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县

墨脱县藏语མེ་ཏོག་རྫོང་།藏语拼音Mêdog Zong威利me tog rdzo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下属的一个。墨脱藏语中意思是“花朵”。面积31395平方公里(該縣南部1.9万平方千米地區為印度實際佔領,划入“阿鲁纳恰尔邦”),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东邻察隅县,南与印度交界,西接米林县隆子县错那县,北连波密县巴宜区。主體居民為珞巴族,使用語言為珞巴語,文字通用藏文書寫,2016年全县总人口14040人。邮政编码860700,县政府驻墨脱镇。目前中国控制的最南端行政点是背崩乡西让村

墨脱县

地名出处藏语:花朵

墨脱县在林芝市的位置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区划类别
区划代码540423
政府驻地墨脱镇
现任县委书记旺東
现任县长魏長旗
总面积30,928.27 平方千米
总人口(2003)10,000
时区UTC+8
邮政编码860700
电话区号+86 (0)0894
網站:墨脱县政府网

歷史

墨脫一帶古稱白瑪崗(Pemako)。根據歷史傳說,18世紀之前,墨脫主要是珞巴族的居住地,18世紀起倉洛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稱為門巴族)開始遷入墨脫一帶。十七世纪中叶,居住在门隅的门巴人开始向此地迁徙。大约在300多年前,门巴人从门隅、主隅开始迁入墨脱,最早到达的已有12代人,最晚的移民也有8代人。 约在十九世纪后半叶,门巴族和珞巴族之间因土地和猎场发生纠纷引起械斗。

噶朗王(波密土王)旺秋繞頓為將統治勢力伸入白瑪崗,約在1881年在地東建立了地東宗,首任宗本是門巴族的諾諾拉,势力扩展到下珞瑜地区,进而统治了墨脱及大峡谷地区。因地東缺水,1919年將宗政府遷至墨脫,並改地東宗為墨脫宗。[1]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噶厦政府与波密王之间爆发战争,波密王战败,墨脱直接归西藏地方政府统辖。噶厦政府将墨脱分封给色拉寺、倾多寺和松宗寺,三寺各自建宗,一直延续到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春,中共中央与西南局批示成立中共西藏工委波密分工委(解放军第53师兼)下属的“珞渝工作组”,解放军第53师教导大队政委(营级)连有祥任珞渝工作组组长、党组书记和军事代表。1952年6月25日,珞渝工作组一行8人从波密倾多出发,顺河步行南下,向珞渝挺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进军墨脱。 最初,工作组设在了倾多宗帮辛区。不久,工作组增加到19人,该驻墨脱宗。[2]1959年7月,建墨脱县,属塔工地区。

地理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介于东经93°45′-96°05′、北纬27°33′-29°55之间。东与察隅县为邻,北与波密县、林芝市巴宜区相连,西与米林县、隆子县、错那县接壤,南与印度相接。平均海拔1200米。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从北部高达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降到南部仅155米。南迦巴瓦峰加拉白垒峰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雅鲁藏布江在两座山峰的夹峙中形成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县境内属雅鲁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北、东、西三面高山相环,南面由中山向低山地带过渡,。北部山地在流水侵蚀和强劲暖湿气流剥蚀下,山势陡峭,河谷深切,相对高差达3000~4000米,南部中低山坡度较缓,地势渐次开阔,相对高差500~1000米,全境为山地。墨脱县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强烈影响,土壤具有明显的腐殖质积累过程、还原离铁过程和灰化过程,土体风化程度较深,淋溶作用强烈,森林土壤厚度40~60厘米,质地轻壤—砂壤,pH在5~6之间,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达11%~12%,因海拔高差大,土壤带发育多形成寒、温、热带完整的垂直结构。墨脱县属喜马拉雅山东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均温16℃,1月均温8.4℃,7月22.6℃ ,年极端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33.8℃,年降雨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年无霜期340天,相对湿度80%以上。与华南沿海的气候比较相似。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墨脱县有中国最完整的山地垂直气候带谱,同时具有热带、亚热带、高山温带、高山寒带等立体气候。南迦巴瓦峰周围共发育呈掌状分布的41条现代冰川,面积约225平方公里。加拉白垒峰周围发育分布着9条山谷冰川,面积约149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达79.2%以上,活立木总蓄积量8914万立方米。境内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高等植物就有300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2种。境内野生药用植物达100余种。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垂直带谱明显,在40公里的水平距离内,从高山寒带植物到热带植物几乎都能生长,原始森林类型众多,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等。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在墨脱自然保护区内,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2种,有孟加拉虎羚羊长尾灰叶猴大犀鸟等4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交通

墨脱县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全年通行)的县,在2013年之前只有一條臨時性的泥濘道路,僅越野車能全年通行。物資運送只能通過“接力賽”的方式進行:每年5月-11月,該臨時公路北段通行,而南段則有多處被大量的降水引發的山泥傾瀉沖毀,從波密出發的物資放在“80K”(即波密到該處距離80公里)的地方暫存;11月-次年5月,公路北段被大量積雪覆蓋而無法通行,此時南段由於進入旱季,臨時公路修復工作完成,從墨脫出發的車隊抵達“80K”接收物資。[3]

步行出入墨脱的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米林县派镇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多雄拉山口,沿多雄拉到墨脱的背崩乡后,逆雅鲁藏布江北上至墨脱县城,全程约115千米,步行需4天时间。这条路在每年的6-10月份可以通行。另一条是从波密县沿扎墨公路行走,全程141千米。

2009年4月20日,西藏波密扎木至墨脱县城的永久公路扎墨公路开工建设。此項建設將終結墨脫不通公路的歷史,可一年四季通車。[4]2010年12月15日,全长3310米的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顺利贯通。2013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某汽车团过冬运输物资车队抵达墨脱,波墨公路重新开通。2013年10月31日,扎墨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的历史的终结及全国县县通公路。[5]2014年6月29日,米林派鎮至墨脫公路的派墨公路正式動工,預計2022年全線通車,將成為第二條連接墨脱的公路,並將與已建成的扎墨公路形成環形公路網。[6][7][8][9]

行政区划

墨脱县下辖1个、6个、1个民族乡[10]

墨脱镇加热萨乡甘登乡达木珞巴族乡旁辛乡格当乡德兴乡背崩乡

资源

墨脱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另有其他河流38条,年径流量达1400多亿立方米,雅鲁藏布江朗县进入林芝地区,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回转,在墨脱县境内由南迦巴瓦峰脚下向南奔泻而下。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天然水能蕴藏量达6880余万千瓦。仅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处,水能就占雅鲁藏布江全部水能的2/3,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1/10。

地震

1950年8月15日,墨脱县发生里氏8.5级地震。地震引发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墨脱大地面目全非。这次大地震中,在中国造成了约4000人死亡,而在印度的死亡人数也达到了1526人。

參見

参考文献

  1. 陈立明. . 西藏研究. 2006年, (第一期)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5).
  2. .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3. 中國國家地理》2009年12月號
  4. . [200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2).
  5. .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6. 墨脫縣長:進出墨脫第二條公路有望年底開建 存檔,存档日期2014-04-10.
  7. .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8. 派墨公路預計明年底竣工
  9. . 人民网-西藏频道. 2020-11-05 [2020-12-21].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 A. Gruschke: The Cultural Monuments of Tibet’s Outer Provinces: Kham - Volume 1. The Xizang Part of Kham (TAR), White Lotus Press, Bangkok 2004. ISBN 974-480-049-6
  • Tsering Shakya: The Dragon in the Land of Snows.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Since 1947, London 1999, ISBN 0-14-019615-3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