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性
吳有性(1582年-1652年),字又可,號淡齋,江蘇吳縣人,明末著名醫家。其著作《溫疫論》一书,开中医探讨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提出溫疫是由一種不可見的異氣所導致,由口鼻而入,與現代的病菌學、病毒学說接近。他啟發了清朝的溫病學派。
生平
1641年,他的家鄉出現大型傳染病,許多人因此過世,吳又可因而發奮學醫。他反對使用傷寒學派的熱性藥物,主張以苦寒攻下的治則,攻逐邪氣,用以治療溫疫。當時有許多人經他診治都得以痊癒,因此聲名遠播。
1642年,撰寫成《溫疫論》一書。
著作
1642年创作了医学著作《溫疫論》,书中率先提出溫疫非因風、寒、暑、濕所致,而是源自於一種「異氣」(又稱戾氣、雜氣)所致[1]。認為溫疫與傷寒不同,不是由皮膚侵入,而是由口鼻侵入,再潛伏於半表半裏的募原之間,這個觀點影響了葉天士的三焦辨證。
在《溫疫論》提出的达原饮,為其著名处方,主治瘟疫或瘧疾。2003年,曾以達原飲來治療。《溫疫论》中提到的大黄,曾用於治療禽流感。
流行文化
2013年的中国电影《大明劫》,以吳有性為主角(馮遠征飾)。
註釋
- 吳又可《溫疫論》序:「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
- 吳鞠通《溫病條辨》〈吳又可溫病禁黃連論〉:「唐末以來,治溫熱病者,初用辛溫發表,見病不為藥衰,則恣用苦寒大隊,芩連知柏、愈服愈燥。……吳又可非之誠是,但有不識苦寒化燥之理,以為黃連守而不走,大黃走而不守,夫黃連不可輕用,大黃與黃連同一苦寒藥,迅利于黃連百倍,反可輕用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