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郡

張掖郡名,原為匈奴渾邪王領土,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東部置。

漢朝張掖郡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東部置[1]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分張掖郡之二縣(周振鶴認為是令居縣枝陽縣)及隴西郡天水郡各二縣置金城郡[2]宣帝初年釐張掖郡東部置武威郡[lower-alpha 1]西漢後期治觻得縣(在張掖市甘州區西北),屬涼州刺史部。領十縣: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日勒驪靬番和居延顯美。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永昌縣以西、高臺縣以東,以及内蒙古額濟納旗漢平帝元始二年有24352戶,88731人。

東漢初,以張掖郡中部的屬國都尉所轄地置張掖屬國[3]漢安帝時,分張掖都尉轄地(居延縣)置張掖居延屬國[4]。顯美縣改屬武威郡[4]獻帝興平二年(195年),分日勒、番和、驪靬三縣置西郡[5]建安中,又改張掖居延屬國為西海郡[6]

省西郡;晉復置,治日勒。又改觻得縣爲永平縣。十六國北涼沮渠蒙遜建都于張掖郡。開皇中置甘州

隋朝張掖郡

大業中改甘州為張掖郡,改永平縣為張掖縣武德中復置甘州。

註釋

  1. 周振鶴認為,武威郡釐置之年當在宣帝地節二年、三年之間(前68年至前67年),其絕對年代區間為本始二年(前72年)至地節三年。

参考文献

引用

  1. 漢書·武帝紀》
  2. 《漢書·昭帝紀》
  3. 後漢書·明帝紀》
  4. 續漢書·郡國志》
  5. 《續漢書·郡國志·張掖郡下》自注云:“獻帝分置西郡”。《太平寰宇記》謂“興平二年分置”。《輿地廣記》云“東漢分張掖日勒置”。李曉傑云:“日勒之東張掖尚領有番和、驪靬二縣。以理度之,倘日勒別屬西郡,則番和等二縣亦當屬之,否則,此二縣即會成爲張掖郡之飛地,于理不合。”
  6. 晉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

来源

  • 后汉书·志第二十三·郡国五》
  •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