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多伊

塞缪尔·卡尼翁·多伊英語:1951年5月6日-1990年9月9日)是西非利比里亚共和国的第21位总统、獨裁者。1980年掌握实权,任人民拯救委員會主席,1986年至1990年正式执任总统。多伊身为克兰族[註 1],他是利比里亚的首位利比里亚土著人总统。

塞缪尔·卡尼翁·多伊
第21任利比里亚共和国总统
任期
1986年1月6日-1990年9月9日
副总统哈里·莫尼巴
前任威廉·理查德·托尔伯特
继任查尔斯·泰勒
人民拯救委员会领导人
任期
1980年4月12日-1986年1月6日
个人资料
出生(1951-05-06)1951年5月6日
利比里亚大各德县, 利比里亚
逝世1990年9月9日(1990歲-09歲-09)(39歲)
利比里亚 蒙罗维亚, 利比里亚
国籍 利比里亚
政党利比里亚全国民主党
宗教信仰基督教新教浸信会
军事背景
服役时间1969-1985 1989-1990
参战第一次利比里亚内战

多伊出身于利比里亚内陆农村部族,克兰族是利比里亚的第一大土著民族,在人口上仍占少数,和其他本地民族一起在过去受美洲裔利比里亚人统治。美洲裔利比里亚人是来自美洲的黑人,他们回到非洲,于1847年建立了利比里亚,之后20任总统都是美洲裔利比里亚人。

多伊在任期间,他将利比里亚的港口向加拿大中国、以及欧洲多国的货运船只开放,很多外国公司来此投资,使利比里亚成为西非知名的避税天堂

多伊希望通过立法增加政权的合法性,于1984年颁布利比里亚的新宪法,1985年举行了总统选举并获胜,然而外国观察员报告选举有舞弊行为。多伊的政策偏向于自己所在的克兰族,遭到其他部族的不满,而冷战的结束使得美国停止对其援助,多伊的政权摇摇欲坠。1989年12月,第一次利比里亚内战爆发。1990年9月9日,首都蒙罗维亚总统府被反对派武装占领,多伊被普林斯·詹森的军队捕获虐待后处死。

生平

1951年,多伊生於大各德縣圖松鎮一個農民家庭。克蘭族人。早年在理查森浸禮會初級中學讀書。1969年入伍,在蒙特塞拉多州杜伯曼軍事訓練營受訓。1970年完成基本軍事訓練課程後,先後派到希夫林軍營和蒙羅維亞的巴克利訓練中心第三營。

四個月後,到蒙羅維亞的無線電和電訊學校學習,1971年以優等成績畢業。1973年升為代理上士,帶兵150人,控制兵營監獄、中心監獄蒙羅維亞中心的軍火庫,並負責一支奉命去大角山的常駐分遣隊。1975年8月升為上士,並利用業餘時間先後在巴克利訓練中心的兵營聯合學校及一所高級中學進修。

政變奪權

1979年4月14日,賴比瑞亞發生了「大米事件」,反對黨為抗議總統威廉·理查德·托尔伯特政府提高大米價格,在首都蒙羅維亞示威遊行。當局出動軍警鎮壓,打死傷示威群眾500多人,此後,全國抗議、罷工運動此起彼伏。到了 1980 年3 月,蒙羅維亞市的群眾運動再次掀起高潮。動盪不安的形勢為多伊的崛起提供了良機。

1980年4月12日深夜,多伊領著十幾個穿著國民警衛隊軍服的人悄悄鑽進了賴比瑞亞總統府。經過一場激烈的槍戰,多伊衝進了總統的臥室,總統托爾伯特還來不及說話,就被多伊的衝鋒鎗結束了性命。凌晨,多伊指揮政變部隊占領了總統府,隨即在電台宣布政變成功。

组建内阁

在政变后,多伊获得了将军的职位,并成立了由他本人和其他14位低级官员组成了人民救赎委员会(PRC),开始了自己的独裁统治。该政权的早期阶段以推翻旧利比里亚政府为目标,并一一清除前总统托尔伯特的幕僚。同时,多伊也下令释放约50名反对党领导人,他们大多都是因反对真辉党而被监禁的在野党领袖。

之后,多伊又拘捕了91名前政府官员。在几天之内,托尔伯特内阁的11名前成员,包括他的兄弟弗兰克,被以“叛国罪,腐败猖獗和严重侵犯人权”等罪行遭到指控。[1] 紧接着,多伊暂停宪法,单独成立了委员会对旧政府官员进行查处,由于被告陪审团遭到秘密威胁而拒绝出席,导致这些官员无一列外的被判处死罪。

当时的美国政府对多伊的政变表示过赞许,并认为这次事件结束了美裔黑人对利比里亚的133年精英统治,开始了第一次由利比里亚土著的自主统治,开启了独立治国的历史新篇章。

然而,多伊在政变后以新政府人民救赎委员会没有政治经验为由,多次暂停宪法,导致利比里亚在1980年至1986年间出现了“无政府状态”,不过多伊仍旧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并在1982年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他宣布将在明年开始利比里亚的第一次总统民选。

多伊除了軍事教育和軍事訓練外,其他的文化、科學知識幾乎等於零。在他土著黑人祖祖輩輩的思想深處,只有「實力」和「強權」兩個詞。他登上總統寶座後,「實力」、「強權」的觀念一下子匯成了強烈的「權力欲」,而且通過極其兇殘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多伊上台僅僅一周,就把前政府高級官員赤身裸體綁在海邊沙灘一排木樁上「示眾」,犯人們在海風中幾乎被凍僵,可多伊津津有味地欣賞著這「勝利的一幕」。[2]

1986年1月6日當選為總統,翌年1月就任。當政10年,經歷大小政變36次,凡認為是自己政敵的人均予以鎮壓。

賴比瑞亞國家電視台新聞部主編塔尼奧到總統府採訪多伊時小心翼翼,但不幸正好碰上多伊心情不佳,多伊一揮手:「我不願意同這個傢伙說話」。塔尼奧被拖了下去活活打死。多伊上台 10 年治國無方,但搜刮民脂民膏卻很有辦法。

鑒於各界群眾的不滿,多伊不得不遵守他上台時許下的「還政於民」的諾言。1985 年10 月,全國焦急期盼的大選總算來到了。多伊違背自己的承諾,仍舊參加總統競選。而且在選舉期間,多伊使用賄賂的手段大肆拉攏人心。為保證自己在票數上的優勢,多伊解散了計票委員會,改派自己的人去統計選票。

結果,僅有25%左右得票率的多伊,變成了以 51%多數票當選連任總統。人們當然不接受這個結果,原先是多伊親密助手,和多伊一起搞政變的托馬斯·奎翁克帕潛回國內密謀政變,被多伊鎮壓了下去,屍體被肢解。

被杀

1989年12月,又有曾是多伊的好友、原多伊新聞副部長查爾斯·泰勒揭竿而起,一路勢如破竹,一多半以上的城鎮被泰勒的反政府軍所控制。為了防止賴比瑞亞的戰火蔓延,殃及鄰國,尼日利亚加納幾內亞塞拉利昂科特迪瓦等國向賴比瑞亞派來了多國和平部隊,出面進行調停。

1990年9月9日,普林斯·约翰逊的军队攻进首都蒙罗维亚,多伊被捕。普林斯·约翰逊让手下在军营里虐待他。约翰逊決定,「把他的衣服剝光,就像他以前對待別人那樣!」多伊赤身裸體癱坐在地上,雙腿的鮮血還在汨汨地流淌。審判開始了。约翰逊威風凜凜地指著多伊問:「多伊,你執政期間貪贓枉法、殘殺無辜,你知罪嗎?」多伊一聲不響,他知道自己的下場,說也無用。约翰逊見多伊不說話,頓時火起,「好,你不說話,來人,砍掉他一個手指頭。」隨著一聲慘叫,多伊的左手食指被砍掉了。约翰逊又開始審問,多伊仍然一聲不響。又是一個手指頭被砍掉。砍著砍著,多伊的十根手指已經全部被砍掉了,他疼得幾度昏死過去。可是,约翰逊並不饒恕他。又命令人割下了多伊的耳朵。現在,多伊簡直成了血人。但是,他還是一聲不響,约翰逊見他這副模樣,更是怒火中燒。约翰逊拿出最後一招,割掉多伊的生殖器。就這樣,多伊被殘酷折磨致死。第二天他的尸体被切开吃掉了。他被割耳朵的场景被摄像机记录下来传遍全世界,其中显示普林斯·约翰逊看着这一切,同时喝着一瓶百威啤酒。[3][4]

注释

  1. 克兰族是利比里亚的第一大民族。

参考资料

  1. . TIME Magazine. 1980-04-18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8).
  2. https://www.nytimes.com/1985/11/13/world/liberia-says-it-foiled-coup-attempt.html
  3. "Meeting the hard man of Liberia," BBC
  4. "Scare Tactics," Slate.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