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赞二世

烏迭三世高棉语1792年-1834年),又称安赞二世高棉语,Ang Chan II),柬埔寨國王,1806年至1834年在位。本名安赞(),越南史料稱其為匿螉禛

烏迭三世
柬埔寨國王
統治1806年–1834年
前任安英(涅列列謝三世)
繼任安眉
共治王安斯农
副王安恩
出生1792年
烏棟
逝世1834年12月
烏棟
子嗣Ang Ben
Ang Mey
Ang Pou
Ang Snguon
Ang Poukombo
全名
安赞
父親安英(涅列列謝三世)
宗教信仰上座部佛教

安赞二世是安英(涅列列谢三世)的长子。1796年,安英去世,安赞年僅五歲。暹羅人任命召華塔拉哈 (波)(,)為柬埔寨攝政,並且不准安赞返回柬埔寨。直到1806年,安赞二世才獲准返回繼位,暹羅派遣披耶·扎克里 (本)(,,茶知卞)、披耶·甲叻洪 (孟)(,,高羅歆芒)監督其內政。[1]安赞的兩個弟弟安恩(Ang Em,匿螉俺)和安东(Ang Duong,匿螉𧑒)都覬覦王位,同暹羅勾結。為了從兩個弟弟那裡奪權,安赞在外交上親越南。1807年,越南嘉隆帝遣使,冊封安赞二世為「高綿國王」。

暹羅要求安赞二世封安斯农(Ang Snguon)為第二國王、安恩為第三國王,被安贊拒絕。拉瑪一世逝世時,暹羅要求安赞前去曼谷弔唁,被安赞拒絕,安赞還設計殺害了暹羅任命的兩位大臣披耶·扎克里 (本)、披耶·甲叻洪 (孟),這被暹羅認為是挑釁行為。[2]1811年,暹羅王拉瑪二世派兵入侵柬埔寨,安赞逃往越南嘉定(今胡志明市)避難。安恩、安斯農回到柬埔寨,隨後,安斯農被暹羅任命為柬埔寨攝政。1813年,嘉定總鎮黎文悅、協鎮吳仁靜領兵進入柬埔寨,扶立安贊復位。安恩、安斯农出奔暹羅。此次叛亂後,越南在柬埔寨建立了南榮(金邊)、盧淹(勒維恩)兩個城堡,留阮文瑞領兵一千人駐紮以「保護」之。但後來嘉隆帝發覺安赞對此不滿,便將越南兵召回。

由於越南强徵高棉人開鑿永濟河,引起高棉人的不滿。1820年,柬埔寨僧侶凱(Kai,越南史料稱其為「僧計」)自稱是能夠預測未來的聖人,佔據巴布農起兵反抗越南,襲擊越南人的要塞。柬埔寨和下柬埔寨都有人舉兵響應。安赞派出一支高棉人和越南人混編的軍隊前去鎮壓,但領兵的大臣臨陣脫逃,導致鎮壓失敗。隨後嘉定城派一支完全由越南人組成的軍隊,在磅湛擊敗了起義軍,將凱帶回了嘉定城處死。

安赞在僧計起義中的態度並不明朗,大衛·錢德勒認為他應該認識僧計,作為十分迷信的安赞,無論如何他都不可能堅決反對一個具有超自然能力的高棉人。因此,安赞對這場起義的態度是「慎重而有節制的」。越南出兵平定僧計起義後,於翌年再度以「保護」之名駐軍柬埔寨。此後,柬埔寨成為越南的附庸。

1833年,越南南圻爆發黎文𠐤之亂黎文𠐤派人向暹羅求救,請求派兵攻打柬埔寨,然後來嘉定支援。暹羅派博丁德差挾持安贊二世的弟弟安恩(匿螉俺)、安东(匿螉𧑒),由陸路出兵,擊敗越南駐軍並佔領了柬埔寨,隨後進軍嘉定支援黎文𠐤。安赞再度逃往越南。翌年,明命帝派兵護送他歸國,並在金邊附近建立安蠻堡,在與馬德望交界處亦建立東邊堡,重兵把守,並在柬埔寨各地都設立關卡。

1834年,安赞二世逝世。他有一子四女,唯一一個兒子在出生後不久就死去了,後來至少有兩個人冒充這名王子並覬覦王位。安赞二世逝世時,四個女兒安本(Ang Baen)、安眉、安斯农(Ang Snguon)、安博(Ang Peou)在世。越南人立其次女安眉繼位。

安赞被認為是一個「極端迷信」的人,越南的《大南實錄》記載他甚為崇敬水舍火舍二國的巫術,曾請二國的酋長來柬埔寨施展法術。[3]此外他長年多病、深居簡出,明命帝評價他是一個十分膽小的人。

安赞二世曾於1818年曾命宮廷學者Oknha Vongsa Sarapech (Nong)編撰史書《柬埔寨王家編年史》。

參考文獻

  1. เจ้าพระยาทิพากรวงศ์ (ขำ บุนนาค). . .
  2. เจ้าพระยาทิพากรวงศ์ (ขำ บุนนาค). . . [2019-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3. 《大南正編列傳初集·卷三十二·外國列傳二·水舍火舍》
  • 大卫·钱德勒. . 由许亮翻译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000-9199-8.
安赞二世
出生于:1792年逝世於:1834年
統治者頭銜
前任者:
涅列列谢三世(安英)
柬埔寨君主
1806年–1834年
繼任者:
安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