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魯

孫繼魯1498年-1547年),道甫松山清愍雲南都指揮使司雲南右衞(今雲南省昆明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二年進士。

孫繼魯

大明山西巡撫
族裔 漢族
字號 道甫、號松山
諡號 清愍
出生 弘治十一年(1498年)
雲南都指揮使司雲南右衞
逝世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京师順天府
出身
  • 嘉靖二年癸未科進士出身

生平

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二甲進士,授澧州知州,因事連坐,改國子監助教。歷官戶部郎中,監通州倉,外放河南衞輝府、直隸淮安府知府。因與織造中官對抗,被誣陷逮捕入京。大學士夏言力救免罪,孫繼魯卻未表謝意,夏言因此不悅。改補黎平府知府,升任湖廣提學副使,進山西參政。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升山西按察使。改任陝西右布政使[1][2]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3]。與時任總督都御史翁萬達發生衝突,兩人上疏互訐。恰逢嘉靖帝依賴翁萬達,於是大怒孫繼魯私自上疏引往事議君上。而夏言亦厭惡孫繼魯,遂逮捕其下詔獄。疽發於脖頸,病死獄中[4]。明穆宗即位后,贈兵部左侍郎,賜祭葬,廕一子,諡清愍[5]

参考文献

  1. ·张廷玉等,《明史》(卷204):“孫繼魯,字道甫,雲南右衞人。嘉靖二年進士。授澧州知州。坐事,改國子助教。歷戶部郎中,監通州倉。歷知衞輝、淮安二府。織造中官過淮,繼魯與之忤。誣逮至京,大學士夏言救免。繼魯不謝,言不悅。改補黎平。擢湖廣提學副使,進山西參政。數繩宗藩。暨遷按察使,宗藩百餘人擁馬發其裝,敝衣外無長物,乃載酒謝過。遷陝西右布政使。”
  2. 明實錄:世宗實錄 ,305卷
  3. 明實錄:世宗實錄 ,319卷
  4. ·张廷玉等,《明史》(卷204):“二十六年擢右副都御史,代楊守謙巡撫山西。繼魯耿介,所至以清節聞,然好剛使氣。總督都御史翁萬達議撤山西內邊兵,幷力守大同外邊,帝報可。繼魯抗章爭,言:「紫荊、居庸、山海諸關,東枕溟渤;雁門、寧武、偏頭諸關,西據黃河。天設重險,以藩衞國家,豈可聚師曠野,洞開重門以延敵。夫紫荊諸關之拱護京師,與雁門諸關之屏蔽全晉,一也。今議者不撤紫荊以幷守宣府,豈可獨撤雁門以幷守大同耶?況自偏頭、寧武、雁門東抵平刑關為山西長邊,自右衞雙溝墩至東陽河、鎮口臺為大同長邊,自丫角山至雙溝百四十里為大同緊邊,自丫角山至老牛灣百四十里為山西緊邊,論長邊則大同為急,山西差緩,論緊邊則均為最急。此皆密邇河套,譬之門闔。山西守左,大同守右。山西幷力守左尚不能支,又安能分力以守大同之右。近年寇不敢犯山西內郡者,以三關備嚴故也。使三關將士遠離堡戍,欲其不侵犯難矣。全師在外,強寇內侵,即紫荊、倒馬諸關不將徒守哉!」萬達聞之不悅,上疏言:「增兵擺邊,始於近歲,與額設守邊者不同。繼魯乃以危言相恐,復遺臣書,言往歲建雲中議,宰執幾不免。近年撤各路兵,督撫業蒙罪。其詆排如此。今防秋已逼,乞別調繼魯,否則早罷臣,無悞邊事。」兵部是繼魯言。帝不從,下廷議。廷臣請如萬達言。帝方倚萬達,怒繼魯騰私書,引往事議君上。而夏言亦惡繼魯,不為地,遂逮下詔獄。疽發於項,瘐死。”
  5. ·张廷玉等,《明史》(卷204):“繼魯為巡撫僅四月。山西人習其前政,冀有所設施,遽以非罪死,咸為痛惜。宗藩有上書訟其冤者,即前奪視其裝者也。穆宗即位,贈兵部左侍郎,賜祭葬,廕一子,諡清愍。”
官衔
前任:
袁淮
淮安府知府
嘉靖十六年(1537年)任
繼任:
周洪范
前任:
楊守謙
明朝山西巡撫
嘉靖二十六年正月乙酉 - 嘉靖二十六年四月丙戌
(1547年)
繼任:
蘇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