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

喪屍英語:),也有活屍行屍活死人等別稱,是傳說中形如死人而能夠活動的怪物。源自盛行于非洲貝南多哥,及北美洲海地巫毒教信仰,通過祭祀下毒將屍體復活,以便驅使从事勞役活動[1];在現代的許多游戲和文藝作品中也時有出現。喪屍如同吸血鬼,常歸類於不死生物。也有將已死去的怪物歸類於殭屍,肉體還活著卻已失去理智的怪物歸類於喪屍的說法。

喪屍
喬治·安德魯·羅梅羅所執導的《活死人之夜》被認為是現代喪屍文化的啟蒙
分類传说中的生物
亞分類不死生物
相似生物亡灵、吸血鬼殭屍

台灣流行文化中常使用作為「Zombie」的中文名稱,而在香港和中国大陆一般则译作丧尸。

特性

最初的

  • 不具有意志、但能夠活動的死人
  • 動作遲緩
  • 由海地巫毒教的巫師施法形成,並聽命於巫師,作為奴隸永遠替主人工作

東西方傳說對、的描述在細節上有許多不同點,但它們還是有一些共同特性,如:

  • 會攻擊人
  • 除少數例外,通常只剩下獸性本能
  • 被攻擊者可以變成

隨著在現代文學與影視娛樂作品中屢次登場,其形象日益豐富,被賦予了許多新的特性,特別是科幻成分增加,如:

  • 是由病毒或化學毒物引起的人體異變所形成
  • 多數智力低下、行動遲緩,少數身體結構卻出現特化,行動異常敏捷、力量巨大或有各種特殊能力,不少保有飢餓感的特性。
  • 因為喪屍喜食新鮮人肉,對於人類和其他生物有攻擊性,但不會攻擊同類,野生動物也可能發病。
  • 殘存意志存在腦部,身體只要摧毀頭部便會永久停止行動,但除此之外的部分不論怎麼攻擊都無法令其停止,四肢和驅幹就算已千瘡百孔依然繼續行動
  • 可能沒有觸覺跟視覺,但對物體震動(如聲音)可能會有反應。另外有些可能會被生物的味道或氣息吸引

現今部份作品強調的攻擊性及傳染性以描繪浩劫題材,有別於早期的通常是穿著壽衣的傳說,外表多被描述為具有嚴重外傷、腐肉、衣物破損,臉部僵直且全身有帶有血漬等,正常人與之接觸會感染。

巫毒教中的喪屍

根據海地巫毒教信仰,「Houngan」或「Mambo」可以復活死者,復活之後的死者沒有自主意識並被舉行復活儀式的人操縱,經此法復活的死者就叫喪屍。但這並非真的死者復活。例如在海地有許多喪屍傳說,其實是源於當地巫師用藥物迷昏被害人後,用迷幻藥及催眠等手段控制被害人的行動。 據描述,巫師會在受害者的食物或經常接觸的物品上下毒,令受害者出現「假死」的現象。他們會在喪禮過後把受害者的「屍體」挖出來,再在其頭部插上一枝木條,破壞其記憶系統。受害者於是失去記憶,對他們的新主人唯命是從。這些喪屍通常在農地被用作工人。

近代虛構作品中的喪屍

喪屍在各式各樣恐怖或科幻或奇幻類的文學漫畫動畫電玩劇集電影中屢次登場。在這些作品中,喪屍具有不斷傳染,同化人類的能力。由病毒或化學毒物等為媒介,通常藉由抓傷、咬傷或寄生蟲在人甚至動物間傳染,受害者通常會瀕死並轉化成喪屍。在一些作品中,轉化的現象是死後才出現;而在另一些作品中,細胞完全死亡的生物不能變成喪屍。在《惡靈古堡》中,植物也可以受感染病毒而成為喪屍。

當代作品對喪屍的設定始見於科幻小說《最後一個人》中的「吸血鬼」。書中的「真吸血鬼」並不像西方傳說中的吸血鬼,書中的「疑似吸血鬼」反而和西方傳說中典型的「吸血鬼真祖」相似。 確認近代喪屍形象並有深遠影響的是恐怖電影《活死人之夜》,這部作品中的喪屍行動遲緩、智力低下、成群出現並攻擊活人,被它們咬傷的人也會變成喪屍。後來許多恐怖作品沿襲了這樣的設定。

對於影視作品來說,喪屍形象來自沒有複雜的歷史背景或森嚴的社會等級的非洲文化,不需要吸血鬼真祖、吸血鬼貴族等複雜的設定,更接近活死人的本來面目。

在電子遊戲中出現喪屍、吸血鬼等不死生物一般是爲了營造恐怖氣氛。尤其是日本的恐怖題材電子遊戲常出現人類與喪屍對抗的劇情,歐美地區的動作射擊遊戲有時也出現喪屍角色。以喪屍、外星生物等虛構生物作為敵方角色可以避免出現武力傷害人類的暴力場面。電子遊戲中的喪屍通常被設定為由病毒引起,源頭來自企圖利用喪屍或病毒作為生物武器的集團或機構,最終造成人類浩劫。

出現喪屍的相關媒體作品

喪屍遊戲列表

  • 喪屍題材遊戲列表‎

喪屍劇集列表

  • 喪屍題材劇集列表‎

喪屍電影列表

  • 喪屍題材電影列表‎

參見

參考資料

  1. 奇幻世界大百科 p201 isbn:978-986-5688-48-6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喪屍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