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地區

藏南地区是中印争议地区,面积約为6万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该地区之西是不丹领土,之东是缅甸,向南是印度阿萨姆邦那加兰邦,向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实际控制地区。藏南地区几乎全部为印度所控制。

红色区域则为藏南地区。
红色为麦克马洪线以北的中国的西藏大部分,下方的斜线区域则为中方宣称的藏南地区。

印度与中国的实际控制区以英藏西姆拉会议划定的“麦克马洪线”为分界线,中国和印度均宣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但该地区实际上处于印度阿鲁纳恰尔邦的控制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承认阿鲁纳恰尔邦的合法性,并将藏南地区按自己的行政区划归入西藏自治区。

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即实际上印度东北部的阿鲁纳恰尔邦的大部分的地区[1],中国声称中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市错那县隆子县以及林芝市墨脱县察隅县大部分地区。

地理

藏南地区位于拉雅山脉东段的南坡,地形复杂,海拔从5最低为80米于最高可达5000米以上,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降雨量大,终年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位于该地区墨脱县南部边境的巴昔卡镇平均年降水量高达4500mm,曾长期被中国大陆官方教科书中称作“中国雨都”。该地区水力资源极其丰富,主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卡门河西巴霞曲(苏班西里河)、丹巴曲察隅河等,水力资源较为丰富。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即位于该地区。藏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夏季的藏南地区,由于印度洋上吹来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水分和热量,使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较高,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亚热带、热带作物,土壤肥沃,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历史

 大清

西藏地区的法理统治者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在藏南西部的中心城市达旺出生。清末赵尔丰等在西藏边地推行改土归流,在察隅建立察隅县,並在藏印傳統邊界線中方一側的壓必曲龔樹立邊界標誌。[2]

 中華民國

1912年,中國赴川滇邊特使抵達壓必曲龔後,於原界牌旁樹立新界牌。[2]1913年至1914年,由英国策划、在印度西姆拉召开的中、英、藏三方代表参加的西姆拉会议上,英国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英国人亨利·麦克马洪與西藏政府(即噶厦)的代表夏扎·班觉多吉以秘密换文的方式,将英藏划定的“印藏分界线”加入到换文地图中,签订西姆拉条约,訂出麦克马洪线。此线把历史上长期属于西藏管轄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英属印度,依此线划定后的英属印度东北边界,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山地平原交接处(即中方所稱的传统习惯线)向北推进到喜马拉雅山山脊(甚至以北),将西藏地区向北压缩一百多公里。参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因中央政府的反对而拒绝在条约上正式签字,拒絕承認該條約,會談從而破裂。藏方因英方並未達成條約上允諾給予西藏的要求,因此也不承認麥克馬洪綫及條約。后中国政府又多次发表声明,不承认西姆拉条约和麦克马洪线。1948年,中国正在内战中,刚獨立的印度共和国認為有權繼承原來的英屬印度領地,遂开始派军队进入該地。中方認為西姆拉条约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拒絕承認。但不久後由於中華民國政府國共內戰失敗遷往台灣,離開中國大陸而無下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入侵达旺地区,武力驱赶西藏当局在当地的政府行政人员。1954年,印度政府在该地区建立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改其官方地图,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由原来的“未经标定边界”第一次改标为“已定界”。截至1960年,印军完全控制麦线以南。

在1962年10月至11月的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军队一度占领包括达旺、邦迪拉、梅楚卡及瓦弄等重要城镇在内的藏南大部分区域,进逼至传统习惯线附近。中国军队希望印度承认主权争议并与中方开展边界谈判,而不希望以武力收复失地,遂主动后撤至麦克马洪线內。1964年,印军重新占领该地区,在“麦线”附近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

1972年,印度将东北边境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7年2月,印度宣布建立“阿鲁纳恰尔邦”。中方多次声明,不承认印方划定的非法的麦线和阿邦,并要求印度撤回所有越线设点的军事人员。

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边界局势趋向缓和,中印边界问题谈判进入正常轨道,截止2007年4月,中印已经进行10轮边界问题特别代表谈判。到目前为止,藏南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在中国印制的中国地图上,均将印度实际控制的藏南地区划为自己的版图,但国外印制地图则多以麥克馬洪實控线为中印东段国界。

2008年6月4日,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表示阿魯納恰爾邦达旺领土,也就是中国所宣称的藏南為印度的一部分,他承认1914年藏、印代表及西藏签订的《西姆拉条约》的麦克马洪线的有效性[3]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行为在中国被视为叛国行为,遭到中国政府的抵制[4]

行政区划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劃,藏南地区分属山南市林芝市

注:中国并未实际控制,由印度控制并进行管理,詳見阿魯納恰爾邦

人口

藏南是印度所宣称的阿鲁纳恰尔邦的主体部分,阿鲁纳恰尔邦的人口超过100万人。根据当地政府统计,本地有82种的不同部族。主要的部族包括信仰藏传佛教门巴族舍度苯族珞巴族以及康巴族,信仰泛灵论阿地族阿加族米济族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主要部族是坎底傣傣族分支)、帕基人傈僳族,信仰印度教的主要部族是诺特族。诺特族是那加族的一个部族,阿鲁纳恰尔邦的那加族和阿缔族有部分的人是信仰基督教新教浸信宗羅馬天主教

种族歧视

因来自印度东北地区,尤其是藏南的居民大多为广义上的藏人,种族上与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不同,加上文化不同,所以印度人对阿鲁纳恰尔邦的居民抱有强烈的种族歧视。

2014年1月,一名印度东北地区议员的儿子19岁青年尼杜·塔尼亚因为其长相和衣着发型类似中国人,而遭到印度人的暴打致死,引起东北地区居民的强烈抗议。[5][6][7]

地图

参考文献

  1. . TNN. 2008-06-04 [2008-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5).
  2. 呂昭義; 劉名望. .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4年, (2期): 第111~119頁.
  3. . TNN. 2008-06-04 [2008-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5).
  4. . 新华社. 2016-10-28 [2017-01-10].
  5. . 观察者网. 凤凰卫视等. [2014-02-06].
  6. 跃生; 高毅. . BBC. BBC. [2014-02-03].
  7. . ifeng. 2012-02-04 [2012-02-04].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