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三年式步槍

宣統三年式步槍江南製造局於1911年(清宣統三年)以毛瑟M1896步槍為藍本但改為6.8毫米口徑的步槍,兩者基本上大同小異,但宣統三年式步槍在槍機上方由右至左寫上:

  • 六密里八口徑
  • 宣統三年
  • 江南製造局造
宣統三年式步槍
宣統三年式步槍即是6.8毫米口徑的毛瑟M1896步槍,兩者基本上大同小異,圖為毛瑟M1896步槍
类型栓式步槍
原产地 大清
 中華民國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11年—?
使用方 大清
 中華民國
参与战争/衝突辛亥革命
护国战争
护法运动
直皖战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
第二次直奉战争
國民革命軍北伐
生产历史
研发者德国毛瑟公司
研发日期1911年
生产商江南制造局
生产日期1911年
基本规格
重量空槍:4公斤
长度1260毫米
枪管长度739毫米

子弹6.8×57毫米尖頭彈
枪机旋轉後拉式槍機
枪口初速650米/秒
最大射程2,000公尺(表尺射程)
供弹方式5發內置彈倉
瞄具直立式表尺
宣統三年式步槍即是6.8×57毫米口徑的毛瑟M1896步槍,兩者基本上大同小異,圖為瑞典生产的6.5×55毫米口径毛瑟M1896步枪

毛瑟M1896步槍是德國毛瑟槍廠推出的外銷用步槍,口徑為6.5毫米口徑,發射6.5x55毫米子彈,由於主要買主為瑞典軍方故又名瑞典毛瑟槍,該槍以後座力低,彈道平直而命中率高聞名,在波爾戰爭當中被稱為波爾人的南非槍手曾使用此槍重創英軍。[1]

宣統三年式步槍在各方面皆比清軍已大量生產和裝備的漢陽八八式步槍(簡稱「漢陽造」)優勝但可惜生不逢時,隨著清朝倒台,各路軍閥反而對外擴展軍購管道,限制了宣統三年式步槍的後續發展,不單不能動搖「漢陽造」的地位,還有後來出現的元年式步槍更成為其最有力的競爭對手,故最後其產量極少而被遺忘,現在於中華民國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二○二廠的兵器史蹟館就有收藏。[2]

資料

  • 口徑:6.8毫米
  • 全長:1260毫米
  • 槍管長:739毫米
  • 槍重:4公斤
  • 子彈初速:650米/秒
  • 彈葯:6.8×57mm毛瑟
  • 作動方式:手動

6.8x57毫米尖頭彈

這種6.8×57毫米的尖頭彈的彈殼和毛瑟7.92×57毫米步槍彈相同,彈頭為尖彈而其質量為9.01克,由宣統三年式步槍發射的話其子彈初速為650米/秒。

不過這種6.8×57毫米的尖頭彈藥也有個缺點,就跟日本三八式步槍的6.5×50mm有坂子彈差不了多少,雖然宣統三年式步槍跟三八式步槍比殺傷力較強,不過也只是稍微強一點點,整體而言還是殺傷力偏弱。

參考資料

  1. . 枪炮世界. [201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7).
  2. 國造槍械列傳1867-2000,林佐乙著,全球防衛雜誌社,
  • 國造槍械列傳1867-2000,林佐乙著,全球防衛雜誌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