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主義
复主义(法语:;源于法语名词 ,意指复)意指透过政治运动,向一个国家收复于战争后所失去的领土之行为,可在战争完结多年后发生。该词从1870年代普法戰爭法国战败后开始被广泛使用,最初代指民族主义活动家要求收回阿爾薩斯-洛林的思潮[1] 。一般而言,复主义的萌芽,是基于挽回民族尊严、重建报复者地缘政治之影响,或是借助打败敌人获得经济利益。极端复主义的思想,经常带有鹰派色彩,多数认为收复失地只能够以武力解决,此谓「以牙还牙」。
复主义与民族统一主义有非常复杂的关联。后者的意思,是某个民族的文化与人口在他们的民族国家之国界以外[2]。
复主义之思想,通常将民族与民族国家相提并论,并动用根深柢固的族裔民族主义作宣传,宣称对国民在该国家外之居住地拥有主权。复主义也通常利用沙文主义式的民族主义争取支持。复主义之论据,往往是基于古代版图,甚至是原居民对领土之占有 (英语:Autochthonous) 。法律学也有同义的名词,是德语的 ,译作原权、自然权或固有权。
事例
争夺领土的野心与反击,早已在原始社会出现。现在版本的复主义就在1871年普法战争后出现,尤其法國和德國。由于法国败于普鲁士(战后就是德意志帝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予德国。新成立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中,有部分右翼政治人物声言要一雪前耻,收回失地。这种极端民族主义影响法国政治,直到1871年。法国的战败,使法国努力寻求盟友,促成1894年的法俄同盟,以及后来的三国协约。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早原因,兩國直到二战後才和好。
普鲁士与丹麦曾经因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的统治权问题,引起了第一次石勒苏益格麦战争(1848年至1851年)及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1864年;也称为普丹战争)。
另外,著名的例子还包括德国在一战后的极端民族主义。在当时的魏玛共和国,很多极端民族主义者声言要夺回但泽、波森省、阿尔萨斯-洛林、苏台德地区及其他被认为应属于德国的领土。这种思想具有明显的民族统一主义色彩,也是民意运动的一部分,与德国统一相关。这样的看法往往忽略了历史与种族分布的事实,例如德国只是在19世纪初才拥有波兹南,而且该区的德裔人口在二战前只占大约9%。详见人口资料(Poznania一项)。
类似的民族主义也在同时代的匈牙利出现。部分匈牙利人不满1920年特里亚农条约定下的国家边界,尤其是有关割让特兰西瓦尼亚予罗马尼亚之事。
参看
參考文獻
- Jay, Robert. . 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 1984, 19–20: 151–162. JSTOR 1512817. doi:10.2307/1512817.
- Margaret Macmillan, The War That Ended Peace: The Road to 1914 (2013) ch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