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科捷利尼科夫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科捷利尼科夫[註 1]俄语:羅馬化1908年9月6日-2005年2月11日)是苏联无线电物理学家,雷達天文學家。苏联密码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先驱。苏联科学院院士,副院长。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弗拉基米尔·科捷利尼科夫
2003年
原文名
出生1908年9月6日儒略曆8月24日)
 俄罗斯帝国喀山
逝世2005年2月11日(2005歲-02歲-11)(96歲)
 俄羅斯莫斯科
国籍 俄羅斯
教育程度全博士学位
母校莫斯科动力学院
奖项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无线电工程,无线电通信
机构苏联科学院无线电工程与电子研究所
莫斯科动力学院
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

生平

1908年生于喀山。祖父彼得·科捷利尼科夫是喀山大学教授。父亲亚历山大·科捷利尼科夫长期从事数学与力学研究。1926年进入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学习,1930年最终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在苏联邮电人民委员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1931年开始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深造。他在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并领导成立了莫斯科-哈巴罗夫斯克生产线,用于制造单波段无线电通信设备。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被疏散到乌法,领导团队开发和维护新通信系统。1943年和1946年两次获得斯大林奖金[1]

1948年加入联共(布)。1947年至1953年,他担任莫斯科动力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主任,特别设计局局长兼首席设计师。1954年至1988年历任苏联科学院无线电工程与电子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53年当选苏联科学院院士。1970年3月至1988年9月担任苏联科学院第一副院长[2]。1973年7月至1980年担任俄罗斯科学院副主席。2000年获贝尔奖

2005年2月11日去世,享年97岁。安葬于莫斯科孔策沃公墓[3]

研究成果

1933年,他与哈里·奈奎斯特克劳德·香农等科学家同时发现了“采样定理”。

注释

  1. 旧译“科特尔尼科夫”,来自英文转写。

参考资料

  1. . 2005年4月19日 (俄语).
  2. . 俄罗斯科学院 (俄语).
  3. . 莫斯科墓葬. [2019-11-05].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科捷利尼科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