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福德祠

大埔福德祠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大埔街與開山路交叉口,舊稱大埔尾土地祠[註 1][1],是一間供奉福德正神土地廟,此外廟中還陪祀有註生娘娘及延平郡王祠的五營[2][4]

大埔福德祠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南市中西區開山路203號
經緯度 22.986916°N 120.209443°E / 22.986916; 120.209443
創建年份 清康熙年間或更早[1]
或說是清道光廿二年(1842年)[2][3][4]
主神 福德正神
例祭 正月初九(天公生)
二月初二(土地公生)

大埔福德祠的土地公與六合境另外兩間土地公廟的土地公據說為親兄弟,其中大埔福德祠是排行老三的「三伯公」,大伯公是仁厚境福德祠的土地公,而二伯公是油行尾福德爺廟的土地公[3]

沿革

福德正神神像

大埔福德祠的具體創建年代不明,一說是在清康熙年間或更早,曾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1];另一說是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信眾集資興建[2][3][4]。而在最初廟址是位在今延平郡王祠文物館附近,之後於咸豐九年(1859年)四月由管理人曾君騰等10人發起重修,同治五年(1866年)再次重修[2][1][3][4]。而在進入日治時期後,管理人暨大埔街保正葉永聲在大正元年(1912年)12月倡修,次年(1913年)1月完工[1]

而後一說是因為大正三年(1914年)開山神社改建[2][3],另一說是因為昭和十六年(1941年)開闢大埔尾街通往臺南高等女學校(今臺南女中)的道路[1],導致廟宇遭到拆除。又有一說是大正年間因改建開山神社,舊廟在改建範圍內而被拆,之後信眾將土地公神像安置在民宅(大埔街52號)[4]。昭和年間開闢道路又將該民宅拆除,信眾只好將神像移到大埔街62號的豆腐店[4]

而在舊廟被拆後,神像暫時寄放在臨水夫人媽廟,直到二次大戰後的民國37年(1948年)由蔡萬生等人發起重建,才在今址重新建廟,並在多次整修後成為今貌[2][1][3]。另外又有說法是二次大戰後,大埔街拓寬,安置土地公神像的豆腐店部分土地被徵收,神像先是移到裕興菸酒專賣店(開山路170號),後有地理師透露打鐵舖附近有五水匯流,是風水寶地[4]。信眾們於是將神像寄放在臨水夫人廟,在該處集資建廟,於民國37年(1948年)完工[4]

建築

福德祠由拜亭與本殿組成,而拜亭的造型為馬背,本殿為燕尾。其室內有彩磁壁飾,為曾流行一時的裝飾手法,今已不多見[2]

交誼境

牛磨後神興宮、府城玉朝宮、六合境馬公廟、九六新村慶安宮、六合境開山王廟六合境清水寺六合境柱仔行全臺開基永華宮六合境油行尾福德爺廟六合境仁厚境福德祠小南城隍廟、東門伍德堂、小南崑明殿、朝聖宮、小東福興堂、烏橋新南宮、保生殿、四聯境集福宮

其他

大埔福德祠正龕有三尊土地公神像,據說是立廟之初已有[4]。三尊神像眼神有差異,居中神像平視,龍邊神像近觀,虎邊神像遠眺,似乎代表該廟土地攻能近觀、遠眺,明察秋毫境內大小事[4]

圖片

註釋

  1. 《重修臺灣縣志‧卷六》:「又文武各衙門左,俱有土地祠。朔望日本衙門行香祭,則本官主之。其居民所祀土王曰福德祠。在東安坊者六:嶺頂、番薯崎、觀音亭邊、諸羅倉邊、嶽帝廟右、龍川井。在西定坊者四:南巷口、新街尾、海防廳邊、佛頭港。在寧南坊者五:打石街、安海街、磚仔橋、大南門邊、大埔尾。在鎮北坊者六:禾寮港街、總爺街、熟皮寮、赤嵌樓左、粗糠崎、林投井。在永康里者二:彌陀寺右、燒嵌。他如大南門外仙草寮、小北門外柴頭港及安平鎮新豐里、長興里、土庫、歸仁北里、舊社街,在在有祠。每歲二月二日、八月十五日沿戶鳩資演劇,張燈慶讚,亦春祈秋報之意。」

參考資料

  1. 范勝雄. . . 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2010年3月: 13頁. ISBN 978-986-84830-3-3.
  2. 傅朝卿. . 台南市: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1年11月: 97頁. ISBN 957-30880-4-5.
  3. 謝奇峰.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年12月: 232、234. ISBN 978-986-03-9413-9.
  4. 楊逢元. . 晴易文坊. 2012-06: 頁152─155. ISBN 978-986-84358-7-2.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大埔福德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