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德械师
國民革命軍中央教導團,是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德國軍事顧問的指導下訓練並改編組建的部隊,又稱德械師、德制師、德制中央軍、德式中央軍、德制新式中央軍、中央軍德式裝備師、中央軍德式步兵師、德訓師。
背景
國民政府在中原大戰後收編原屬於軍閥的部隊,由於派系編制混亂,部隊仍採用19世紀末歐洲軍事準則——密集刺刀衝鋒的戰術,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現代化戰爭特性毫無所知,在一二八事變及長城戰役面對日本軍隊時即遭遇重大傷亡。1933年德国与中华民国政府加强军事领域合作,根据德国軍事顾问团总顾问汉斯·冯·塞克特提交的改革建议书,參考中國國情將當時的陸軍步兵師現代化。民國24年(1935年)开始整军计划,第一批整编10个师,原本计划分三期整编30个师;但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及德国改变对华政策、中断援助而终止,只有部分完成編制。
裝備與編制
在淞沪会战爆发时,只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实现德式装备与编制,另有87师、88師、36师整编组建(这四个单位的部队當年俗称“德式师”),雖然装备、人员不齐,但也算是当时中国装备最好的师级部队,而且接受德国军事顾问指导训练程度以及德式装备相对其他国军整编部队更充分。按照德国军事顾问的意见,教导总队以及87、88、36三个师是作为新式整编部队的示范单位,不应轻易用于前线作战。德制师单兵装备了制式头盔,主要是国造中正式步枪或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步枪,国造仿制捷克,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统一的子弹带等装具,装备德制克魯伯 75mm 野砲(或波佛斯M1930山炮),PaK 36反坦克炮以及88毫米高射炮,建制内装备师团两级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开赴淞沪(今 中國上海市)参加对日作战时还配属了德制150毫米口径重炮、坦克與装甲车辆。在经过了淞沪会战较大损失,首都南京保卫战之后,基本损失殆尽。
另外隸屬於財政部的稅警總團(參見孫立人等),由財政部部長宋子文一手創建,武器從德國購買,排以上軍官大部分由留美學生擔任,也是較早接受德械裝備與訓練的部隊。
教導總隊
民國19年(1930年)2月教導總隊的前身軍校教導師在德國顧問馬克斯·鮑爾指導下成立,由德國人王恩漢上校(,「Oberst」德語為「上校」,1920年4月30日卡普政變後退役)負責編練,由於成效良好,陸續成立教導第2師、教導第3師,並陸續改編成正規的野戰部隊。
民國22年(1933年),德意志國防軍之父漢斯·馮·塞克特來華擔任資深顧問,他指出中國只要有精簡效率好的常備陸軍60個師,加上勇敢耐勞的士兵,配合訓練及良好的組織,將可成為一支勁旅。根據此原則,塞克特認為應先成立一個基本的示範單位,一支旅級單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獲得中選。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1931年开始编组,最初编制为团级教导部队,1936年扩编成三团制师级单位。由於教導總隊對於素質要求極高,中高階軍官經常被派任至歐陸軍事強權國家深造,如總隊長桂永清、參謀長邱清泉、工兵團長楊厚綵、團級幹部謝承瑞、廖耀湘、工兵營長鈕先銘等。
教導總隊完全依造德國的軍事思想及操典訓練,但武器裝備獲得不易,比照德國陸軍步兵團僅能屬輕裝標準。由於訓練徹底,當時的顧問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都深表滿意。
- 1937年11月扩编为3旅6团時的編制
- 第一旅旅長周振強 (黄埔四期)少將,參謀主任馬連桂(黄埔五期)中校
- 第一團團長秦士銓(黃埔五期)上校
- 第二團團長謝承瑞(黃埔四期 留法)上校
- 第一旅旅長周振強 (黄埔四期)少將,參謀主任馬連桂(黄埔五期)中校
- 第二旅旅長胡啟儒(黃埔二期)少將,參謀主任廖耀湘(黄埔六期 留法)中校
- 第三團團長李西開(黄埔三期)上校
- 第六團團長劉子淑(黃埔四期)上校
- 第二旅旅長胡啟儒(黃埔二期)少將,參謀主任廖耀湘(黄埔六期 留法)中校
- 第三旅旅長馬威龍( 黄埔四期)少將
- 第四團團長睢友蘭(黄埔三期)上校
- 第五團團長馬威龍少將(兼),實際指揮鄧文僖(黄埔七期)上校。
- 第三旅旅長馬威龍( 黄埔四期)少將
- 砲兵團團長樓迪善( 黄埔六期)少將
- 工兵團團長楊厚綵( 黄埔六期)少將
整理師
民國21年(1932年)軍委會於為提升陸軍戰力,在格奧爾格·魏澤爾(Georg Wetzell)協助下進行先期作業,以威瑪德國防衛軍步兵團模式改編,但僅做基本形式的調整其它仍維持原貌。改編整理的六個師,分別是陸軍第2師、第3師、第9師、第25師、第87師及第88師(88th Division)。
整編師中裝備訓練最完整的單位為陸軍警卫第1师和警卫第2师改編(1931年)而來的第87師及第88師,以及由第87師和88師兩個師的補充旅共四個團基礎上組建(1933年)的第36師,编制为两旅四团。
調整師
按照国军整军规划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调整二十个师,分两期,民国二十六年(1936年)调整十个师,主要是统一编制。调整师编制为1师、2旅、4团制,另编有1炮兵营,人员编制1.1万余人。调整师较为简编,再过渡到整理师。
圖片集
- 配戴M35德式鋼盔的德制中央軍
- 國軍在淞滬會戰中使用PaK 36 37mm德製反坦克炮
- 國軍民國24年(1935年)的訓練用書-德式現代砲兵須知,總監為唐生智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 书籍
- 《铁血虎贲——国民党军的德式师》
- 王正華:《抗戰時期外國對華軍事援助》,台北:環球,民國76年(1987年)4月,pp. 48-49.
延伸閱讀
参见
- 國民革命軍德械師
- 國民革命軍第八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