,喜樂島聯盟援引《台灣翠青》作為該聯盟的黨歌[4]

歌詞

台灣翠青歌詞以臺語譜寫,又翻譯有六種語言版本:阿美語、客語、華語、英語及日語等。 第一節歌詞如下:

(地理)Thài-pêng-iûⁿ se-lâm hái-piⁿ,
    太 平 洋 西 南 海 邊,

(環境)bí-lē-tó Tâi-oân chhùi-chhiⁿ.
    美 麗 島 台 灣 翠 青。

(歷史)Chá-chêng hō͘ gōa-pang thóng-tī,
    早 前 受 外 邦 統 治,

(獨立)Kiàn-kok taⁿ teh chhut-thâu-thiⁿ.
    建 國 今 在 出 頭 天。

(憲法)Kiōng-hô-kok hiàn-hoat ê ki-chhó͘,
    共 和 國 憲 法 的 基 礎,

(國民)sù cho̍k-kûn pêng-téng saⁿ hia̍p-chō͘.
    四 族 群 平 等 相 協 助。

(國際)Jîn-lūi bûn-hòa sè-kài hô-pêng,
    人 類 文 化 世 界 和 平,

(角色)kok-bîn hiòng-chêng kòng-hiàn châi-lêng.
    國 民 向 前 貢 獻 才 能。

後來因應教會人士要求,在1997年加入第二節(《台灣教會公報》第2364期),作為教會禮拜聖詩之用。

(創造)Choè goân-thaû Siōng-tè chhòng-chō,
    最 源 頭 上 帝 創 造,

(麗島)bí-lē-tó Tâi-oân choè-hó.
    美 麗 島 台 灣 最 好。

(子民)Siúⁿ-sù hō͘ chó͘-sian khiā-khí,
    賞 賜 給 祖 先 居 起,

(建國)kiàn-kok taⁿ Siōng-chú liap-lí.
    建 國 今 上 主 攝 理。

(基督)Chú Ki-tok kok-ka ê kun-ông,
    主 基 督 國 家 的 君 王,

(寄望)lí-sióng-pang bo̍k-phiau ê kià-bōng.
    理 想 邦 目 標 的 寄 望。

(建設)Lán beh kiàn-siat jîn-ài kong-gī,
    咱 要 建 設 仁 愛 公 義,

(如天)chó͘-kok moá-toē chhin-chhiūⁿ tī thiⁿ.
    祖 國 滿 地 親 像 在 天。

阿美語 〈Rotac no Taiwan〉 (Namoh Rata 吳明義 譯)
﹙地理﹚No-eti-pan no pa-ri-yar,

﹙環境﹚ Ka-pa-hay a ki-ta-kit.
﹙歷史﹚Ma-so-ka-di ti-ya-ho,
﹙建國﹚ A-ni-ni mi-sa-ta-tad.
﹙憲法﹚Sa-re-kec ko pa-ra-na-'an,
﹙國民﹚ A-wa-ay ko sa-ka-ki-nih,
﹙國際﹚Ma-sa-si-pa-dang to fa-na',
﹙角色﹚ Ma-sa-si-da-ma to 'o-rip.

客 語 〈 Thòi-vân Chhui-chhiâng 〉 (Hiû San-hiùng 邱善雄 譯)
﹙Thi-l î) Thai-phìn-yòng sî-phién hói-piên,

﹙Fàn-kín) Mî-li-tó Thòi-vân chhui-siên.
﹙Li̍t-sṳ́) Chó sṳ̀ ngoi-pâng thúng-chhṳ chiên,
﹙Kien-koet)Kien-koet kîm chhai chhut-thèu-thiên,
﹙Hién-fap) Khiung-fò-koet hién-fap ke kî-chhú,
﹙Koet-mìn) Si-chhu̍k-khiùn phìn-tén siông hia̍p-chhu,
﹙Koet-chi) Ngìn-lui vùn-fa sṳ-kie fò-phìn,
﹙Kok-set) Koet-mìn hiong-chhièn kung-hien chhòi-chhìn.

中 文 〈 台 灣 翠 青 〉(杜英助、王壽國 合譯) (2nd. 杜英助 譯)
﹙地理﹚太 平 洋 西 南 海 邊,

﹙環境﹚美 麗 島 台 灣 翠 鮮。
﹙歷史﹚昔 被 外 邦 統 治 煎,
﹙建國﹚ 今 已 獨 立 出 頭 天。
﹙憲法﹚共 和 國 憲 法 的 基 礎,
﹙國民﹚ 四 族 群 平 等 同 協 助。
﹙國際﹚人 類 文 化 和 平 相 處,
﹙角色﹚ 國 民 前 進 貢 獻 才 智。

﹙創造﹚起 初 上 帝 在 創 造,

﹙麗島﹚台 灣 造 好 美 麗 島;
﹙子民﹚賜 給 祖 先 來 居 住,
﹙建國﹚如 今 建 國 祂 掌 治;
﹙基督﹚主 基 督 是 國 家 之 王,
﹙寄望﹚理 想 國 目 標 的 寄 望;
﹙建設﹚齊 來 建 立 仁 愛 公 義,
﹙如天﹚祖 國 遍 地 猶 如 天 怡。

Free Transl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Friends  國際友人の為の意譯
英 語 Taiwan the Green (Tra. Boris and Clare Anderson)
﹙Geography)

﹙Environment)
﹙History)
﹙Independence)
﹙Constitution)
﹙Citizen)
﹙Role)
﹙International)

By Pacific’s western shore,

Beauteous isle, our green Taiwan.
Once suffered under alien rule,
Free at last to be its own.
Here’s the basis of our nation:
Four diverse groups in unity,
Come to offer all their varied skills,
For the good of all and a world at peace.

日 文 〈綠 の 台 灣〉 (水野誠 Makoto Mizno 譯)
﹙地理﹚ 太洋(オホウミ)西南に

﹙環境﹚ うるわし 台灣島
﹙歷史﹚ 異邦の くびきより
﹙建國﹚ かちえたる 自由
﹙憲法﹚ くにの さだめは
﹙國民﹚ 四族みな はらから
﹙國際﹚ 世界文化と 平和
﹙角色﹚ これぞ わが使命

作者詩詞解說摘要

第一節 「新國家的理想」 (from p.9~10,《台灣翠青》, 台灣教會公報社, 2010.06)

本詩歌,詩詞及音樂作者不敢自稱做國歌。假使台灣人要叫此首詩歌做台灣國歌,可能是有符合伊的願望。

第一行: (地理) 太平洋西南海邊
「太平洋」:海洋國度,「新而獨立的國家」之基本性格,應是海洋性的。

「西南海邊」:指出台灣島的位置。有朋友講「台灣不是在太平洋的西南」。由自然地理看起來,確實咱的寶島不是在全体大洋之西南。此方向寧可是指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北海岸。因為太平洋太大,住在北半球的人一般的所teh講的大洋,是teh指北太平洋。相同按呢南半球的人亦是相款。地圖攏分別註明:南、北兩太平洋。

第三行: (歷史) 早前受外邦統治
這是台語白話詩,請看羅馬字歌詞將「受」發音做‘hōu/ㄏㄡ/ほ’,不通發音做台語漢字音的‘siū/ㄙㄧㄨ/しゅ’。

第四行: (建國) 建國今在出頭天
台語助動詞的‘teh在’ 指台灣不但開始出頭天,不時都在進行式ing不停之出頭天。此表示台灣持有永遠年青活力,有將來性盼望之國度。

第五~六行: (憲法) 共和國憲法的基礎, (國民) 四族群平等相協助。
海洋國度的特色之一是多元性。新國家的國民由四族群,就是原住民、福佬、客家、及大陸系新台灣人平等、互尊、相協助,形成一個命運共同體的「新而獨立」國家的國民。

總是有人質疑講:「台灣族群不只四族若定,干乾原住民mā已經有十幾族leh。」此個異議確實無錯。筆者不敢否定。若是本人所受鼓舞的,是作台灣若出頭天欲建國的時,新國民大家要唱的詩詞。其字詞自然會含政治性的暗示(implication)。請勿以學術精密的觀點來解讀本詩歌的字句。
...如此新國家的立憲精神應立腳,且強調具有政治含意的「四族群」平等、互尊。

第七~八行: (國際) 人類文化世界和平, (角色) 國民向前貢獻才能。
此兩行可說是要建立的海洋性國家理想之最後目標,亦是結論。

「在二十一世紀欲扮演現代化太平洋國家」之台灣,對內:強調不同族群互相平等尊重,對外應有其世界觀,即積極貢獻人類文化與世界和平。如此才能成為名符其實,全球所仰望的新世紀之國家:台灣。作者到今由外國人對本詩詞所聽著的欣賞點,大概是集中於此二行,就是台灣國家理念的世界使命。

參考文獻

引用

  1. (作者序)「第一版(2002)是受望春風出版社的邀請和協助……因為大部份的內容是在蔣家威權時代的作品,冊名要號作「基督信仰與台灣民主運動詩歌」。若是出版社建議冊名改作《台灣翠青》,副名才用原本要號的;作者看作好,就照按呢進行。」
  2. 《台灣翠青》第一版2002年9月,很快售罄。2002年12月加印第二版。2010年5月第三版,再版均加入後來之新作品等。
  3. 陳金萬. . 《新台灣新聞週刊》. 2007年, 第594期 (中文(台灣)‎).
  4. 施正鋒. . 民報. 2019-07-22 [2019-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中文(台灣)‎). 千呼萬喚,「喜樂島聯盟」終於在7月20日組黨……喜樂島以「反中國併吞、正名台灣國、制訂新憲法、加入聯合國」為心願,同時將「致力司法改革、堅守公平正義、推動族群平等、建構均富經濟」。黨旗是一隻揚升的「海翁」(鯨魚),黨歌則是鄭兒玉牧師作詞、蕭泰然教授作曲的〈台灣翠青〉。

来源

书籍
  • 鄭兒玉。《台灣翠青:基督信仰與台灣民主運動詩歌》。台北:望春風出版社,2002.09/12。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 2010.06。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台灣翠青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