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古代)

广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位於漢族地區南部,其范围曾覆盖今天的广东省广西北部。

政區沿革

三国时,东吴政权分东汉的交州为交、广两州,北部为广州刺史部治所番禺(今广州市中心),广州的范围横跨今日广西、广东两省,只有南部今天湛江市(廣州灣)、北海市玉林市钦州市范围属于交州,北部桂林市贺州市韶关市范围属于荆州

东吴廣州郡縣
州名州治郡名县数郡治
广州 番禺 南海郡7番禺县
苍梧郡11广信县
郁林郡9布山县
高凉郡3思平县
高兴郡5广化县
桂林郡6武安县
合浦北部尉3安广县

两晋基本沿用了三国建置,但到了南朝后期增设了大量州置,广州的范围也大大缩小。

隋朝废州置郡时,广州成为南海郡。之后唐朝恢复广州之名,但是范围已经缩小到了今天广州佛山东莞清远,以及惠州的部分。此后广州之名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其范围已经与三国、两晋时期的广州有很大的区别。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区分開皇元年区划大業三年
广州東衡州西衡州新州南海郡
南海郡東官郡清遠郡綏建郡乐昌郡始興郡安遠郡陽山郡新会郡南海县 增城县
宝安县 翁源县
清遠县 政宾县
四会县 化蒙县
怀集县 曲江县
乐昌县 始興县
含洭县 義寧县
新会县
番禺县
增城县
宝安县翁源县
清遠县
中宿县
威正县
廉平县
恩洽县
浮护县
政賓县
四会县
化蒙县
新招县
化穆县
化注县
始昌县
宋元县
安乐县
乐山县
義立县
曲江县
良化县
湞陽县
平石县
始興县含洭县盆允县
新夷县
義寧县
封乐县
初宾县
封平县
永昌县
始康县
新建县
熙潭县
化召县
怀集县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区分開皇元年区划大業三年
广州新州信安郡
高要郡晋康郡宋隆郡梁泰郡新興郡新寧郡高要县 端渓县
乐城县 平興县
新興县 銅陵县
博林县
高要县端溪县
乐城县
悦城县
文招县
平興县
建寧县
初寧县
熙穆县
崇德县
招興县
崇化县
南安县
梁泰县新興县
銅陵县
流南县
西城县
博林县
索盧县
撫納县
单牒县
南興县
唐朝广州辖县
618年南海县增城县宝安县新会县义宁县四会县化蒙县怀集县政宾县清远县浛洭县真阳县曲江县乐昌县始兴县翁源县
619年南海县增城县宝安县新会县义宁县四会县化蒙县怀集县政宾县清远县浛洭县真阳县曲江县乐昌县始兴县翁源县改设番州)
621年南海县增城县宝安县四会县化蒙县怀集县政宾县清远县浛洭县真阳县新会县义宁县改属冈州)
622年南海县增城县宝安县政宾县清远县四会县化蒙县改属南绥州,怀集县改属威州,浛洭县真阳县改属洭州)
623年南海县增城县宝安县清远县(废除政宾县
627年南海县增城县宝安县清远县(增设浛洭县浈阳县
639年南海县增城县宝安县清远县浛洭县浈阳县(增设四会县化蒙县洊安县怀集县
703年南海县增城县宝安县清远县浛洭县浈阳县四会县化蒙县洊安县怀集县(增设番禺县
735年南海县增城县宝安县清远县浛洭县浈阳县四会县化蒙县洊安县怀集县番禺县(增设新会县义宁县
739年南海县增城县宝安县清远县浛洭县浈阳县四会县化蒙县洊安县怀集县番禺县新会县义宁县改属冈州)
757年南海县增城县宝安县(改东莞县)、清远县浛洭县浈阳县四会县化蒙县洊安县(改洊水县)、怀集县番禺县
805年南海县增城县东莞县清远县浛洭县浈阳县四会县化蒙县洊水县怀集县番禺县(增设新会县义宁县

唐朝天宝、至德年间一度改为南海郡。乾元年间恢复广州之名。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置广州路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設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府,位於今日廣州市

至中華民國才正式成立廣州市政府,將當時的廣府(現時的廣州老四區)定名為「廣州市」。1949年10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设立廣州市人民政府

刺史

唐朝广州刺史(都督)
  • 卫恪(618年—622年)
  • 刘世让(623年)
  • 刘感(623年)
  • 王罗(武德年间)
  • 冯立(627年)
  • 刘感(628年)
  • 齐善行(630年)
  • 李瓌(贞观年间)
  • 谢叔方(637年)
  • 党仁弘(640年—642年)
  • 独孤腾云(贞观年间)
  • 萧龄之(644年)
  • 刘德敏(662年—664年)
  • 李孝逸(666年)
  • 封言道(666年—675年)
  • 李无或(675年)
  • 丘孝忠(唐高宗时)
  • 陈善弘(唐高宗时)
  • 崔承福(唐高宗时)
  • 冯君衡(唐高宗时)
  • 邢思孝(唐高宗末年)
  • 路元睿(684年)
  • 王果(685年)
  • 冯元常(687年)
  • 姚璹(武周初年)
  • 王方庆(692年—695年)
  • 乙速孤行俨(700年)
  • 蔡德让(701年)
  • 周仁轨(705年—706年)
  • 李千里(707年)
  • 胡元礼(707年)
  • 毕构(710年)
  • 周利贞(712年—713年)
  • 王元珪(开元初年)
  • 李处鉴(715年)
  • 萧璿(715年—716年)
  • 宋璟(716年)
  • 甄亶(717年)
  • 苏琛(开元前期)
  • 杨茂谦(开元前期)
  • 韦琳(开元年间)
  • 裴伷先(719年—722年)
  • 李琚(727年—735年)
  • 李尚隐(727年)
  • 耿仁忠(730年)
  • 李朝隐(733年—735年)
  • 李璲(735年)
  • 王冕(开元年间)
  • 宋庭瑜(开元年间,未任)
  • 宋鼎(739年)
  • 梁昇卿(开元末年)
  • 唐昭
  • 杨屏
  • 韦元礼
  • 张寿
  • 韦利见(757年—758年)
  • 张万顷(758年—760年)
  • 赵良弼(760年—761年)
  • 韦利见(761年)
  • 杨谭(唐肃宗时)
  • 张休(763年)
  • 杨慎微(764年—767年)
  • 徐浩(767年—768年)
  • 李勉(768年—772年)
  • 吕崇贲(772年—773年)
  • 路嗣恭(773年)
  • 李述(775年,遥领)
  • 高翚(776年、777年)
  • 张伯仪(777年—782年)
  • 元琇(782年—784年)
  • 杜佑(784年—787年)
  • 李复(787年—792年)
  • 薛珏(792年—795年)
  • 王锷(795年—801年)
  • 赵植(801年—802年)
  • 徐申(802年—806年)
  • 赵昌(806年—808年)
  • 杨于陵(808年—810年)
  • 郑絪(810年—813年)
  • 马总(813年—816年)
  • 崔咏(817年)
  • 孔戣(817年—820年)
  • 崔能(820年—823年)
  • 郑权(823年—824年)
  • 崔植(824年—826年)
  • 胡证(826年—828年)
  • 李宪(828年—829年)
  • 崔护(829年—830年)
  • 李谅(831年—833年)
  • 崔珙(833年,未就任)
  • 王茂元(833年—835年)
  • 李从易(835年—836年)
  • 卢钧(836年—840年)
  • 高翚(843年)
  • 崔龟从(844年—845年)
  • 卢贞(845年—846年)
  • 李玭(847年—848年)
  • 李行修(848年—849年)
  • 韦正贯(849年—851年)
  • 纥干皋(851年—854年)
  • 韦曙(855年—858年)
  • 杨发(858年)
  • 李燧(858年,未任)
  • 李承勋(858年—859年)
  • 萧倣(859年—860年)
  • 韦宙(861年—868年)
  • 郑愚(868年—871年)
  • 郑从谠(871年—874年)
  • 韦荷(874年—876年)
  • 李迢(877年—879年)
  • 郑续(879年—886年)
  • 吕用之(886年,未到任)
  • 裴璩(887年—889年)
  • 刘崇龟(890年—895年)
  • 陈珮(893年,未到任)
  • 崔胤(896年,未到任)
  • 李知柔(896年—900年)
  • 崔胤(900年,未到任)
  • 徐彦若(900年—901年)
  • 刘隐(901年—911年)
  • 裴枢(903年,未到任)
  • 崔远(904年,未到任)
  • 刘岩(911年—917年)

参考資料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 《唐刺史考全编》
  • 陳耀澤. . (碩士论文). 國立成功大學. 2010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