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毛榉科

山毛榉科()亦称壳斗科,属双子叶植物纲。由八個組成,約有927種。[2]本科植物除熱帶非洲南非地區不產外,在北半球均有分布,並以亞洲種類最多[3]

山毛榉科
冬青櫟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 壳斗目 Fagales
科: 山毛榉科 Fagaceae
Dumort.[1]
模式属
Fagus
L.
  • 栗屬(Castanea)
  • 栲屬(Castanopsis)
  • 黃葉柯屬(Chrysolepis)
  • 美洲三棱櫟屬(Colombobalanus)
  • 青剛櫟屬(Cyclobalanopsis)
  • 水青岡屬(Fagus)
  • 中國三棱櫟屬(Formanodendron)
  • 石櫟屬(又名「柯屬」)(Lithocarpus)
  • 假山毛櫸屬(Nothofagus)
  • 櫟屬(Quercus)
  • 三棱櫟屬(Trigonobalanus)

特徵

植物都是落或常绿乔木,单叶互生,全缘或有齿缺或羽状分裂;雌雄同株,雄花是柔荑花序或头状花序,花被4-8裂,雄蕊4-20枚,雌花单生或簇生,花被4-8裂,子房下位;果实为具一粒种子的坚果,這種堅果特稱為「槲果」。果實發育階段外圍有一層具保護作用的「壳斗」。壳斗外生有尖刺或鳞片。殼斗是本科植物的最大特徵,不同的殼斗型式是各屬分類上之重要依據。

夏櫟的葉片及果實
春天長青櫟結成如花絮般的果實

分類

中國大陸

中國科學院出版的中國植物誌將本科分為七屬,共九百多種:

  1. 栗属
  2. 錐屬
  3. 青剛櫟屬
  4. 水青岡屬
  5. 石櫟屬
  6. 櫟屬
  7. 三棱櫟屬[3]

台灣

台灣原生殼斗科植物約為50種,為木本植物的第二大科,有關本科於分類學上的研究早在日治時期就已開始,但至今在屬及種的認定上仍存在許多爭論,扣除引進種後原生殼斗科應有6屬[4],但也有學者將併於下,合併於下成為四屬[5]

  1. 栲屬(苦櫧屬)
  2. 水青岡屬
  3. 石櫟屬
  4. 櫟屬
    • 青剛櫟屬

分布

夏櫟
落葉後夏櫟

除此之外有的分类学家另外將假山毛榉属单独分为一

用途

本科大部分为造林树种,木材可供建筑、制造器皿、作薪炭;种子一般统称为“橡子”,含淀粉,可做饲料或酿;树皮和壳斗大都可以提炼栲胶单宁,是鞣革和制染料的原料;有的品种的子可以作为柞蚕食物栗属的一些品种种子是可食用的坚果

參考文獻

引用

  1.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9, 161 (2): 105–121 [2013-06-26]. doi:10.1111/j.1095-8339.2009.00996.x.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5-25).
  2. Christenhusz, M. J. M. & Byng, J. W. . Phytotaxa (Magnolia Press). 2016, 261 (3): 201–217 [2020-09-13]. doi:10.11646/phytotaxa.26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9). 已忽略未知参数|doi-access= (帮助)
  3. 胡先驌等(2004年):《中国植物志》,第22卷,中國科學院。
  4. . 李權裕. 2005-03-01 [2011-08-12].
  5. 劉和義 楊遠波 呂勝由 施炳霖(2000年):《中国植物志》,第2卷,第26頁,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来源

  • 胡先驌 等. . 中國: 中國科學院. 2004 [2011-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9) (中文).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