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

太史,中国古代官名。

沿革

太史在西周春秋时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後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后来职位渐低,秦朝太史令汉朝太常,掌天文历法,六百石[1]魏晋以后修史的职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朝太史监唐朝太史局唐肃宗时又改为司天台,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因此又称翰林为太史。

清朝時,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雍正元年(1723年)、乾隆元年(1736年)曾開立非常設的國史館。乾隆三十年(1765年),國史館成為常設機構。[2]

司马迁官职即为太史,在《史记》中的作者评述多以“太史公曰”的句子起始,所以太史一词有时也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如:唐朝柳宗元柳河东集》:“参之太史。”后代作者则模仿司马迁自称“太史氏”。

参考文献

  1. 班固所著《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自太常至执金吾,秩皆中二千石,丞皆千石。”由此可知太史的俸禄应为一千石。博士俸禄只有600石。
  2. 施仲謀. . 2015-12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維基教科書中的相關電子:中國歷代主要政府機構與官職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