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

宝应县位于中国江苏省中北部的里下河腹地,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邻。县域东西长55.7公里,南北宽47.4公里,总面积1467.48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宝应县南北,是扬州市所辖的一个

宝应县

宝应纵棹园
旧称安宜县、东阳县、平安县、山阳县、白田
地名出处传说女尼姑献八宝于帝,取“胜宝应真”之意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江苏省扬州市
区划类别
区划代码321023
现任县长佘俊臣
现任县委书记王逍霄
经纬度33°14′47″N 119°21′54″E
总面积1,461.55 平方千米
总人口(2014年)91.13万人
GDP(2016年)502亿元人民币
人均GDP59092元人民币
时区UTC+8北京时间
邮政编码225800
电话区号+86 (0)514
網站:宝应县政府网

宝应县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地,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首批生态示范区、中国荷藕之乡、中国慈姑之乡。同时也是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江苏省文明城市、省级社会治安安全县。京杭大运河宝应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16年,宝应县地区生产总值(GDP)502亿元。引进世界500强央企3家,5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个。

地名由来

汉治平安县,南齐改置安宜县。故治在今宝应县西南,唐初移今治。上元三年(762年)改宝应县。《旧唐书·地理志》载:肃宗上元三年建巳月,于此县得定国宝十三枚,因改元宝应,仍改安宜为宝应。”[1]

历史

宝应于秦朝时期建县,始名东阳县、平安县、安宜县、山阳县,距今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隋朝初年,县境统一为安宜县。唐肃宗上元三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公元762年5月14日),因女尼姑真如于宝应境内获“八宝”并献于皇帝唐肃宗,取“胜宝应真”之意,遂改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并赐安宜县名为“宝应县”。

行政区划

宝应县下辖14个[2]

安宜镇氾水镇夏集镇柳堡镇射阳湖镇广洋湖镇鲁垛镇小官庄镇望直港镇曹甸镇西安丰镇山阳镇黄塍镇泾河镇

交通

著名人物

景点

纵棹园
宝应宁国寺

荣誉

  • 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区
  • 全国农业品牌示范县
  • 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 江苏省园林城市
  • 江苏省卫生城市

特产

宝应荷(莲)藕、宝应湖西岛有机大米、糙米: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 《宝应县志》,上海古籍书店1962据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刻本景印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