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話

臺灣話臺灣話白話字Tâi-oân-ōe臺羅Tâi-uân-uē方音符號ㄉㄞ ㄨㄢ ㄨㆤ˫),又稱為臺語台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泉漳片方言,主流腔調與福建省廈門話(島內腔、海滄腔)和漳州話(龍海腔)相近[7],並受日語影響甚多。近代以來常以臺語臺灣話臺羅Tâi-gí/gú/gír)稱之[8],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日语: Taiwango),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9]。以其為母語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臺灣話
臺灣話(Tâi-uân-uē
臺語(Tâi-gí / Tâi-gú
发音[tai˧˧ gi˥˩](第一優勢腔/內埔腔)
[tai˧˩ gu˥˧](第二優勢腔)
[tai˧˩ gɨ˥˥](海口腔)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華民國臺灣本島澎湖群島
区域東亞
母语使用人数1500萬[1](1997年)
語系
文字臺語漢字
羅馬字白話字臺羅拼音對照表
臺灣語假名
臺語注音符號
臺語諺文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中華民國
承认少数语言臺灣大眾運輸工具並用播音語言之一[3]
管理机构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閱讀及語文教育科[4]
中華民國文化部[5]
語言代碼
ISO 639-3nan
Glottologtaib1242[6]
2010年台澎金馬各六歲以上在家中有使用該語言(可複選語言)者,於所在的鄉鎮市區人口中所佔之比例。
臺灣
臺灣主題首頁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漢族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漳州府居民佔多數[10];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

隨著泉漳移民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11]。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使用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折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中語言滅亡[12]。儘管已無明文禁止,但當前主流媒體的偶像劇卡通等青少年節目仍普遍缺乏臺灣話聲道。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蘭陽平原和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13]。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各腔調之間高度相通,一般對話均無困擾,僅少數發音不同。而「泉州裔居住在海濱,漳州裔居住在內陸平原」[14]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15]

名稱

此語言主要有下列幾個名稱:

  • 臺語:目前多數臺灣人所使用的的名稱。無論是一般生活中的口語對話,或者是各種文章或名稱,皆以此為主要用語。此稱呼可追朔至台灣清治時期,1852年劉家謀於《海音詩》中提及:「耗擲饔飧百口糧,如山狼籍不堪償;傷財翻被居財誤,浪說紅龜是吉祥。吉凶事,皆用『紅龜粿』;臺語『龜』若『居』,取『居財』之意也。每用,常數百箇;其棄之也如泥沙,暴殄甚矣。」[16]。進入日治時期後,則以此名出版了許多書籍與專著,如《臺語類編》(1903)[17]、《國語對譯臺語大成》(1916)[18]、《銀行台語會話》(1926)[19]、《警察官對民眾臺語訓話要範》(1935)[20]、《臺語和譯修養講話》(1936)[21]、以及連橫1929年發表於《臺灣民報》的〈臺語整理之頭緒〉、〈臺語整理之責任〉等。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早期也是用「臺語」一詞,譬如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於1955年出版的《臺語方音符號》,以及中華民國國防部於1958年出版的《注音臺語會話》,皆以「臺語」稱之,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因政治因素,於1967年10月以「不符事實,且易滋不良後果」的原因,由行政院新聞局等單位通告「改正」,要求當時慣用的「台語」、「台灣話」稱呼,更改為「閩南語」、「閩南話」。[22][23]
  • 臺灣話:臺灣使用此語言者的普遍稱法,「臺灣話」最早出現的文獻是1874年《李文忠公選集》第一冊/同治十三年/上海探信(三月十二日)(附):『所有東洋興兵打臺灣生番地方之事,連日議論紛紛,頃由長崎信來,知日本派柄川宮(柄川名,宮即親王也)總督其事,李仙德參議。李即去年隨副島來過,本美國人,曾任福建領事,會說臺灣話。』日治時期鄉土文學作家黃石輝郭秋生等人曾以此稱呼推展臺灣話文運動(1930年-1934年),主張「用台灣話做文,用台灣話做詩,用台灣話做小說,用台灣話做歌謠,描寫台灣的事物」[24],得到賴和蔡秋桐莊遂性李獻璋等人的支持。日語則稱為「臺灣語」,常見於日治時期文獻,目前則多簡稱「臺語」,此簡稱亦可見於清朝和日治時期文獻。[25][26][27]
  • 臺灣語:常見於臺灣日治時期文獻,如《臺灣語集》(1895)、《大日本新領地臺灣語學案內》(1895)、《臺灣語典》(1922)[28]、《教科摘要臺灣語速修》(1925)[29]、《實業教科臺灣語及書翰文》(1925)[30]、《臺灣語之研究》(1931)[31]、《臺灣語法全》(1934)[32]、《新選臺灣語教科書》(1935)[33]、《臺灣語教科書》(1944)[34]等等。
  • 河老(佬)話、福老(佬)話、學老(佬)話、河洛話、鶴佬話、貉獠話、和樂話:「河老」一詞早見於明末清初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福建》中收錄郭造卿《防閩山寇議》的記載:「漳猺人與虔、汀、潮、循接壤錯處,......常稱城邑人為河老,謂自河南遷來,......」[35],其後的《雲霄廳志》、漳州《曾氏崇本堂世譜》、《平和縣誌》亦都有「稱土人曰河老」的記載。依據美國傳教士S. Wells Williams的《漢英韻府》(1874)及Kennelly的《中國坤輿詳誌》(1908),「Hoklo」一詞為廣東本地人對廣東東部語族(例:潮州)的稱呼。1894年臺灣的《鳳山縣采訪冊》則記載為:「粵稱閩人曰福老,謂福建人也」,1932年《臺日大辭典‧下冊》記為【福佬 hô-ló】、【福佬人 hô-ló-lâng】。而客家人傳統上稱閩南人為「ho̍k-ló」,稱閩南語為「ho̍k-ló話」,海陸豐惠州的閩南人則自稱是「學佬」,唸成「ha̍k-láu」,因此有人主張本字當為「學老」。「河洛話(語)」一詞則是1955年吳槐發表〈河洛語中之唐宋故事〉後所使用,由此延伸出大中華主義下「黃河、洛水」子民的連結。「河老(佬)」、「福老(佬)」、「學老(佬)」、「河洛」等各種不同的漢字表記,雖然語音相近,卻在現代標準漢語的讀音不盡相同,相關語源細節及轉音變調規則仍待研究,而此名稱可能表示閩南民系和其他漢族民系有相同的來源地。[36]部分學者(如洪惟仁等)認爲由實際語音比較中認定,上述各種漢字表記最主流的實際音讀當為「ho̍h-ló」,是對應古代百越百越族)之貉、及蠻族之獠,本字當為「貉獠」,但漢字不雅,洪惟仁照廣東人習用之「鶴佬」表示[37]。近年來,李勤岸另提出寫作「和樂話」。根據洪惟仁的實際調查,「ho̍h-ló」一詞原非閩南人自稱,而是客家人對閩南人的稱呼,尤其是對閩客交界地帶的閩南人或閩南語,這個名稱並未受到交界地帶以外的閩南人的認可,泉州人的閩南人完全不知道、漳州人大部分不知道自己被稱為「ho̍h-ló」,「ho̍h-ló」在臺灣也以客家人較常使用,閩南人本身不太自稱「ho̍h-ló」。[38]因此不論「ho̍h-ló」被寫成哪種形式的文字,都有學者或團體認為該詞並不具臺灣代表性,都不足以代表臺灣最多人說的這個母語。
  • (臺灣)閩南語:就目前所知,「閩南語」一詞最早出現於1935年5月6日上海《申報》〈廈門海盜騎劫鷺江輪〉:「......盜共二十餘人、中有三女性、皆衣學生裝、餘着長衫短裝不一、操興化語、間亦有操閩南語者......」。「閩南語」一詞亦為臺灣戰後多數用語,如蔡培火〈閩南語注音符號普及旨趣〉(1950)、〈閩南語注音符號普及建議〉(1951)、王采薇《閩南語教學教材》(1965)、國防部《實用閩南語會話》(1966),隨著1967年新聞局等單位的「改正」,「閩南語」一詞更逐漸取代「臺語」、「臺灣話」而成為臺灣官方的正式名稱,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全國語文競賽採用之[39],其他類似尚有臺閩語福臺語等。臺灣因為臺語、臺灣話和閩南語稱呼的爭議,後又於「閩南語」前加上「臺灣」兩字成為「臺灣閩南語」[40][36][41][42],如曹逢甫、蔡美慧編《臺灣閩南語論文集》(1995)、董忠司《臺灣閩南語辭典》(2001)、教育部《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2008)、《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2008)、吳昭新《新編台灣閩南語用字彙編》(2013)[43]等著作。閩南語此種稱呼引發許多臺灣本土社團不滿[44][45],他们認為「」字有歧視含義,也反對使用中國大陆地名「閩南」一詞。根據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的註釋,閩南的「」字是蛇種、野蠻民族的意思,他们由此认为其中有对福建南部地區的先住民及其後代歧視的意涵。[46][47][46][48][49]
  • 福建話:為南洋華人、浙南、江西上饒、廣西對閩南語泉漳話的稱呼,南洋華人實際發音讀作【福建話 hok-kiàn-uē/uā】,英文的「Hokkien」即源自於此。
  • 福建語:多出現於日治及戰後等文獻中,如《福建語讀本》(1941)[50]、《福建語法序說》(1950)[51],以及王育德的《福建語研究卷》(2002)等。
  • 咱人話:近年來,臺灣語言學者蔣為文等人提出以「咱人話」()取代閩南話一詞的新作法。他指出,臺語一詞在臺灣使用,但當泛稱海內外的所謂「閩南語」時,蔣主張使用「咱人話」一詞是中性值得參考的。[52]
  • 咱的話:部分操這個語言的母語人士,傳統上亦說成【咱的話 lán-ê-uē】。
  • 白話:有的地方亦自稱【白話 pe̍h-uē】,ep.臺南某些方言。
  • 福爾摩沙漢語():在美國報告書《Civil Affairs Handbook Taiwan (Formosa)》中,以「福爾摩沙漢語」稱呼臺灣話[53]
  • 臺灣臺語:2021年1月16日:現任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未來官方書面語計畫臺灣固有族群語言冠名臺灣,並把官方書面語名稱由臺灣閩南語正名為臺灣臺語[54]

歷史

形成

1625年荷治時期臺灣地圖

明朝末年,戰亂頻頻,陸續有閩南粵東籍移民渡海抵臺。最初進行集體移民與農業開墾者,首推渡日海商顏思齊鄭芝龍。顏思齊於1622年,率領部下佔據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進而開拓諸羅山(今嘉義市)。顏氏死後,鄭芝龍繼承頭領地位,遂橫行於臺灣海峽。1628年,接受明朝招安[55]明思宗崇禎年間,福建地區連年饑荒,鄭芝龍建議福建巡撫熊文燦,招民數萬人並給予三金一牛(一人白銀三兩、三人耕牛一頭),吸引至臺灣開墾。[56] 雖然不少人在經濟改善後即返回家鄉,但亦有一部分佔據平原土地、落地生根,並將閩南語一併傳播至臺灣。

1624年及1626年,荷蘭西班牙先後佔領大員(今臺南市安平區)及雞籠(今基隆市)。在荷蘭人統治臺灣的40年中,曾召募更多泉、漳甚至客籍漢人開墾臺灣。在長期與平埔原住民雜處與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來臺的閩南語亦開始出現別於原鄉的變化[57]

明末鄭成功失敗後,1661年率大軍攻佔臺灣、驅除荷人,建立明鄭王朝。鄭家出身泉州,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陳永華參軍,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泉州人。因此,此時在臺灣的閩南語以泉州音為優勢[58]

1683年,施琅攻臺,明鄭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統治臺灣。翌年,清廷為防遺民造反,施琅頒布渡臺禁令,以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臺。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暫時中斷移民渡臺,在臺灣漢人的人口中比重下降[59],而埋下閩南語稍微變化後成為臺語(臺灣優勢語言)的遠因。雍正乾隆之世,禁令漸鬆。1874年因牡丹社事件,欽差大臣沈葆禎來臺辦理防務,遂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拓荒者,因而解除了長達百年以上的渡臺禁令。

在清廷統治臺灣的212年間,閩人來臺人數激增,其中又以泉漳最多,閩南語亦隨移民傳播至臺灣各地。雖然不停地發生械鬥,但日後由於交通發達、泉漳居民混居,使得泉漳兩腔開始混合。除了宜蘭(漳州腔)、鹿港臺西(泉州腔)等少數地區保存較純正的口音以外,臺灣各地多通用一種「不漳不泉」,或「亦漳亦泉」的新閩南語。語言學家洪惟仁等學者稱之泉漳濫,即泉漳混合之意。[60]

值得一提的是,1842年廈門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逐漸成為閩南地區對外的門戶。由於廈門古代隶属于泉州,但位於泉州漳州間,使得此時期形成的廈門話也是一種「半漳半泉」的閩南語,亦取代泉州話成為閩南語優勢腔。[61] 日治時期曾長期將廈門話發音奉為標準音而編纂辭書,[62] 直至日治時代後被日本人稱為臺灣話,兩語開始在不同演化下出現差別。

近代

日臺大辭典》作者:杉房之助校長

甲午戰爭後,1895年戰敗的清國臺灣割讓日本。在日治時期,教育方面推行日本語為國語的政策,日語在政治上佔盡優勢,亦成為族際公用語之一。然而,閩南話、泰雅語、阿美語及客家話亦自日語大量吸收新詞彙,例如廁所稱「便所」()、面積單位「」()等,甚至直接借用日語音如煤气稱為瓦斯(Gas)」日语:,罗马字:)摩托車()稱為「歐都邁」日语:,罗马字:)等,使得與原鄉語言略有區別。

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推行「國語家庭」,造成臺灣都市一片日語聲。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方言一度復興,但臺灣話及客家話已受到衝擊,使得文讀系統衰落,成為純粹的生活語言。[63]此後,一般人已難以臺灣話讀出詩詞或古文,反之香港人至今仍能以粵語朗讀。

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因其在中國大陸的國共內戰戰敗,帶著大批軍隊與難民撤退至臺灣,使得臺灣人口由600萬遽增至800萬,為臺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其後中華民國政府以國語運動積極推行中華民國國語(為現代標準漢語,屬官話),廣泛使用於媒體及公共場所,並在校園裡禁止其它非官話語言(包含原住民語言),藉以同化年輕人,遂使臺灣話漸漸式微。

現況

依據學者預測,因近年來華語(官話)完全普及且佔優勢,加上經歷臺灣話斷層的老一輩不常用之與晚輩交談,且在學校並未學得適當工具來表達,若無加強教育傳承,該語言恐在21世紀末到22世紀初(甚至更早)便會消逝[64][65][66]教育部自2010年起開辦臺灣閩南語能力認證,累積超過4萬6千多人報名,每年超過1萬人報考[67]。在2017年,20~30歲之間台語族群後代的年輕人在經過16年的母語教育,因與國語上課時數嚴重不對等、未能用臺灣話教課全面落實在各科達成生活化目標,致使會流利講的學生依然未增加。發音不對、詞不達意的字仍時不時出現[68]。台北市長柯文哲亦表示,他的兒女也慢慢不講臺灣話,臺灣話作為母語,傳承出現困難[69]。隨目前能流暢使用的年長者自人口中凋零或是改以華語與孫輩溝通,其只因少數者政權幾十年的政策,本為多數的台語恐怕會在30年內滅亡,屬於瀕危語言之一[12]文化部正在擬定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所召開的公聽會中有人呼籲成立使用全臺灣話教育的公共性質台語電視台台語發展委員會[70],希望佔比高的臺灣話人口能用自己的稅收,也花在挽救自己後代的母語上,使政府資源在語言呈現上過去長期不成比例的現象能正常化。[71]

2020年教育部「台灣本土語言調查報告」指出,1986年-1994年出生的台灣人說台灣閩南語的比例已降到22.3%。台北醫學大學兼任講師張嘉讌表示,大學生不擅長台灣閩南語已經不是只存在於台灣北部地區,連中部以南,包括雲林、嘉義、台南和高雄的年輕一代的程度也很差。依照聯合國LVA的標準,世代傳承明顯較接近第三級的「明確危險」。[72]

語音

臺灣話與其他漢語系語言同為聲調語言聲調在語句中有辨義作用,亦有不少繁複的變調規則。

臺灣話繼承閩南語文(文讀)、白(白話)異讀的音韻體系,亦即同一漢字常有文白發音不同的情形[73]。白話音是日常生活語言的發音;文讀音則是閱讀漢語古文經典時的讀音。目前在生活詞彙使用上,文白交疊的情形所在多有,但不致造成溝通的困難。

閩南語不能與閩東語粵語客家話對談,與操官話者更全然無法理解、清代常以筆談溝通。例如康熙燕京順天府大興縣人(今屬北京市黃叔璥曾任巡臺御史,對臺南一地居民語言,在《使臺錄》記有以下的趣味記述[74]

黃叔璥以華北人觀點評論臺灣話,並嘗試以官話擬音。其中,甚至有反切「無音」(黃,白話音讀)者,正可反映臺灣話與官話之懸殊,讓黃叔璥感覺有如「鴃舌鳥語」(鴃,即伯勞鳥,此成語喻語言之難懂)。

子音

臺灣話的子音(聲母)包括以下語音,下排以中華民國教育部官方的兩套標準「臺羅拼音」(Tâi-Lô)與「臺語方音符號」等拼寫系統爲例:

雙唇音齒齦音齦顎音軟顎音聲門音
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 清音濁音清音
鼻音 [m]
m ㄇ 毛
[n]
n ㄋ 耐
[ŋ]
ng ㄫ 雅
塞音不送氣 [p]
p ㄅ 邊
[b]
b ㆠ 文
[t]
t ㄉ 地
[k]
k ㄍ 求
[g]
g ㆣ 語
[ʔ]
(不標示)
送氣 [pʰ]
ph ㄆ 波
[tʰ]
th ㄊ 他
[kʰ]
kh ㄎ 去
塞擦音不送氣 [ʦ]
ts ㄗ 曾
[ʣ]
j ㆡ 熱
[ʨ]
tsi ㄐ 貞
[ʥ]
ji ㆢ 入
送氣 [ʦʰ]
tsh ㄘ 出
[ʨʰ]
tshi ㄑ 手
擦音 [s]
s ㄙ 衫
[ɕ]
si ㄒ 時
[h]
h ㄏ 喜
邊音 [l]
l ㄌ 柳

上表中以語音作區別,實際上若以音位來區別,[m], [n], [ŋ], [ʨ], [ʨʰ], [ɕ], [ʥ]都只是[b], [l], [g], [ʦ], [ʦʰ], [s], [ʣ]的同位異音條件變異),不是實際上的音位。[m], [n], [ŋ]為[b], [l], [g]後接鼻化韻母時的音變,[ʨ], [ʨʰ], [ɕ], [ʥ]為[ʦ], [ʦʰ], [s], [ʣ]後接[i]介音時的音變。

濁塞音[b], [d], [g]來自古時同位鼻音[m], [n], [ŋ]去鼻塞音化而分化出來,因而[b], [d], [g]只能接非鼻音韻母,其中[d]後跟來母[l]合流為同音位。在1800年出版的閩南語音韻書籍《彙音妙悟》即視去鼻、鼻音這兩組為同音位,使用同字母[75],現今中國大陸的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仍是將兩組以同符號標示,以後接是否鼻音韻母來區別發音。這組濁塞音阻塞接近其同位鼻音,阻塞感有時不明顯,有時可能有些許前鼻音,此時嚴式的國際音標可寫成[mb], [ŋg], [nl][lower-alpha 1][76][77][78],有時則毫無前鼻音,是純濁音[79]

台羅拼音中/l/聲母的發音有很多說法,有學者認為是濁齒齦塞音d[80][81][78];或阻塞感極接近濁齒齦塞音(d)的齒齦邊音l[82][83];或老派發齒齦塞音(d),新派發齒齦邊音(l[84];或音韻地位是d,實際在前、高元音也唸濁齒齦塞音(d),只有在低、後元音之前唸成齒齦邊音(l[85];或是齒齦閃音ɾ[86]

入、熱在泉腔中發為[ʥ][ʣ],在漳腔中發為[ʑ][z]。但在年輕一代,泉腔已多改發為[l][87];而漳腔則在部分福佬客聚集地區將[ʑ](ㆢ)改發為[g],但[z](ㆡ)則保持原音。[88][89]

母音

臺灣話在絕大多數的地區使用6個母音,僅有部分泉州腔較濃厚的地區保留泉州特有元音,以下以括號表示非優勢腔使用的母音。臺灣無純漳腔或純泉腔,均有混合,因此並非偏泉腔就一定沒有漳腔音,也非偏漳腔就一定沒有泉腔音。

前元音央元音後元音
基本鼻化基本基本鼻化
閉元音 [i]
i ㄧ 衣
[ĩ]
inn ㆪ 圓
([ɨ])
ir ㆨ 魚
[u]
u ㄨ 污
[ũ]
unn ㆫ 張
半閉元音 [e]
e ㆤ 禮
[ẽ]
enn ㆥ 生
[o]
o ㄛ 歌
中元音 ([ə])
er ㄜ 火
半開元音 ([ɛ])
ee ㄝ 家
[ɔ]
oo ㆦ 烏
[ɔ̃]
onn ㆧ 惡
開元音 [a]
a ㄚ 查
[ã]
ann ㆩ 衫

歌韻(臺羅:)在臺灣話中原本只有[o](ㄛ)的讀法;但在二十世紀後以台南為中心開始逐漸變為[ə][lower-alpha 2][91],後逐漸擴展到整個南台灣[92][93]。而北台灣除了/o/繼續發為[o]外,亦有學者認為部分腔調[o]已經併入[ɔ][94]。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臺羅拼音以偏漳腔高雄音為第一優勢腔,歌韻採用了[ə]的說法。但要明確區分南北腔調時,歌韻[ə]會被標為,把留給北部腔。[95]

[ɨ](魚韻)和[ə][lower-alpha 3](火韻[lower-alpha 4])僅存在泉腔較濃厚的地區。此兩音在臺灣已大量流失,在老年人有此兩音的地區,其兒童發這類字用此兩音的比率已是老年人的四分之一以下。[97]

[ɛ](家韻)僅存在漳腔較濃厚的地區,然今已殘存不多,僅彰化永靖一帶老一輩有存留[98]。臺羅的/ing/,當地老輩讀作[ɛŋ],新派讀作[en]。「家」在優勢腔文讀音[ka],白讀音[ke],在該地文白均讀為[kɛ]。

臺羅的/ing/、/ik/,偏漳腔的[ɪ]有明顯複元音化為[ɪe]或[ɪə]的傾向[84],[ə]或[e]是過渡音。現今主流臺灣話也常出現 [ɪəŋ]、[ɪək̚]。

臺羅的/ian/、/iat/,音讀[ian]、[iat̚]目前僅保留於南管及極少數老泉腔的部分字例或個人(例如:彰化鹿港、泉州),臺灣話的老派及主流的漳泉話讀作[iɛn]、[iɛt̚],現今主流的臺灣話則讀作[en]、[et̚],介音[i]流失。

泉腔無[ẽ](/enn/)的音,發為[ĩ](/inn/)。部分漳腔(主要是台南腔)無[ũ](/unn/)的音,發為[ɔ̃](/onn/),分布於臺南附近。[99]

聲調

傳統聲調名稱,分平、上、去、入四聲,四聲又各分陰、陽,共八個聲調,清音為陰調,濁音為陽調。今閩南語泉州話(除同安話外)、臺灣話偏泉腔中的鹿港腔完整地保留了傳統的八聲;而其餘臺灣話、廈門話、漳州話、泉州同安話只保留了七個聲調,將陽上聲混入陰上聲或陽去聲(傳統聲韻學的說法是「濁上歸去」,而剩餘上聲已不分陰、陽)[100],因此基本上臺灣通行的通行腔只有七個聲調。以下調值和調性描述以第一和第二優勢腔(高雄腔和臺北腔)為準。為了列出保留陽上音的調值,另列鹿港腔,鹿港腔本調中雖然只有六種調值,但因為其中兩調變調後會各產生兩種不同的調值,所以仍視為有八個聲調。[100]。對於這七個聲調,可使用口訣「衫短褲闊,人鼻直」來幫助記憶[101]

臺灣話8聲調表示圖解:在臺灣於大部分地區第6聲調與第2聲調類同,只在部分地區如鹿港等地仍保有原第6聲調。
順序調名調性描述調值拼音方音符號範例




高雄腔臺北腔鹿港腔白話字臺羅正式版(方便版)
0輕聲語調較輕視情況----不使用後日 ()
11陰平語調上揚聲高,屬高平音554433aa(a1)不標番 ()
23陰上語調重短氣下,屬高降音515355/53áá(a2)ˋ反 ()
35陰去語調低下氣收,屬下突音312131àà(a3)˪販 ()
47陰入語調平出氣穩,屬低促音ahah(ah4)-ㆷ法 ()
52陽平語調低粘回升,屬迴旋音242424ââ(a5)ˊ煩 ()
64陽上語調低平/中平22/33ǎǎ(a6)不使用犯 (鹿港腔,)
76陽去語調中轉基平,屬基調音333331āā(a7)˫患 ()
88陽入語調促短急切,屬高促音35ʔa̍ha̍h(ah8)-ㆷ·罰()
9高聲語調由中升高3535不使用a̋(a9)不使用昨昏 ()
  • 入聲韻尾有[p̚]、[t̚]、[k̚]、[ʔ]四種,拼音寫作-p, -t, -k, -h,方音符號寫作ㆴ、ㆵ、ㆶ、ㆷ。
  • 輕聲用兩個連字號表示,連字號後面的字輕讀,連字號前的字重讀且不變調。例如表示華語後天的「後日」()。
  • 第九聲出現於日語詞、合音及三連音首字和部分語句。
    • 由於拼音標本調,所以三連音通常仍標本調、例如「紅紅紅」()。首字變調發第九聲、次字變調發第七聲、末字發本調第五聲()。
    • 因此第九聲的標記通常用於合音或日語詞,如昨昏()合音為()[102],日語詞則如引擎(,)[103]
  • 臺灣話部分字沒有固定聲調,像是語助詞、感嘆詞、語法詞等,在臺羅會標為-h 入聲尾,並標為輕聲。例如「啊」標為 。[104]

連續變調

連續變調示意圖

臺灣話繼承閩南語絕大多數特色,包括普遍出現的連續變調。一般連續變調遵循規律性,但也有一些特殊現象[105],偏泉腔的新一代使用者,其發音雖然仍保留偏泉音,但下表中的變調已慢慢不用,都變得與偏漳腔無異。而下表中的鹿港腔為老鹿港腔,新一代的鹿港腔變調也逐漸向優勢腔變調方式靠攏[105]

原調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
腔口ptk尾h尾ptk尾h尾
偏漳腔3355515133無此調3131
偏泉腔3324515131無此調3131
鹿港腔不變3555不變5511111111

書寫系統

臺語書寫範例。由上而下為: 臺羅拼音臺語漢字、臺語方音符號(以小點標注本調符號)。

臺語書寫系統比較係指將臺語的各式書寫系統加以比較其特性。臺灣話有數種相異表記系統,包括了漢字及衍伸文字、羅馬字等等。如台閩漢字台羅字白話字、台語方音符號、台灣語假名等等。

轉調標註

當前系統存在最主要的缺失,是各式書寫法幾乎都未對變調做出完善處理,由於缺乏本調與變調的區別標識(因偏廢任一方),致使閱讀困難速度不快得需反覆斟酌,甚至有歧義的句子會誤讀,與表音文字本身輔助發音之目的未能相應到。作家們不能透過文字完整傳達其意,文獻以此種未改進的方式書寫長久累積下來也造成後世的難題。

對上述問題可加入 「本調符號」於臺語文中以釐清語義語音。 一個簡單的表示法,母音下標小點,以臺羅爲例:「Lóng-tsọ́ng tsi̍t-pạh」(台:攏總#一百#,國:總共一百)對比「Lóng-tsóng tsi̍t-pạh」(台:攏總一百#,國:全都一百)。第一句的「ó ọ́ i̍ ạ」是「原調、本調、原調、本調」,而第二句的「ó ó i̍ ạ」是「原調、原調、原調、本調」,以原調表示者皆需變調發音,而母音下方有本調符號的維持本調音。也有採「#」、「*」等符號在單字右上角小字表示的寫法。[106]

例句

  • 台羅拼音】Pe̍h-sik hit tsiah kẹ tsi̍t kong-kịn.
台語漢字】白色彼隻一公
【方音符號】ㄅㆤㄒㄧ ㄏㄧ ㄐㄧㄚ ㄍㆤㄐㄧㄍㆲㄍㄧㄥ。 空格分詞: ㄅㆤㄒㄧ  ㄏㄧ ㄐㄧㄚ  ㄍㆤ ㄐㄧㄍㆲㄍㄧㄥ。全句以本調符號劃分成2個詞團。
華語翻譯】(白色那隻雞一公斤)
  • 【台羅拼音】Pe̍h-sik hit tsịah ke tsi̍t kong-kịn.
【台語漢字】白色彼加一公
【方音符號】ㄅㆤㄒㄧ ㄏㄧ ㄐㄧㄚ ㄍㆤㄐㄧㄍㆲㄍㄧㄥ。(空格分詞: ㄅㆤㄒㄧ  ㄏㄧ ㄐㄧㄚ  ㄍㆤ ㄐㄧㄍㆲㄍㄧㄥ
【華語翻譯】(白色那隻多一公斤)

  • 【台語漢字】樹林總共二十種植物ㄍㄚ˫兩百生物吐出來二氧化碳吸收入去矣。[⇒「的」 1]
【方音符號】ㄑㄧㄨ˫ㄋㄚㄗㆲㄍㄧㆲ˫ㆢㄧ˫ㄗㄚㄐㄧㆲㄐㄧㆠㄨㄍㄚ˫ㄋㆭ˫ㄅㄚ  ㆤㄒㄧㄥㆠㄨㄊㆦㄘㄨ ㄌㄞ ㆤㆢㄧ˫ ㄧㆲㄏㄨㄚ˪ㄊㄨㆩ˪ㄎㄧ ㄒㄧㄨㆢㄧㄎㄧ˪ ㄚ 
【台羅拼音】Tshiū-nậ tsóng‑kiōng jī‑tsa̍p tsióng tsi̍t-bụ̍t kā nn̄g-pah ê sing-bụ̍t thọ́o--tshut-lâi ê jī-ióng-huà-thuạ̀nn khip-sịu--ji̍p‑khì--ah.
(空格分詞: ㄑㄧㄨ˫ㄋㄚ ㄗㆲㄍㄧㆲ˫ ㆢㄧ˫ㄗㄚ ㄐㄧㆲ ㄐㄧㆠㄨ ㄍㄚ˫ ㄋㆭ˫ㄅㄚ   ㆤ ㄒㄧㄥㆠㄨ ㄊㆦㄘㄨ ㄌㄞ  ㆤ ㆢㄧ˫ ㄧㆲㄏㄨㄚ˪ㄊㄨㆩ˪ ㄎㄧ ㄒㄧㄨㆢㄧㄎㄧ˪ ㄚ  )
【華語翻譯】(樹林共二十種植物把兩百個生物吐出來的二氧化碳吸收進去了。)

  • 【台語漢字】遐兮有丌是看起來奢颺 GDP 懸兮,毋過遐好額兮錢愈濟,散赤人丌愈少,[⇒「的」 2]
    嚴重貧富不均造成彼社會無安定。
【方音符號】ㄏㄧㄚ ㆤ ㄨ˫ ㆤㄒㄧ˫ㄎㄨㆩ˪ㄎㄧㄌㄞㄑㄧㄚ ㄧㆩ˫ ㆤ GDP ㄍㄨㄢ ㆤ ㆬ˫ㄍㄜ ㄏㄧㄚ ㆤㄏㄜㆣㄧㄚ ㆤ ㆤㄐㆪㆡㄨㄗㆤ˫ㄙㄢ˪ㄑㄧㄚ  ㆤㄌㄤ ㆤㆡㄨㄐㄧㄜ
ㄏㄧㄚ ㆤㆣㄧㆰㄉㄧㆲ˫ㄅㄧㄣㄏㄨ˪ㄅㄨ ㄍㄨㄣㄗㄜ˫ㄒㄧㄥㄏㄧ  ㆤㄒㄧㄚ˫ㄏㄨㆤ˫ㆠㄜ ㄢㄉㄧㄥ˫
【台羅拼音】Hiạ--ê ū-ệ sī khuạ̀nn--khí-lâi tshia-iạ̄nn ê GDP kuận--ê, m̄-koh hia-ê hó-giạ̍h--ê ê tsị̂nn jú tsẹ̄, sàn-tshiạh ê lậng ệ jú tsiọ́, hiạ ê giâm-tiōng pîn-hù-put-kụn tsō-sîng hit-ê siā-huẹ̄ bô an-tị̄ng.
【華語翻譯】(那些有的是看起來風光的 GDP 高的(國家),不過那些有錢的(人)的錢愈多,沒錢的人的愈少,
那裡的嚴重貧富不均造成那個社會不安定。)
其它例句

【臺羅拼音】Sian-sinn kóng, ha̍k-sing tiām-tiām thiann.
【白話字】Sian-siⁿ kóng, ha̍k-seng tiām-tiām thiaⁿ.
【台語漢字】先生講,學生恬恬聽。
【華語翻譯】(老師在說,學生靜靜地聽。)

文學

日治時期的歌仔冊《農場相褒歌

臺灣話文學擁有其悠久的歷史,早期的歌仔戲()、南管()、布袋戲(),都充滿著濃濃的臺灣閩南文化

清治時期的1885年,由臺南巴克禮牧師創辦的臺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開啟了臺灣人用白話字教會羅馬字)創作的出版園地。許多白話文學作家如偕叡廉(1882-1963)、柯設偕(1900-1990)、林茂生(1887-1947)、鄭溪泮(1896-1951)、賴仁聲(1898-1970)、蔡培火(1889-1983)等人如雨後春筍出現。這些人開創了臺灣白話文學的輝煌歷史。[108]

日治時期臺灣話文論戰後,賴和郭秋生等人開始以漢字從事「臺灣話」創作。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受盟軍的委託接收並管理臺灣。兩年後,二二八事件爆發,事後宣布全臺戒嚴。戒嚴時期,臺語文學受到打壓,不過仍然有一群作家以臺語創作,例如:林宗源向陽宋澤萊林央敏黃勁連陳明仁胡民祥陳雷等。1987年臺灣解嚴後,臺語文學作品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文類也由初期的詩開始往小說、散文、戲劇等各方面開拓,例如李勤岸莊柏林路寒袖楊允言蔣為文藍淑貞方耀乾周定邦張春凰陳金順清文等等。[109]

談到臺語小說,最特別的就是「華臺相雜」「臺華相雜」的創作模式(類似年輕人說話華臺語夾雜),作者描述的文字,以華語或臺語為行文主體,或輕重不一,如蕭麗紅所著的《白水湖春夢》就是這種典型例子,對話幾乎皆為臺語(以自創的漢字書寫)。有人認為這是臺語文學的一種,也有人認為不是。蔣為文(2011)指出,這是一種類似語文學習過程當中的中介語現象,因作者缺乏臺語文學主觀意識及臺語文書寫的客觀技術,故嚴格來說還不算是臺語文學。[110]

影視藝文

電視頻道

音樂

傳統戲劇和音樂

卡通

卡通對臺灣話人口下一代有影響力,而臺灣有用(包括正確地講出人名、科學術語的)臺灣話配音卡通,屈指可數,如《花田少年史》。然而,主打臺灣話的民視三立,目前沒有任何卡通提供臺灣話聲道作選擇。

在從美國引進的節目中,部分節目會刻意配音成臺灣話,例如探險時光的彩虹姐姐,在原版講韓語,在台版至目前的播出劇集則配音說臺灣話。或者原版英語西班牙語,臺灣版本變成華語混臺灣話。以凸顯原版語言之間的區別。

教育部為推動閩南語並提高全民學習興趣,與文化部共同出資合作,「106閩南語卡通、動畫字幕製作及配音工作計畫」,2018年共完成5部取得授權之國內外卡通:「貝貝生活日記」、「少年阿貝GO!GO!小芝麻」、「櫻桃小丸子」、「九藏貓窩」及「卡滋幫」,網路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為宣傳版,部分內容略有刪減,完整版的內容燒錄於光碟中,已發送至全國各國小一校一套。

電影

電視戲劇

電視臺節目名稱
三立臺灣臺 * 戲說臺灣
民視無線臺 * 八點檔;臺灣話佔主要部份的自然語

新聞

公視中晝新聞(台羅:Tiong-tàu sin-bûn)
公視暗時新聞(台羅:Àm-sî sin-bûn)

臺灣有部分電視臺有播出臺灣話新聞

廣播

方言差

語言學家洪惟仁分類的三大腔分布圖[111]
  偏泉腔
  偏漳腔
  混合腔

臺灣的移民多來自明清時代的泉州府(44.8%)和漳州府(35.2%),由原鄉帶來的語音,便隨移民傳播至全臺。而後交通逐漸發達,人口流動容易,致使臺灣話趨向泉州口音、漳州口音混合,形成「漳泉濫」(洪惟仁,1987年)。而泉州口音又因為原鄉所在縣份不同,又細分同安腔(32.5%)、三邑腔(40.3%)、安溪腔(25.9%)等三種主要口音。由於各地漳泉裔移民多寡不同,混合程度亦不相同,因此有的地方略偏泉,有的地方略偏漳,以全臺而言,一般來說辭彙偏泉州,調值偏漳州。

大致上,偏漳腔流行於近山地帶,故被稱為「內埔腔」;偏泉腔流行於沿海地區,故被稱為「海口腔」。臺灣話的地方差異,其實就是漳泉濫比例的不同而已,是一條光譜上的不同位置,以鹿港口音為偏泉腔的極端,宜蘭口音為偏漳腔的極端。而最年輕的高雄口音與臺東口音是二度移民的結果,最接近「臺灣優勢腔」(通行腔)。雖然高雄腔與臺南腔調相近,但臺南腔在宕攝三等字(如「楊」、「陽」、「張」等字)白讀之韻母為ionn,與全臺發為iunn迥異,是臺南腔判別的依據。臺灣話通行腔以漳泉濫偏漳腔為主,近似廈門話的灌口腔與海滄腔和漳州話龍海腔。

中華民國教育部出版的《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選定最接近通行腔的「高雄音」做為主音讀,另一個同樣具優勢地位的「臺北音」則為第二優勢腔[112]

語言學家洪惟仁將臺灣話的腔調分為三大腔,並在其下細分。雖然臺灣分為三大腔,但彼此間的差異並不像泉州話、漳州話間那麼大,因此這三種腔彼此間溝通上困難度不高。而各大腔中的小腔調間,更只是詞彙或是少部分發音差異,彼此溝通無大礙。[111]

  • 混合腔(漳泉濫)
    • 高屏混合腔:第一優勢腔(偏漳混合腔),分布於高雄(不含小港林園)、屏東(不含六堆
    • 臺南混合腔:分布於臺南、高雄西北
    • 新竹西北海岸混合腔:苗栗海線
    • 縱谷混合腔:花東縱谷(不含花蓮市及其衛星城市)
    • 臺東普通腔:台東市及其衛星城市
    • 其他細部分布:嘉義朴子、新北烏來、澎湖白沙
  • 漳腔(除了宜蘭跟桃園腔外,又被統稱為內埔腔)
  • 泉腔(除了臺北腔外,又被統稱為海口腔)
    • 臺北泉腔:第二優勢腔(偏泉混合腔),分布於台北市區、尤其台北南港區文山區新北(不含上述兩腔出現過的新北區域)、桃園龜山蘆竹
    • 新竹西北海岸泉腔:新竹市、新竹縣新豐、苗栗後龍白沙屯
    • 台中泉腔:台中大肚山以西、豐原周圍
    • 彰化泉腔:彰化沿海,以鹿港腔為代表,保留較多泉州話府城腔特色
    • 雲嘉泉腔:雲林嘉義沿海(不含雲林口湖)
    • 高雄泉腔:高雄小港、林園、屏東琉球
    • 澎湖泉腔:澎湖(不含白沙)
泉腔
鹿港(近似泉州話府城腔)
澎湖臺西清水(海口腔)
臺北新竹(近似廈門話島內腔)
臺南高雄臺東 (近似廈門話灌口腔、海滄腔及漳州話龍海腔)
臺中(內陸)、彰化(內陸)和 嘉義(內陸)(內埔腔)
宜蘭(近似漳州話府城腔)
漳腔

與廈門話的關係

形成差異

一般而言,在所有的閩南語語系當中,臺灣話與廈門話在發音上最為接近[114],和各種汉语方言存在内部差异一样。两者也有一些差别。一些學者指出,這兩種方言在方言形成的角度来说至少有以下四种不同:

  1. 臺灣各大城市的居民是從泉州府漳州府搬遷到臺灣早期開發地再搬遷至大城市的,而各大城市漳泉籍居民融合,口音也趨向混合,偏向容易上口的漳腔;舊屬泉州府同安縣管轄的廈門,除了本地居民外,因毗鄰漳州府,不少漳州人移住,也有泉州府其他縣份的居民遷入,形成漳泉音混合的廈門話,由於廈門本屬泉州府同安縣,跟臺灣話第一優勢腔比較,廈門話較偏泉音。
  2. 早在17世紀明末清初的時候,大批的移民就已經移居臺灣,因此臺南建府的時間相當早;而廈門市的急速興起,則是19世紀五口通商以後的事。
  3. 臺灣由於地方狹小,且交通高等教育制度、電視廣播事業發達,工業商業義務役兵役、就業、就學所帶來人口的流動量和交流量遠超過福建,以致於臺灣話的內部差異微小,互相通話毫無阻礙。廈門話雖然素有「閩南話的標準話」之威信,範圍卻只限於廈門市和它的近郊,不論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內部差異微小的臺灣話。
  4. 舊屬泉州同安縣的廈門其住民和泉州其他地區及漳州之間的來往從來沒有斷絕過;而臺灣跟中國東南沿海的居民往來的中斷,曾有清國時代的海禁、日本時代的統治、國共兩黨的對立等,彼此影響的機會比較小(鄭良偉,1987)。

音調差異

厦门话中,柳聲母[l]接近于濁齒齦塞音[d](鼻化韵母时作齒齦鼻音[n])和濁雙唇塞音[b](鼻化韵母时作雙唇鼻音[m])的对应[115]

詞彙差異

歷來對於臺灣話與廈門話語言本身的比較研究,學者們一致的結論是:雖然臺灣話與廈門話都是由泉州話漳州話混合而成,但二者混雜的方式不太一樣。在語音語法上的差異很小,尤其臺灣話中的第二優勢腔跟廈門話在語音上最為接近。臺灣話和廈門話最主要的差異是在詞彙方面,約有10﹪的不同[116]。這些詞彙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兩地因受本身自然或文化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特有詞彙,如:臺灣話的大甲藺在來米九孔花枝唐山等。
  2. 對於同一個事物或概念的用詞有異,如:「黑板」在臺灣話是「烏枋()」,廈門話是「烏牌()」。「鈔票」在臺灣話是「銀票()」,廈門話是「紙字()」等。
  3. 由於兩地的漢語詞(標準漢語)不同而帶來的差異,表現在現代的、科技的詞彙上,如:臺灣話的「電腦」,在廈門話裏也可以稱為「計算機」。臺灣話的「計程車」廈門話也常被稱為「出租汽車」等。
  4. 臺灣話因歷史背景而特有的外語借詞,是其他閩南語所沒有的,如﹕(土地面積單位,荷蘭語→有爭議)、水道水(自來水,日語)等。

標準語問題

廈門自19世紀中葉成為通商口岸以後,政治、經濟、文化地位不斷發展,並且由於與臺灣話同屬「泉漳混合語」,廈門話逐漸成為閩南語的代表方言,取代了早期泉州話漳州話的地位[117]。而臺灣在日治時期到40、50年代之間,也確實有把廈門話視為臺灣話的標準語並加以倣效的傾向[118],但這種觀念由於兩岸長期分治,現在已經消失。由臺灣民間語言及媒體語言的自然使用、字典詞典及教科書的編輯等看來,所使用的都是臺灣第一優勢腔(偏漳腔),而不是廈門話(偏泉腔)。[119]然而另一個同樣具優勢地位,臺灣話第二優勢腔臺北腔則偏泉州音,偏泉音的臺北音則被教育部閩語典收錄為又音呈現。[120]

用字與詞彙及文法

外來語

臺灣為多族群、多語言社會,並歷經過多次統治者官話轉換。中華民國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附錄所收之外來詞有172個。[121]以下依影響深淺作為排列依據。

受日語的影響

有些用語非臺灣話對於該名詞之定式用語,屬於使用日語名詞之讀音作該名詞的替代。有些是外語經日本轉意之後再轉譯至臺灣的單字或詞,依使用者背景或環境因素而會有所不同,有的已較少人用。

若是一些特殊的日本名詞(如日本地名),於現代的臺語大多會直接使用日語。

以日語形式傳入臺灣
  • 招呼()
  • 遮陽板()
  • 休息()
  • 皮包、書包「」
  • 心情「」
  • 名片「」
  • 伴手禮「」
  • 再見「」
  • 壽司「」
  • 海苔「」
  • 味噌「」
  • 阿給「」
  • 黑輪「關西腔」
  • 山葵「」
  • 生魚片「」
  • 鮪魚肚「」
  • 章魚「」
  • 老先生「」(日語中是晚輩對中年男子的敬稱)
  • 老太太「」(日語中是晚輩對中年女子的敬稱)
  • 檜木「」
  • 漫畫「」
  • kha-ta「(意思是肩,用來修改衣服用)」
  • 蘋果「」
  • 形容做事很乾脆「」(阿莎力,日語是指清爽,引申為做事不拖泥帶水)
  • 對……最後加工,潤飾「」
  • 預備「」
日本漢字傳入臺灣
  • 招牌 = kha̋ng-páng:源自日本語「」
  • 胡蘿蔔 = li̋n-jín/lín/tsín:源自日本語「」[122]
日文漢字臺語發音
  • 便當(餐盒) = piān-tong;源自日本語「」
  • 寄付(捐獻) = kià/kì-hù/hū;源自日本語「」
  • 便所(廁所) = piān-sóo;源自日本語「」
  • 病院(醫院) = pēnn/pīnn-īnn;源自日本語「」
  • 味素(味精) = bī-sòo;源自日本知名調味料廠牌「味之素(味の素)」
日語外來語傳入臺灣
  • 機車、摩托車 - ,英語 Auto-Bi
  • 卡車 - ,英語 truck
  • 保險套 - ,延伸含義於英語 sack
  • 混凝土 - ,英語 concrete,但另有一種台式本地說法「紅毛土」
  • 倒車、後 - ,英語 back
  • 優待、招待 - ,英語 service
  • 水管 - ,英語 hose[122]
  • 打工 - ,德語 Arbeit[122]
  • 瓦斯 - ,荷語 gas
  • 月經 - ,英語 menses
  • 三明治 - ,英語 sandwich
  • 鮮奶油 - ,英語 cream
  • 奶油 - ,英語 butter
  • 番茄 - ,英語 tomato,但另有一種台式本地說法「甘仔蜜」
  • 番茄醬 - ,英語 ketchup
  • 麵包 - ,葡萄牙語 pão
  • 天婦羅 - ,葡萄牙語 tempero 或 西班牙語 témporas 等可能外來語源

受客家話或潮州話影響

受平埔族原住民語影響

主要源自臺灣原住民語言的臺灣地名,如「艋舺」這詞即來自於北臺灣原住民巴賽語的「Vanka / Banka」。[131]

  • 茫然不知實情 = a-se(阿西):源自南部平埔語assey(不明白、不知)
  • 牽手:臺灣原住民所稱妻子的意思,只保留意思,使用臺灣話發音。不過亦有學者如翁佳音則認為「牽手」起源於臺灣原住民語或南島語之可能性「非常低」。[132]

受馬來話影響

  • 咖啡 = ka-pi:源自馬來話「kopi」,本為【高卑 ko-pi】,後因日文漢字寫作「珈琲」而改讀為「ka-pi」。[133]
  • 咖哩 = ka-lí:源自馬來話「kari」。
  • 沙茶 = sa-te:源自馬來話「sate」。
  • 肥皂(煞文) = sap-bûn/muî:源自馬來話「sabun」。
  • 西谷米 = sai/se-kok-bí:源自馬來話「sagu」。
  • 鐳 = lui:源自馬來話「duit」。

(佇ti/tu:反過來影響馬來語di但這是否為福建原住民畲族詞彙或古南島語底層的遺留有待後續研究)

受現代標準漢語影響

語法和用詞的改變

  • 疑問句華語化(「嗎」、「吧」的使用):臺灣話中本無這樣的後綴於疑問句之用法,而是以『敢』(kám)、『乎』(honnh)等詞作為疑問句前綴及後綴,但因受官話影響,已有將其代換的趨勢。如:「伊『敢』是你小弟?」變為「伊是你小弟『嗎』?」、「是按呢『乎』(honnh)?」變為「是按呢『吧』!」。
  • 以官話詞彙直接取代原有之臺灣話詞彙:如:『歪哥(兼)七扯』(中南部使用較多)、『無七無八』已鮮為使用,而以北京話中同義之『亂七八糟』大部分取代。
  • 疊字形容詞消失:臺灣話中的疊字形容詞(如『卓卓長』(loh-loh-tng))不見於北京話中,故此種用法已逐漸失傳。臺灣話中的疊字形容詞對所形容之名詞有微調作用,因此用來極為鮮活。尤其用以形容顏色時(紅支支=ang-gi-gi、黃=ng-gui-gui等),可造出無法以北京話形容之微細分別。如:同樣是黑色,乌差差=o-so-so為較一般性之形容,如『彼項物件乌差差=o-so-so』;而乌雜雜(亦可能為差差,o-cha-cha)用於形容髒污而不均勻之黑,如『爾e手乌雜雜。』;而乌墨墨-ma-ma可用於較抽象之黑,如天色。以上三種黑並無確切之分野,臺灣話人口多能心領神會而不至於錯用。但由於官話之強勢,這種微妙之形容詞迅速消失,若偶然見用,聽者亦難以領會其間之分別。(其實疊字形容詞應為漢語各語支的共同點,在官話(北方漢語)中也屢見不鮮。如用以形容顏色時(紅通通 = 紅記記、黃澄澄 = ng-kui-kui等),而乌雜雜(oo-tsap-tsap)= 黑擵擵(hei-ma-ma)用於形容髒污而不均勻之黑,如『你的手黑擵擵。』;而乌哞哞 (oo-ma-ma) = 黑摸摸 (hei-mo-mo)可用於較抽象之黑,如天色。)
  • 詞彙定型化:例如顏色方面,因臺灣話不太分「藍」、「綠」,皆稱「青」,例如「青草」、「青山」為「綠色」;而有時以青稱「藍色」,如「青天」、「海青色」。但今日年輕的臺灣人的臺灣話,受到官話分清藍、綠的影響,多有以「藍(nâ)」專指國語的「藍色」,例如:直接以臺灣話稱藍天,而不稱呼青天;而以青稱「綠色」之傾向。

官話字彙

臺灣話發音

持續引進的新事物之名稱,如:

  • 電視(tiān-sī)
  • 收音機(siu-im-ki;亦用日文發音la-jih-oo ラジオ rajio
  • 電腦(tiān-náu)
  • 國小(kok-sió)
  • 國中(kok-tiong)
  • 母語(bú/bó-gí/gú/gír)
  • 華語(Huâ-gí/gú/gír)
  • 高速公路(ko-sok kong-lōo)
  • 高鐵(ko-thih)
  • 原住民(guân-tsū-bîn)

而如「整個」,臺灣話原本使用同義辭「規」(kui-ê),但現今也有使用『整個』,直接改唸臺灣話發音(tsíng-kò/kô)使用於口語中。

國語發音

穿插於臺灣話句子中,如:謝謝(台語混雜時常發成:se-se)、遙控器、大家樂、麥當勞、漢堡、鍋貼、硬碟、螢幕等詞彙;或一句華語、一句臺語,甚至一句話內有華語、臺語夾雜混用,即俗稱的「雞母屎半烏白」,愈年輕的臺灣人因對臺灣話生疏而愈明顯有此現象。

註釋

  1. 或寫作[nd],如胡方(2005)和張振興(1993)。
  2. 音近ㄜ,有些學者則認為此音是與華語ㄜ相同的[ɤ][90]
  3. 部分學者認為是[ɘ][96]
  4. 南部腔將歌韻發為[ə],與泉腔的火韻[ə]發音相同,但因形成方式不同,並不同韻。
  1. 樹林總共二十種植物ㄍㄚ˫兩百生物吐出來的二氧化碳吸收入去矣。(以「的」表示)
  2. 遐兮有丌是看起來奢颺的 GDP 懸兮,毋過遐好額兮的錢愈濟,散赤的人丌愈少,遐的嚴重貧富不均造成彼社會無安定。(以「的」表示)

参考文献

  1. Ethnologue. . [2015-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英语).
  2. . [2016-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3).
  3. 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民國89年(2000年)3月31日立法
  4. . [2015-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1).
  5. . [2019-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6.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 .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7. 為不同地域分別混合發展而成,非廈門腔直接移入。
  8. 詳見「名稱」段落。
  9. 杉房之助的《日臺會話新編》;小川尚義的《臺語類編》、《日臺大辭典》、《臺日大辭典》;東方孝義的《臺日新辭書》;劉克明的《國語對譯臺語大成》等等諸多作品。
  10. 《明清閩南的海外移民(1567-1840)》,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1999
  11. CHAPTER 2 People and Langu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The Republic of China Yearbook 2008》,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12. . 國會最前線. 民視. 2017-03-08 [2017-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13. . [200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7).
  14. . [2010-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30).
  15. (PDF). [2015-06-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5-07).
  16. 海音詩100之71
  17. . 1903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18. . 1916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19. . 1926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20. . 1935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21. . 1936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22. 文化運動與台灣語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戴正德,中山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任,1999-12-30
  23. 管仁健,《外省新頭殼》(新北市:方舟文化,2016),頁88-95。
  24. 黃石輝,〈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伍人報
  25. . 中央研究院. 吉凶事,皆用「紅龜粿」;臺語「龜」若「居」,取「居財」之意也。
  26. 劉克明. . 新高堂書店. 1923-12-10 [1916-11-28].
  27. 連雅堂. . 臺灣民報. 1929-11-24 [2012-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9).
  28. 岩崎敬太郎. . 1922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29. 劉克明. . 1925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30. 熊谷良正. . 1925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31. . 1931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32. 陳輝龍. . 1934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33. 張耀堂. . 1935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34. . 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 1944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35. 顧炎武. . 上海書店. 1985. 猺人循接壤處....常稱城邑人為河老,謂自河南遷來畏之,繇陳元光將卒始也
  36. 吳守禮. . 老醫之家. 2003-04-02 [2009-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5).
  37. 洪惟仁. . 臺灣風物. 1988-03-31, 38 (1).
  38. .
  39. . . [2014-02-13].
  40. . . 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3-02-17 [25 April 2016] (中文(台灣)‎).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大致認同「語言平等法」草案的設立精神,但在法律條文的擬定過程,意見仍然多所分歧,其中「台語」的內涵是最大的爭議。梁榮茂表示,二月十日開會時,各委員對於華語、客家話的表達方式意見較為一致,但談到如何標示俗稱的「台語」時,各種聲浪風起雲湧。 國語會委員、師大國文系教授莊萬壽表示,一般人均稱閩南話、河洛話為「台語」,但當要在法律條文中以「台語」正式稱之時,其他族群代表就不盡認同,理由為:客家話、原住民語也都算是台灣話。他雖然感到惋惜,但在情感上能理解其他族群代表的想法。
  41. . 台灣羅馬字協會. 2008 [2009-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42. 採用「臺灣閩南語」(指相對於福建的「閩南語」)這個名稱的文獻,包括曹逄甫、蔡美慧(1995);董忠司(2001);侯俊榮(1901);以及臧汀生(1989)等。相關文獻在中國上對於臺灣話的其他稱呼有時包括「臺閩語」(曹逢甫2000)、「福臺語」(余伯泉等2003)。
  43. 吳昭新. . 2013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44. 台語改成閩南語 本土社團籲正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楊宗興綜合報導,新頭殼newtalk,2011-05-23
  45. 閩語涉歧視 本土社團抗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台灣立報,2009-07-29
  46. 蔣為文. . 大樹跤放送台. 2013-11-24 [201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47. . 2009-07-31 [2014-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5).
  48. 林曉雲、洪瑞琴. (電子報). 自由時報 (台北市: 自由時報). 2009-07-28 [2015-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中文).
  49. 邱燕玲、林曉雲、黃文鍠. . 自由時報 (自由電子報). 2011年5月24日 [2015年4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5月22日).
  50. 李獻璋. . 1941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2).
  51. . 1950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2).
  52. 蔣為文. . 台文通訊BONG報219期. 2012-07 [201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53. "Civil Affairs Handbook Taiwan (Formosa)". Office of the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Navy Department. 1944-10-15.
  54. . [2021-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55. . [2013-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2).
  56. ibid (同上)
  57. 董峰政. . 自立晚報. 1999年4月5日 [2016年5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0日) (中文(繁體)‎).
  58. 黃秀仍. (PDF). 遠東學報. 2006年6月 [2016年5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10月12日) (中文(繁體)‎).
  59. 客家人來台相當早,德國史學家Riess研究荷蘭史料發現:荷蘭人來台與原住民溝通時,多由客家人居中翻譯。尹章義(1989,358-66;1991,212-4),認為客家人與閩南人幾乎是同時抵達台灣,甚至於可能更早。
  60. 洪惟仁,《臺灣河佬語聲調研究》,1987年。
  61. 泉州旅游信息网,泉州方言文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2. 《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楊允言、張學謙、呂美親,國史館,2008-03-01
  63. 洪惟仁,《臺灣方言之旅》,前衛出版社,1991年:145頁。ISBN 978-957-9512-31-2。
  64. 瀕危的母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各世代說台語的比例急速下降,從65%到18%。
  65. .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66. 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年齡層越低,華語的使用率越高。
  67. . 自由電子報. 2017-04-05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68. 世界母語日反思 當我們只會用「母湯」取代「毋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9-02-21
  69. . 自由電子報. 2017-06-10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70. . 生活新聞 (民視).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7).
  71. 文化部辦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語人口占全台比例72%卻沒有!沒有!任何資源。
  72. .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73. 厦门大学周長楫教授指出三千七百五十八個漢字中文白異讀的字有40%左右。
  74. 使臺錄
  75. 董同龢.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57, (29): 231-253.
  76. 洪惟仁. . 十四屆全國聲韻學研討會 (臺灣新竹: 新竹師範學院). 1996.
  77. 潘荷仙. .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1997, (33).
  78. 胡方,論廈門話[mb ηg nd]聲母的聲學特性及其他,2005
  79. 朱曉農. . 2010.
  80. 張裕宏,白話字基本論,2002
  81. 詹伯慧,現代漢語方言,1981
  82. 董同龢,記台灣的一種閩南語,中研院史語所,1967.06
  83. 羅常培,廈門音系,1930
  84. 張振興,臺灣閩南方言記略,1993
  85. 洪惟仁,音變的過程與動機,2014
  86. 鄭良偉,台語語音規律大綱及語例,1996
  87. 洪惟仁. . 新竹: 清華大學語言所博士論文: 99. 2003.
  88. 莊雅雯、馮鐘緯、陳如意. (PDF). 臺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論文集. 2009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20).
  89. 洪惟仁. (PDF). 臺灣語文研究. 2012, 7 (2)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20).
  90. 張振興. .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9.
  91. 董忠司. (43). 中華學苑: 23-46. 1993.
  92. 董忠司. . 台北: 文建會. 2001: 55頁.
  93. 陳淑娟. . 語言暨語言學. 2010, 11 (2): 425-468.
  94. 陳淑娟. . 台灣語文研究. 2009, (3): 151-172.
  95. (pdf).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08-12 [2016-06-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26).
  96. 駱嘉鵬. . 馬來西亞漢語語言學國際學術會議. 2006-03-04.
  97. 洪惟仁. . 中國社會語言學. No. 1 (北京): 34-56.
  98. 陳彥君、楊秀芳. .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011.
  99. 洪惟仁. . 語言暨語言學. Vol. 14 no. 2. 2013-02-01: 347.
  100. 臺中教育大學臺羅學習網—第二課 聲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01. 民視台灣學堂. . YouTube. 2017-06-01 [2017-10-03].
  102. . [2016-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103. . [2016-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104. . [2011-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105. 臺中教育大學臺羅學習網—第三課 變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06. 洪惟仁. (PDF). [2020-06-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4-22).
  107. 臺灣總督府《臺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一》第七課
  108. 羅馬字是台灣新文學ê開基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收於蔣為文著2005《語言、認同與去殖民》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109. 台文作家簡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方耀乾提供。
  110. 中介語 ia̍h是透濫新生語?論鄉土文學作品 ê語言文字使用現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收於蔣為文著2011《民族、母語kap音素文字》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111. 洪惟仁. (PD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中央研究院). 2013, 14 (2): 315–369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20) (中文(台灣)‎).
  112. . [2011-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113. 吳正龍、陳淑君. .
  114. 梁淑慧,《碩士論文》,2004年:第二章第二節
  115. 《普闽典》,閩南方言拼音方案
  116. 王育德2002;鄭良偉1987;周長楫1996;張振興1997;梁淑慧2004
  117. 周長楫1996;張振興,1997
  118. 王育德2002;鄭良偉,1987
  119. 鄭良偉1987
  120. . [2019-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121. .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122. 此些用語另有其他說法。
  123. 賴閔聰. . 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2003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員林福佬客普遍稱母親為a22 i44,經查證台灣部份客家人也有如此稱謂,例如長治(a11 ia24)、萬巒(a ie)、東勢(a ia)、苗栗(a24 ia31)
  124. 吳正龍、陳淑君. : 25. 親屬稱謂方面,以下幾個說法明顯帶有客家話或潮州話的特色:母親:員林a33 i55饒平客話i55 a11, a11 vo35, a33 i44潮州話a33 i44, a33 ai55 a ni
  125. . 葉高華. [201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126. 春雄. . 社團法人台中縣父母成長協會. 2007 [2009-04-10].
  127. .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3-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8). 【阿姆】詔安音;阿依a11 i55
  128. . [2014-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129. . [2014-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7).
  130. . [200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131. . 中華民國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 [201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9) (中文(台灣)‎).
  132. 翁佳音. . 原住民委員會.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133.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延伸閱讀

  • 林春地. . 臺北縣蘆洲鄉: 東展文化. 1987: 92頁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中文(繁體)‎).臺大
  • 黃炳煌. . 臺灣: 高等教育. 2012-11-12: 118頁 [2013-11-21]. ISBN 978-986-266-05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2) (中文(繁體)‎).

相關頁面

外部連結

维基百科提供如下语言版本:
臺灣話维基百科
维基词典有此种语言版本:
臺灣話维基词典
維基教科書中的相關電子:臺灣話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