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干依喀湖

坦噶尼喀湖英語:法語:)是非洲中部的一個淡水湖,位於3°20′S 29°5′E8°48′S 31°15′E之间地图。是世界第二古老的湖,地質學家研究在2000萬年前形成,僅次於貝加爾湖的3000萬年,最深處1470公尺,是世界第二深,也僅次於貝加爾湖[3]。面積32,9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湖。非洲有四個國家都擁有這個湖的一部分,分別是布隆迪剛果民主共和國(擁有45%)、坦桑尼亞(擁有41%)和贊比亞

坦干依喀湖
坦噶尼喀湖上的漁夫和夕陽
坦干依喀湖地圖
主要流入魯濟濟河馬拉加拉西河卡蘭博河
主要流出魯庫加河
流经国家 
 刚果民主共和国
 坦桑尼亚
 尚比亞
最大长度673公里
最大宽度72公里
表面积32,900平方公里
平均深度570公尺
最大深度1,470公尺
水体体积18,900立方公里[1]
岸长11,828公里
表面海拔773公尺[2]
1岸长衡量标准不定。

發現

坦干依喀湖第一次有紀錄的發現是在1858年,由歐洲探險家理查·波頓约翰·斯皮克所紀錄。當時這兩位探險家為了探索尼羅河的源頭而來到東非,後來约翰·斯皮克又繼續發現並紀錄了另一個更大的淡水湖-維多利亞湖,是尼羅河的源頭。

地理

坦干依喀湖位於東非大裂谷區的西部的艾伯丁裂谷,周圍被山脈環繞,屬於斷層湖。是非洲最大的裂谷湖,坦干依喀湖的淺水約佔世界可用淡水的18%。坦干依喀湖南北長約679公里,寬度平均是50公里,面積為32900平方公里,包括了1828公里的湖岸线,平均深度570公尺,最深度位於坦干依喀湖的北部,為1470公尺,水量約有18900立方公里[4]。其表面溫度約為25度,pH平均值為8.4。坦干依喀湖提供了非洲熱帶動物、水生生物乾淨的水源,因此周邊和湖中的生物種類都相當的豐富,生物學家甚至認為世界上80%的魚類都曾出現在這個湖中。由於坦干依喀湖的深度及其位於熱帶的地理位置,因此其中的水不容易進行上下層的對流,湖中深度較深的水稱為化石水,屬於缺氧水域

坦干依喀湖的下游區域約含蓋231000平方公里,流入坦干依喀湖的河川中,最大的是 魯濟濟河(Ruzizi River),它從湖的北邊流入。另一條則是馬拉加拉西河,它是東非國家坦桑尼亞的第二大河。從東邊流入坦干依喀湖,馬拉加拉西河是早期流入坦干依喀湖的河系,上游曾是非洲的剛果河,除了這兩條河外,還有很多小河也流進湖中。由坦干依喀湖流出的河川則主要是魯庫加河,這一條河川最後消失在剛果河流域中。

由於坦干依喀湖高海拔、深度深、河水填充的速度慢、位在火山地區,其流量變化的歷史相當複雜。坦干依喀湖以往很少有水流可以流到海中,實務上可稱為內流盆地,因為需要在坦干依喀湖的水位較高時,才可能流到魯庫加河,再流進剛果河。

坦干依喀湖位在熱帶地區,水份很快蒸發,因此需要在基伏湖經由魯濟濟河入水的水量較大時,坦干依喀湖的水位才夠高,可以流出到其他地區。坦干依喀湖的水道歷史不超過一萬二千年,而且因為熔岩流的阻塞,將基伏湖以往經由愛德華湖流到尼羅河水域的水量,分流一部份到坦干依喀湖。古海岸線的證據顯示坦干依喀湖的高度曾經比現在要高三百公尺,而且沒有水道流進大海。即使在現在,其流到大海的水流也是間歇性的,當歐洲人1858年第一次到這裡時,坦干依喀湖可能還沒有水流入海。

生物

爬蟲類

坦干依喀湖與鄰近濕地是尼羅鱷(包括知名巨鱷古斯塔夫)、羅得西亞側頸龜鋸齒側頸龜東非側頸盒龜(其棲息在鄰近的潟湖中,而非坦干依喀湖)的棲息地[5]

魚類

坦干依喀湖中的一種慈鯛:圓筒新亮麗鯛

坦干依喀湖中至少有250種以上屬慈鯛科鱼类,和75種非慈鯛科的魚類[6]。多數都生活在湖底。而魚類最多的地方則是魯庫加河流出的河口,其中鲤形鲷就至少有2到6種。而掠食性的坦干依喀尖吻鲈(和非洲維多利亞湖邊的掠食性尼羅尖吻鲈略有不同)就有4種。在坦干依喀湖中的慈鯛有98%都是湖中特有種

无脊椎动物

特有種霍氏川蜷的外殼

坦干依喀湖中有相當多特有種無脊椎軟體動物,如螃蟹水蛭橈足類動物(如劍水蚤)等。

坦干依喀湖中有68種淡水螺类(其中45種是特有種)及15種双壳纲(其中8種是特有種)[7]其中許多螺类特別之處是以淡水螺类而言特別厚的外殼,以及獨特的外殼,這類的特點其實比較類似海水螺类,因此這些螺類稱為thallasoid[8]。所有坦干依喀湖中前鰓亞綱的thallasoid都是特有種[8]。最早人們認為他們和海水螺类有關,後來發現其實沒有關係。這些螺類的出現是坦干依喀湖物種高度分化,以及因為有許多食螺魚類及坦湖蟹科等食螺蟹類帶來选择压力的的結果[6][8][9]。淡水螺类中有十七個科是坦干依喀湖的特有種,例如Lavigeria、Reymondia、Spekia、Tanganyicia及Tiphobia等[8]。坦干依喀湖不屬於thallasoid的螺类約有三十種,但其中只有五種是特有種,例如Ferrissia tanganyicensis及Neothauma tanganyicense[8],後者是坦干依喀湖最大的螺類,其貝殼常為一些魚類的住處[10]

產業

坦干依喀湖為湖邊的100多萬居民提供了25%至40%蛋白質來源[11],整個湖約有45000的漁場和800個小港口。坦干依喀湖附近有十萬人和漁業有關,分佈在將近八百個地區。

坦干依喀湖的魚也透過東非出口到世界各國,1950年代就已經發展了商業化的捕魚業,1995年估計漁獲量約有180000噸。然而這並非最興旺的時期,過去漁獲量最大的時期是1980年代,後來因為遠洋魚業的進口,坦干依喀湖週邊的漁業量就漸漸減少了。

歷史

坦干依喀湖第一次有紀錄的發現是在1858年,由歐洲探險家理查·波頓约翰·斯皮克所紀錄。後來大衛·李文斯頓也曾經過湖邊,他注意到坦干依喀湖南部的名稱Liemba,可能來自Fipa語,在1927年將一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船隻Graf von Götzen命名為Liemba,也就是MV Liemba,現在還在坦干依喀湖航行[12]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坦干依喀湖戰役就是發生在坦干依喀湖。

德國的Graf von Götzen號得名自德屬東非的總督古斯塔夫·阿道夫·馮·格岑,因為這艘船,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完全控制了坦干依喀湖,德國利用Graf von Götzen載送人員及物資過湖,並且以此為基地,可以向協約國的軍隊發動奇襲[13]

後來對協約國軍隊而言,很重要的是奪取坦干依喀湖的控制權。在英國海軍少校杰弗裡·斯派塞-西蒙森的指揮下,協約國軍隊將HMS Mimi及HMS Toutou兩艘汽艇由英國帶到坦干依喀湖,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中間經過鐵路、公路及河流,最後到達坦干依喀湖西岸的Albertville(後來在1971年改名為卡萊米)。這兩艘汽艇在1915年的12月發動了對德軍的奇襲,擄獲了炮艦Kingani,魏斯曼号在1916年二月沈沒,因此Graf von Götzen號成為德軍唯一可以控制坦干依喀湖的船隻[13]

生態危機

2010年5月16日法國科學家表示,坦干依喀湖目前溫度達1500年以來最高溫,數百萬人餬口的漁業受到威脅。 探鑽沈積層可以看到數世紀以來的氣候變遷,從核心取得的證據顯示,坦干依喀湖的湖面溫度達攝氏26度,研究報告指出,這是自公元5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高溫。 水溫變暖會降低湖內生物多樣性。因水面溫度越高,來自湖底的冰冷水流越難將之冷卻,無法把養分帶給食物鏈第一個環節,最終影響商業魚種。估計在蒲隆地坦尚尼亞尚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共有1000萬靠坦干依喀湖作為飲用水與捕魚之人皆將受到影響。[14]

交通

有兩艘載人及載客的渡輪在航行在坦干依喀湖東岸,MV Liemba號是在基戈馬姆普隆古之間,而MV Mwongozo號是在基戈馬和布琼布拉之間。

2014年12月12日,渡輪MV Mutambala號在坦干依喀湖沈沒,死亡人數超過120人[16]

参考文献

  1. . www.ilec.or.jp. [2008-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1).
  2. . www.ilec.or.jp. [2008-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8).
  3. . Zambia Tourism. [2008-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1).
  4. . www.ilec.or.jp. [2008-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1).
  5. Spawls, Howell, Drewes, and Ashe (2002). A Field Guide to the Reptiles of East Africa. Academic Press, London. ISBN 0-12-656470-1.
  6. West, K. (prepared by) (2001). Lake Tanganyika: Result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UNDP/GEF Conservation Initiative (RAF/92/G32) in Burundi, D.R. Congo, Tanzania, and Zamb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Lake Tanganyika Biodiversity Project.
  7. Segers, H.; and Martens, K; editors (2005). The Diversity of Aquatic Ecosystems. p. 46. Developments in Hydrobiology. Aquatic Biodiversity. ISBN 978-1-4020-3745-0
  8. Brown, D. (1994). Freshwater Snails Of Africa And Their Medical Importance. 2nd edition. ISBN 978-0-7484-0026-3
  9. West, K.; and Cohen, A. (1996). Shell microstructure of gastropods from Lake Tanganyika, Africa: adaptation, convergent evolution, and escalation. Evolution 50: 672–682.
  10. Koblmüller; Duftner; Sefc; Aibara; Stipacek; Blanc; Egger; and Sturmbauer (2007). Reticulate phylogeny of gastropod-shell-breeding cichlids from Lake Tanganyika — the result of repeated introgressive hybridization.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7: 7.
  11. . www.mongabay.com. [2008-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7).
  12. . Books.google.com. [2014-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7).
  13. Giles Foden: Mimi and Toutou Go Forth — The Bizarre Battle for Lake Tanganyika, Penguin, 2004.
  14. . Yahoo奇摩新聞. [2015-01-22].
  15. . railwaysafrica.com. [2008-03-14].
  16. . BBC News. 2014-12-14 [2014-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