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斯塔斯·伊格诺维奇·帕莱基斯

尤斯塔斯·伊格诺维奇·帕莱基斯俄語:立陶宛語1899年1月10日(格里历:1月22日)-1980年1月26日),立陶宛人,苏联文学家,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任立陶宛总理,总统,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主席等职务。[1]

尤斯塔斯·伊格诺维奇·帕莱基斯
Ю́стас Игнович Пале́цкис
立陶宛总理
任期
1940年6月17日-1940年6月24日
前任安塔纳斯·梅尔基斯
继任文卡斯·克里维
立陶宛总统
任期
1940年6月17日-1940年8月25日
前任安塔纳斯·梅尔基斯
继任立陶宛并入苏联,职位取消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任期
1940年8月25日-1967年4月14日
前任职位设立
继任莫蒂胡斯·萨马斯卡斯
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主席
任期
1966年8月2日-1970年7月14日
前任雅尼斯·沃尔德玛罗维奇·佩维
继任亚德加尔·萨迪科夫娜·纳斯里丁诺娃
个人资料
出生1899年1月22日儒略曆1月10日)
 俄羅斯科夫诺省特尔希艾
逝世1980年1月26日(1980歲-01歲-26)(81歲)
 蘇聯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维尔纽斯
国籍 俄羅斯(1899年-1917年)
 立陶宛(1919-1940)
 蘇聯(1940年-1980年)
政党苏联共产党
职业文学家
获奖

生平

  • 1899年1月10日(格里历:1月22日)出生于沙俄科夫诺省特尔希艾的一户铁匠家庭。
  • 1915年-1919年,工人,雇员工作。
  • 1919年-1922年,拉脱维亚里加《Darbininku Kova报》编辑部翻译,立陶宛驻拉脱维亚军事使团秘书,翻译。期间,1920年-1922年,立陶宛通讯社驻里加电报部门主管。
  • 1922年-1926年,里加立陶宛第一小学教师。期间,1924年-1926年,里加立陶宛人协会主席。1925年-1926年,里加《Naujas Zodis》杂志编辑。
  • 1926年-1928年,考纳斯大学人文学院学习。
  • 1927年-1939年,《Naujasžodis》杂志编辑,《 Laikožodis》杂志、报纸编辑。期间,1929年-1936年,立陶宛青年联盟主席。参与民主运动和反法西斯组织,并与地下状态的立陶宛共产党建立联系。1933年访问苏联。
  • 1939年10月11日,因参与反独裁运动被捕,驱逐出境。1939年10月-1940年5月,里加流亡。
  • 1940年6月15日,苏联红军入侵立陶宛。在苏联要求下,时任总统安塔纳斯·梅尔基斯任命帕莱基斯为总理,总统。1940年加入联共(布)。
  • 1940年8月-1967年4月,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卫国战争期间,在莫斯科领导流亡政府。期间,1941年-1966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
  • 1966年8月-1970年7月,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主席,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 1970年7月起退休。
  • 1980年1月26日于维尔纽斯去世,享年81岁。葬于安塔卡尼斯公墓。

帕莱基斯是苏共19-23大代表,第19-23届中央候补委员。第1-8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第1-6届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

作品

自191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回忆录。1937年创作纪实小说《最后的沙皇》。也将拉脱维亚的小说,宣传品翻译成立陶宛语。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俄语,乌克兰语,德语和波兰语。

荣誉

参考文献

  1.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