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目降十八嬈

大目降十八嬈是臺灣臺南市新化區的宗教活動,現已列為文化資產(民俗及有關文物)[1]。其由來與當地風水地理傳說有關,而且是以新化朝天宮為主,牽涉到當地共七間廟宇的宗教活動[1]。又「十八嬈」之名,據說與該活動辦到農曆正月十八結束為止有關[2][3]

大目降十八嬈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一般民俗及有關文物[1]
登錄類別信仰[1]
登錄公告日期2009年10月9日[1]
舉辦時間每年農曆1月18日[1]
詳細登錄資料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大目降十八嬈
台羅

由來傳說

據說新化區過去有著「八卦蜘蛛穴」,以現在中正路與中山路交會處為中心,向外延伸出八條交通線[4][2][3]。四條主線分別通往府城關廟玉井新市,另有四條副線通往礁坑、大灣、唪口、虎頭埤[4][2]。不過此穴雖好,但是裡頭著有蜘蛛精會定期作亂[4][2][3]。據說上天知道當地狀況,乃有「七星墬地」,成為新化七間廟宇──朝天宮、太子宮觀音亭清水寺武安宮護安宮上帝廟──興建之處[4][2][3]

傳說同治元年(1862年)的大地震導致當地房舍與廟宇受到重創,八卦蜘蛛穴裡的蜘蛛精遂出來做怪,讓當地婦女在元宵節之後行為怪異,放蕩浪漫[2]。居民請示朝天宮媽祖後,得知是蜘蛛精做怪,必須在穴上建廟且請街內眾神壓制[2]。於是後來在靈穴中心重建了朝天宮(該處因而又稱「媽祖間」),並且邀請七廟眾神展開遶境,之後成為習俗[2]

發展

大目降十八嬈在清末成形後,成為新化當地的宗教習俗,直到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時才中斷[2][3]。二次大戰後,約在民國五十年代(1960年代)復辦[註 1],但後來因經費問題而中斷[2]。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再次推動,但活動從晚上改成白天開始[2]

過去的大目降十八嬈是在元宵節後,在十六到十八日連續三天夜裡舉行遶境[2]。現在則是在農曆正月十八日白天起進行到夜晚,各廟神轎與陣頭會先在朝天宮集合,由太子宮太子爺擔任先鋒,朝天宮媽祖押後[2]。參與人員會手持火把,象徵掃除蜘蛛精帶來的災禍[2]

其他

臺南麻豆地區也有頂街、下街十八嬈的活動,但該活動比較偏向單純的迎媽祖,不像新化地區與傳說故事結合[3]。另外七星墜地之說,在高雄內門地區也有類似的傳說,但並非建廟而是建七星塔[3]

註釋

  1. 朝天宮主委許滄淵表示是在1966年左右復辦,而《耆老口述歷史──臺南縣鄉土史料》一書則記載是在1970年時復辦[2]

參考來源

  1.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 張耘書.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3-12. ISBN 978-986-03-9415-3.
  3. 許書銘、簡辰全、洪郁程. . 臺南縣政府. 2010-06: 頁211─216. ISBN 978-986-02-3581-4.
  4. 張溪南. . 臺南縣政府. 2007年8月: 頁272、273. ISBN 978-986-00-9689-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