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隐

刘隐874年-911年),唐朝末年和五代初年官员、割据军阀南汉政权的奠基者,南漢追尊襄皇帝。父親南漢追尊圣武皇帝刘谦,母親是南漢追尊武皇后韋氏

生平

原籍河南上蔡,祖父刘安仁迁居福建,以经商为生。其父刘谦从军,为牙将,和当时的南海军节度使韦宙的姪女韦氏結婚,生下刘隐、劉台兄弟。因邀击黄巢有功,882年任封州刺史

894年,刘谦死,刘隐继位。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刘隐出兵奇袭肇庆广州,成为两广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被封為靜海、清海節度使。他重用岭南士人,为后来独立建国打下了基础[1]徐彦若在901年逝世后,军中推刘隐为留后天祐二年(905年),拜节度使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加检校太尉、兼侍中。二年(908年),兼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护。三年(909年),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南平王。乾化元年(911年),刘隐重贿朱温,被封南海王,当年病逝于南海(今广州),諡號襄。虽然有子(《旧五代史》载“诸道节度使钱镠张宗奭马殷王审知、刘隐各赐一子六品正员官”),但政权由庶弟刘龑继承。刘隐之子事迹不详。

917年,刘龑稱帝,國號楚次年则改為漢,史稱南漢。追尊劉隱為襄帝,廟號烈宗,葬于德陵。劉隱的女兒增城公主嫁给大长和皇帝郑仁旻,和正妻严夫人所生清遠公主劉德秀嫁給閩太子王延鈞

身世争议

史載祖父劉安仁原籍河南上蔡。但刘华墓志称家族出于东晋时南渡彭城刘氏,“而家于五羊,今为封州贺水(註:五羊即廣州,賀水亦在廣東)人也”。藤田豐八在1935年考證,认为他是大食(阿拉伯帝國)商人后裔,从西亚到福建泉州,谎称河南上蔡籍,而唐宋蕃客中刘姓多为伊斯兰穆斯林[2]

藤田氏此说遭桑原骘藏质疑。桑原认为,关于宋元祐间广州蕃坊娶宗女的刘姓人为阿拉伯人的说法,不能用以证明南汉刘氏是阿拉伯人的后裔,相反,宋元祐间广州蕃客的刘姓,可能是南汉所赐。[3]陈寅恪在1939年撰文《劉復愚遺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問題》考證,「家世无九品之官,四海无强大之亲,父子俱以儒学进仕中书舍人礼部尚书,而不祭祀先祖,及籍贯纷歧,而俱贾胡(註:通商的胡人)侨寄之地三端,推证之如此」。[4]

参考文献

  1. 《新五代史·南汉世家第五》:隐复好贤士。是时,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唐世名臣谪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孙,或当时仕宦遭乱不得还者,皆客岭表。王定保、倪曙、刘浚、李衡、周杰、杨洞潜、赵光裔之徒,隐皆招礼之。定保容管巡官,曙唐太学博士,浚崇望之子,以避乱往;衡德裕之孙,唐右补阙,以奉使往。皆辟置幕府,待以宾客。杰善星历,唐司农少卿,因避乱往,隐数问以灾变,杰耻以星术事人,常称疾不起,隐亦客之。
  2. 藤田丰八. . . 商务印书馆. 1935: 137-150.
  3. 桑原骘藏著、陈裕青译:《蒲寿庚考》,上海中华书局,民国十八年,第76-77页。該文載「余谓唐代每以国姓赐外国人,此刘姓回民,或南汉刘氏赐与广州蕃客者,因为得姓之源欤?」
  4. 陈寅恪,劉復愚遺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本第一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1939年,史語所出版。該文結集於陈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再版)。該文提及:“近年桑原骘藏教授《蒲寿庚事迹考》及藤田丰八教授《南汉刘氏祖先考》(见《东西交涉史之研究南海篇》),皆引朱彧《萍州可谈》贰所载北宋元祐间广州番坊刘姓人娶宗室女事,以证伊斯兰教徒多姓刘者,其说诚是。但藤田氏以刘为伊斯兰教徒习用名字之音译,固不可信,而桑原氏以广州通商回教徒之刘氏实南汉之赐姓,今若以复愚之例观之,其说亦非是。鄙见刘与李俱汉唐两朝之国姓,外国人之改华姓者,往往喜采用之,复愚及其它伊斯兰教徒之多以刘为姓者,殆以此故欤? 关于复愚氏族疑非出自华夏一问题,尚可从其文章体制及论说主张诸方面推测,但以此类事证多不甚适切,故悉不置论,谨就其以刘为氏,而家世无九品之官,四海无强大之亲,父子俱以儒学进仕中书舍人礼部尚书,而不祭祀先祖,及籍贯纷歧,而俱贾胡(註:通商的胡人)侨寄之地三端,推证之如此。”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