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超然
呂超然(英語:,1926年1月21日-2014年3月3日)[2][3][4],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華裔美國人,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少校,為美軍該軍種首位非白人軍官暨第一位亞裔軍官,曾參與韓戰與越戰。[5]在1950年9月,因在韓戰中的功績,呂超然獲頒海軍十字勳章。
呂超然 | |
---|---|
昵称 | Kurt |
出生 | 1926年1月21日 美國加州舊金山 |
逝世 | 2014年3月3日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 (88歲)
军种 | 美國海軍陸戰隊 |
服役年份 | 1944–1968 |
军衔 | 少校 |
统率 | 第1陸戰師7團1營機槍連長 |
参与战争 | 仁川登陸 長津湖戰役 |
获得勋章 | 海軍十字勳章 銀星勳章 立功勳章 紫心勋章[1] |
生平
呂超然的父親來自中國廣東,1920年代移民至夏威夷,後於加州定居。他稍後回到中國,相親結婚,與他的妻子一同回到加州,從事將農產品賣給餐廳與旅館的生意。1926年,呂超然在舊金山出生,是家中的長子,有二個弟弟與三個妹妹。呂家隨後移居萨克拉门托,呂超然在此長大。
呂超然曾就讀於中文學校,會說中文與英語。自幼大量阅读父亲所收藏的诸多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如《三国演义》,逐渐崇拜中国古代军事人物。其父手臂上有個漢字刺青「寧死不辱」,讓他留下深刻印象,以此为座右铭。
在珍珠港事變時,呂超然就讀高中,他加入了初級預備役軍官訓練團(Junior Reserve Officers' Training Corps)。1944年,他年滿18歲,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部隊指派他學習日文,獲得少尉軍階。1945年至1946年間,他被派遣到美國海軍陸戰隊基礎學校(The Basic School),訓練學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因為種族歧視,他一直沒辦法參與戰鬥任務。
因為美軍改變了長久以來的種族差別待遇政策,韓戰期間,呂超然爭取加入7團1營B連,擔任少尉排長,以參與第一線的戰鬥任務。1950年9月21日,呂超然隨同第1營,參與仁川登陸戰。中共隨後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加入朝鮮戰爭。因為呂超然是軍中唯一的華人,身高也不高,為了激勵隊友以及避免友軍誤擊,他總是穿著紅色外套,站在前線最顯眼的地方指揮作戰。恪守禮節、一絲不苟是他的特色,他以傑出的自我要求與統御能力,多次在戰鬥任務中拯救隊友,得到了白人部屬的認同。
1950年11月2日深夜至3日凌晨間,呂超然所屬第1營,首次遭遇中共军队的伏擊。因為無法確認敵軍方向,呂超然激勵其部屬集中注意力,針對對方的槍口火光反攻,同時帶領所屬的機槍排,在深夜大雪中進行主動搜查,以找出中共军队的位置。他單人在部隊前行動,以漢語「不開火,我是中國人」向中共军队喊話,同時鳴槍並投擲手榴彈,吸引中共军队的注意力。呂超然使得中共军队停止开火,分散了注意力。但中共军队的位置也因此暴露,美軍得以重新組織陣線,擊退了中共军队的攻擊。呂超然隨後被後送至咸興市的野戰醫院救護。他因為在這場戰役中的突出表現,獲頒美國海軍十字勳章[6]。
呂超然在傷勢未完全痊癒之前,帶著繃帶主動又回到前線,參加戰鬥任務。在长津湖战役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第7團第2營的五百名士兵,遭到志願軍包圍。呂超然率領部屬,前往救援,與第2營會師,成功引導他們一同突圍,因此獲頒銀星勳章。[5]
1950年12月8日,呂超然在戰鬥中,遭到中共军队機關槍射擊,嚴重負傷。後送至日本治療,隨後結束了他在朝鮮半島的任務,回到美國。
回到美國後,1962年到1965年間,他回到美國海軍陸戰隊基礎學校中擔任教官,繼續服役。1963年,升任少校。1965年至1966年,曾參與越戰。
1968年,他從海軍陸戰隊中退役。退伍後,他曾在紐約壽險公司(New York Life Insurance Company)服務7年。在這段期間,他的母親在沙加緬度過世。他的弟弟呂超民也在台灣過世。其弟呂超凡(Chew-Fan Lee,音譯)從美國陸軍退伍,成為一名醫院藥劑師。
他曾進入美國鄉村電力合作協會(National Rural Electric Cooperative Association)工作。退休之後,居住在維吉尼亞州阿靈頓。
家庭
呂超然家中有兩位兄弟投身軍旅服務,弟弟叫呂超民(Chew-Mon Lee)[7],1928年出生[8],在美国陆军中服役,同样是在韓戰中立下过战功的美国英雄,曾獲傑出服役十字勳章。1971年前往台灣台北市擔任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上校陸軍武官[9],任內因感情糾紛問題,而於1972年5月8日在陽明山自宅附近飲彈自盡[7]。逝世后,安葬於阿灵顿公墓[10]。
另一位弟弟呂超凡(Chew-Fan Lee,音譯),1927年出生[8],亦服役於美國陸軍,擔任醫官,在韓戰中曾獲得銅星勳章。
呂超然有過二段婚姻,但沒有生下子女。在第二段婚姻時,有一位繼子。
榮譽
獲頒勳章
因為在戰鬥中的表現,呂超然曾獲海軍十字勳章、銀星勳章與二次紫心勳章。此外還曾獲得各項榮譽獎章。
1st Row | 海軍十字勳章 | 銀星勳章 | 紫心勳章 w/ 1 award star | |
---|---|---|---|---|
2nd Row | Navy and Marine Corps Commendation Medal w/ valor device | Combat Action Ribbon | US Navy 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 Ribbon | |
3rd Row | Navy Unit Commendation | Marine Corps Expeditionary Medal | China Service Medal | |
4th Row | American Campaign Medal |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獎章 | Navy Occupation Service Medal | |
5th Row | 國防部服役獎章 (附1枚服役星章) | 韓國服役獎章(附2枚銅質參戰星章) | 越南服役獎章(附2枚銅質參戰星章) | |
6th Row | United Nations Service Medal for Korea | Vietnam Gallantry Cross Unit Citation | Vietnam Campaign Medal | |
軍事博物館
2000年,加州軍事博物館,將呂家三兄弟的照片及事蹟列为展品。
另见
参考文献
- . MilitaryTimes. Gannett.(英文)
- . [2012-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 . [2019-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5).
- .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4-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9).
- . Smithsonian Channel.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8).(英文)
- Yardley, William. .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3-10 [2019-04-07].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6) (美国英语).
- . 聯合報. 1972-05-10: 03.
- Drury, Bob; Clavin, Tom; Drury, Tom. . Grove Press. 2009: 256–257 [2020-11-25]. ISBN 0-8021-44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2).
- . . . 1971-10: 7.
- .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ry. 2005年11月14日 [2013年9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6日)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