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慰司

元代分两种:一种是掌军民之政的宣慰使司,一种是遍设全国各地职掌司法。宣慰使司始设于少数民族地区,为行省之间的转承机关,管理軍民事务,秩从二品。在行省之下,分各道设置。领路、,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路府有所请求则向行省转达。元代设宣慰使司于在边境及少数民族地区。管军事的宣慰司兼都元帅府、元帅府。长官称为宣慰使,属下有同知、副使。在西南少数民族区域多用土官。明朝沿元制,在世袭之土司中以宣慰司宣慰使为最高官职,从三品,下有同知、副使、佥事各一人。首领官为经历司经历,多由流官担任。只在西南贵州、云南、四川、湖广等地设置,成为专设的土司衙门之一,就是少数民族首领世袭的地方政权。清朝延续明朝制度,雍正之后改土归流,改为流官州、县,或者合并到其他府、州、县。

宣慰使司,简称宣慰司元朝明朝清朝官署名,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掌军民事务。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