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市镇

历史

徐市在宋元时期称为招贤里,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为兴贤里,分兴上、兴中、兴下三里。民国初期置徐墩乡,因与景贤镇徐墩村同名,故而在民国后期改名徐市乡。[2]

1928年该乡划归二区管辖,其后又分别交九区、四区辖制。1942年,该乡升格为徐市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置三区,1955年更名为徐市区。徐市镇降格为徐市乡,由徐市区管理。1958年底成立徐市人民公社。1961年底析置条岭人民公社,旋即又于1963年被重新并入。[2]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徐市人民公社于1966年改称东风公社,1969年复名徐市公社。1984年,撤公社设徐市乡。1993年撤乡建制,复设徐市镇。[2]

教育

古代建阳教育发展迅速,成就颇大。[3]徐市镇教育也有很大发展,清朝徐市有招贤书院,另有私塾多座。[2]民国肇建后,始设徐市简易国民小学。[2]1942年升格为徐市中心国民学校,并增设各保国民学校。中共建政后,全市各学校均被当局接管,教师队伍亦遭整顿。改设徐市中心小学和徐市中学,并延续至今。[2]近年来,徐市镇基础教育大为发展,小学入学率达到或超过100%。[3]

政治

政权结构

徐市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乡级行政区。在法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下,徐市镇人民代表大会为全镇的国家权力机关,与中国共产党徐市镇委员会、徐市镇人民政府并称“三套班子”。但实际上,中共徐市镇党委对全区各部门有实际上的领导权,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享有更高的地位,而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则拥有较小权力。

徐市镇党委和镇政府驻徐市社区徐市街庵后巷24号,现任镇党委书记是伊泉成[4] ,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兼镇长谢学想。[5]

行政区划

徐市镇下辖以下地区:[6]

徐市社区、溪尾村、壕墩村、徐市村、北岸村、宸前村、圳头村、林墩村、范墩村、大田村、大阐村、盖溪村、黄坑村、唐科村、五峰村、条岭村和南槎村

交通

公共交通方面,建阳1974年始设建阳县公共汽车公司,徐市镇随后设立了承担货运交通的徐市车队。[2]当前,镇内客运交通已经形成了以徐市客运站为中心的,可通达建阳市区的完善网络。

公路方面,徐市镇属于山地丘陵地形,因此建设公路交通必须进行大量土地平整工作以及隧道、桥梁的修筑。徐市镇的首条公路是中共建政后修筑的浦延公路。[2] 同时,全镇通过一条国家高速公路(即 京台高速)、一条省道(即 303省道)和多条县道连接邻近乡镇,镇内各行政村乃至自然村都通有公路。

铁路方面,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徐市镇全境设置四等站一个,即演头站。徐市镇最早的铁路是1997年建成的横南铁路,行经徐市的合福客运专线亦于2015年6月通车。

参考资料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2. 建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94年9月. ISBN 7-5014-1229-4 (中文(简体)‎).
  3. 刘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阳市文史委员会. . 北京: 华艺出版社. 2001年11月. ISBN 7-80142-379-8 (中文(简体)‎).
  4. 徐市镇人民政府. . 建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7-07-18 [2017-04-26] (中文(中国大陆)‎).
  5. 徐市镇人民政府. . 建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7-07-18 [2017-07-07] (中文(中国大陆)‎).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