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
吴宓(1894年8月20日-1978年1月17日),原名玉衡,后改陀曼,又改宓,字雨生(又作雨僧)[1],笔名余生,男,陕西泾阳人,中国比较文学家、西洋文学家,学衡派代表人物。
吴宓 | |
---|---|
出生 | 大清陕西省西安府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村 | 1894年8月20日
逝世 | 1978年1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泾阳县 | (83歲)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职业 | 比较文学家, 批评家, 教育家,诗人 |
配偶 | 陈心一 邹兰芳 |
亲属 | 女儿:吴学昭 |
生平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农历七月二十(阳历8月20日),吴宓出生于陕西省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村。生父为吴建寅,四岁时生母李氏病逝,祖母将吴宓过继给叔父吴建常。[2]自幼聪慧好学。
宣统三年(1911年),吴宓入清华学堂(1912年改名清华学校)中等科,1916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高等科。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攻读新闻学,1918年改读西洋文学,毕业于維珍尼亞大学英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後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留美五年间,吴宓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诗人作品的研究下过相当的功夫,有过不少论著。
1921年,吴宓回国,即受聘在南京高师與国立东南大学(後更名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学)文学院任教授,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并且常以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学整理和中国儒家学说这四大传统作比较印证。吴宓在东南大学与梅光迪、柳詒共同主编于1922年创办之《学衡》杂志,11年间共出版79期,於新旧文化取径独异,持论固有深获西欧北美之说,未尝尽去先儒旧义,故分庭抗禮,别成一派。这一时期他撰写了“中国的新与旧”“论新文化运动”等论文,採古典主义,抨击新体自由诗,主张维持中国文化遗产的应有价值,尝以中国的白璧德自任。他曾著有《吴宓诗文集》、《空轩诗话》等专著。
1924年吴宓离开东南大學後到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授,1925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筹备主任,以后又在昆明西南联大、成都燕京大学、武汉大学和重庆女子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学院前身)等校担任教授。1929年9月钱锺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的得意门生,师生间常有诗词赠答与唱和,然而1937年因钱锺书一篇书评,师生关系曾紧张了多年。吴在清华期间,曾于1930年游学欧洲,遍历苏、英、法、德、比、瑞士诸国,又在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修学年余,所学极博。执教清华期间,吴宓是“清华的一个精神力量。”[3]
吴宓于1941年被教育部聘为首批部聘教授。1943年至1944年吴宓代理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1944年秋到成都燕京大学任教,1945年9月改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1946年2月吴宓推辞了浙江大学、河南大学要他出任文学院院长之聘约,到武昌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任外文系主任,兼校务委员会委员,1947年1月起主编《武汉日报·文学副刊》一年,其间清华大学梅贻琦和陈福田一再邀他回去。至1949年广州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以文学院院长之位邀他南下,且其好友陈寅恪亦在岭南,教育部长杭立武邀他去台湾大学任文学院长,女儿要他去清华大学,而他即于4月底飞到重庆到相辉学院任外语教授,兼任梁漱溟主持的北碚勉仁学院文学教授,入蜀定居了。1950年4月两院相继撤消,吴宓到新成立的四川教育学院,9月又随校合并入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后到中文系)任教。结果是虎落平阳,晚景甚为不佳。
至文革到来,吴宓淪为被批斗的大罪人,以种种罪名蹲入“牛棚”,到梁平劳改,受尽苦难。76岁的老人做不了重活,还被架上高台示众,头晕眼花直打哆嗦,被推下来跌断左腿[4]。之后又遭断水断饭之折磨。腿伤稍好,即令打扫厕所。到批林批孔时,吴宓不肯批判孔子,说“没有孔子,中国仍在混沌之中”,并说“宁愿杀头也不批孔”,被打成“现行反革命”。
1971年病重,右眼失明,左眼白内障严重,就只好让他回重庆养病。1977年吴宓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好让其胞妹吴须曼领回陕西泾阳老家。這终于使他得到了一些兄妹深情的照顾和温馨[5],吴宓每次吃饭时总要问:“还要请示吗?”吴须曼告诉他说:“‘四人帮’已经被打倒了,都不请示了。”有时候夜间,他起床喊,“快开灯,我是吴宓教授,我很饿,给我一碗稀饭喝吧。”[6]1978年1月14日因突发老年性脑血管疾病入院治療,1月17日病逝解放军513野战医院,终年84岁。[7]
婚姻
吳宓的元配是陳心一,後來二人因為毛彦文的介入而離婚[8],最後毛彦文嫁给了熊希龄。早年吴宓曾爱慕燕京大学的女学生陈仰贤,但陈暗自喜歡叶公超。吴宓亦爱慕袁永熹,最後叶公超和袁永熹結婚。吴宓又曾苦恋欧阳采薇,而“薇最倾情于叶公超”。[9]
参考文献
- 张弘. . 北京: 文津出版社. 2005: 1–2. ISBN 7-80554-487-5.
- 《吴宓自编年谱》1897年纪事云:“约在是年,祖母杨太淑人,以芷敬公鳏居,怜宓失母。太淑人又夙爱次子仲旗公,乃命令以宓(时名玉衡)出为仲旗公之继嗣,而母胡淑人。众皆遵从无违。由是芷敬公遂为宓之本生父,仲旗公遂为宓之嗣父以终身。”。(《吴宓自编年谱》22页,三联书店,1995年12月版)
- 贺麟:“吴宓先生是当时清华的一个精神力量”。
- 吴宓1969年11月30日所写《上西师中文系群众工作组报告》中写道:“宓现在七十六岁垂暮之年,腿伤如此,不能站立,不能行步,即在室内爬行,偶一卧起转动,腿关节亦痛不可忍。故只有安居在此文化村二舍203室中,又需要女工唐昌敏服侍。”
- 吴须曼《回忆先兄吴宓教授》,见李继凯、刘瑞春编《追忆吴宓》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 赵瑞蕻:《我是吴宓教授,给我开灯》
- 张致强撰《吴宓暮年点滴事——吴宓教授逝世二十周年祭》一文稱吴宓是被亲人饿死在家乡的一个破旧的窑洞里。(《鲁迅研究月刊》在1997年3月刊)對此,吴须曼女士写《吴宓回陕前后》进行了批驳。
- 姚文青中《挚友吴宓先生轶事》写道:“宓于故妻陈心一女士,德性夙所钦佩,但敬而不爱,终致离婚,然至今仍书信往还。夫妇之谊虽绝,良友之情故在也。”《吴宓先生之烦恼》詩:“吴宓苦爱毛彦文,三洲人士共知闻。离婚不畏圣贤讥,金钱名誉何足云。”
- 许渊冲《诗书人生》載:“对袁永熹和陈仰贤,叶公超可以说是‘双胜’,吴宓则是‘双败’。”
外部链接
- 吴宓和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最后一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郝田虎:《跨越东西方:辜鸿铭与吴宓对弥尔顿的接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郝田虎:《新文化运动中吴宓对弥尔顿的接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