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原是康熙帝赐给皇子胤禛(之後是為雍正帝)的座右銘[1],但現在如果關係到政策或政治經濟立場的話一般指李登輝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帶有限制或抑制傾向的投資政策。1996年9月14日,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在台灣經營者大會上所提出的對台灣企業投資中國大陸的主張[2]行政院長蕭萬長亦於1998年強調檢討調整「戒急用忍」政策的前提是「中共消除對我敵意,結束敵對狀態並存,尊重兩岸對等分治,以平等互惠對待我,不再阻擋我方在國際上的活動空間,台商投資權益經過協議獲得確切保障,而且不影響台灣經濟穩定發展」。[3]

李登輝執政時期與之前對中國大陸的投資政策 (西元2000年前)

目前可以看到早在1987年,孫運璿就在《天下雜誌》的專訪中提出類似戒急用忍的觀點。(〈孫運璿:對中國大陸經濟過度依賴將產生危機〉)

在1990年代,當時總統李登輝和行政院長郝柏村因應台塑在中國大陸大規模投資的海滄計畫,下達三大通牒。若台塑與中國大陸簽訂海滄計畫的協議,政府將停止台塑股票交易、下令相關銀行凍結台塑集團資金、與限制台塑集團高層主管出境等三大禁令。台塑企業為求生存,只得忍痛放棄投資。

在西元2000年前,針對投資大陸的主張除了戒急用忍外,還有曾任民進黨黨主席的許信良主張的「大膽西進」及民進黨在經由辯論後產生的「強本西進」;大膽西進派認為台商大舉西進後,可以在大陸發揮相當的影響力,進而成為台灣的保障;而戒急用忍派則認為依賴大陸勞力與市場會妨礙臺灣的自主性與多重安全;而且台商反而很容易成為中共在台灣的代言人,過度西進會讓代言人的政經力量過於強大,而造成不對稱的影響。

1994年底人民幣大幅貶值45%,中國大陸大量吸引各國投資,東亞各國資金開始失血。

1996年8月14日,李登輝在國民大會答覆國大代表國是建言時指出,「以中國大陸為腹地建設亞太營運中心的論調必須加以檢討」。同年9月14日,李登輝即提出「戒急用忍」主張,之後並明確界定:「高科技、五千萬美金以上、基礎建設」三種投資應對大陸「戒急用忍」,以免臺灣喪失研發優勢以及資金過度失血。此項政策發表後,即遭到工商業界的質疑,並引發「國家及社會安全與企業利益間如何取得平衡」的辯論。

蕭萬長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是以戒急用忍為兩岸政策。

2000-2008年民進黨陳水扁政府對中國大陸投資政策

2000年,由於陳水扁當選總統後,適逢世界經濟不景氣,產業界方面要求鬆綁「戒急用忍」政策聲音加劇,而陳水扁也將「戒急用忍」政策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4]。2006年1月1日,陳水扁在元旦談話中把「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宣傳改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5]

反對戒急用忍的前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林濁水表示:把扁當「反西進」的救星,其實是很奇怪的,因為直到2005前扁是西進派的,他一上台,就宣佈四不一沒有、開放小三通、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縮小中國人民來台限制、放鬆對大陸各項投資限制、2004年底正式通過「積極開放」計劃……但他的計劃既受阻於大陸的肘制,被國民黨批為「鎖國」,從而在民間形成反三通的刻板印象,終於被M型社會的輸家當成經濟民族主義的救星[6]。但他也表示,西進確實會讓台灣所得分配更不平均,但是戒急用忍解決不了問題[7]

對於戒急用忍的評價

正面

  • 劉泰英指出,「戒急用忍」把高科技產業留在台灣,才使得中國大陸無法對我們施以貿易制裁,如今高科技產業已經變成台灣主流且世界級的產業,可以說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 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指,中國一九九○年代營造出經濟開放的氣氛,讓台灣及世界各國都前往投資,習近平上任之後,大家才發現李登輝提出「戒急用忍」是正確的,因為中共執政的本質之一就是「騙」。[8]
  • 2020年有台灣民調顯示,68.1%的民眾肯定李登輝採取戒急用忍政策,避免台灣產業迅速流失。[9]

負面

  • 李敖諷刺,戒急用忍完全是一種鴕鳥政策,「既不能令,又不受命」;而他認為,商人比政客聰明,所以台灣商人才會急著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去卡位、掌握商機;「(台灣)應該趁機取利,沒什麼忍不忍的問題。有好處,才忍。沒好處,忍什麼?」[10]

其他

  • 2007年1月29日,李登輝接受《台灣週刊》專訪時表示,戒急用忍並不是主張台灣不能和中國大陸有關係,他非常擔心目前兩岸完全沒有溝通平台。他批評:經濟原本就雙向,民進黨卻把它變成單向,「整個台灣像一桶水,水一直流出去、沒有回來,老百姓怎麼生活?」他同時批評民進黨:「政策變來變去,積極開放又變積極管理,簡直豈有此理!」[11][12]
  • 林濁水示,沒有台商,中國經濟根本無法大幅成長,在學習技術上,台商及台灣是中國最好的老師,而且還是最不藏私的老師;但是中國沒有正視,而且以內戰思維打擊台灣的經濟發展,不願意讓台灣賺錢,阻礙台商佈局中國內需市場;這樣不但讓台灣人更反中,也會讓中國在未來無法向台灣學到新東西。[13][14]
  • 2010年6月29日中華民國政府重慶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總統馬英九及行政院長劉兆玄視為加強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戒急用忍政策可謂暫告終止,唯後爆發太陽花學運兩岸密切交流戛然而止。

軼聞

1996年李登輝在「全國經營者大會」上的演講第一次用「戒急用忍」一詞描述他認為的中華民國對中國大陸應有之經濟政策,因對主辦人高清愿大舉投資中國大陸不滿,李登輝本不欲去,後改變主意,出席前晚通知秘書蘇志誠擬稿,蘇志誠趕緊回家連夜趕稿,根據老闆的談話,他拿起書桌上的成語參考書,就抄了「戒急用忍」四個字進文章中。因為倉促完成,也沒有考證出處。所以「戒急用忍」的使用其實是蘇志誠的意外作品[15]

參見

参考文献

  1. 遊中國/承德避暑山莊 赫見「戒急用忍」
  2. 第三屆全國經營者大會演講全文
  3. 蕭萬長院長宣示兩岸「三通」的前提和調整「戒急用忍」政策的條件,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1998年09月30日
  4. 2000年12月31日發表「跨世紀對話」,其中有提到:
    因應台灣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有責任面對全新的經濟情勢,將包括兩岸經貿在內的各項課題,重新納入全球市場的考量。過去政府依循「戒急用忍」的政策有當時的背景及其必要,未來我們將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新視野,在知識經濟的既定方針之下,為台灣新世紀的經貿版圖做出宏觀的規劃,並且逐步加以落實。
    詳細內容請參考跨世紀對話全文
  5. 元旦祝詞全文
  6. 贏家與輸家 扁·後扁回顧前瞻之三
  7. 與狼共舞
  8. 自由時報電子報.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0-12-13 [2020-12-16] (中文(台灣)‎).
  9. 聯合新聞網. . 聯合新聞網. 20201210T105503Z [2020-12-16] (中文(台灣)‎).
  10. 李清如,〈李敖:我為許信良助選 但票會投給宋楚瑜〉,《新新聞》第636期第044頁。
  11. 李志德 台北報導,〈李登輝大轉向:從未主張台獨〉,《聯合報》2007年2月1日
  12. 李志德 台北報導,〈李登輝批民進黨「把經濟變成單向」〉,《聯合報》2007年2月1日
  13. 共同體:林濁水著
  14. 內戰思維 全球化包裝 存檔,存档日期2007-05-01.
  15. . 摘自蔚藍文化出版書籍《寶島暖實力:在臺灣真切活著的36顆心》. 聯合新聞網 鳴人堂. 2020-09-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